任彩鳳 姚書曼(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藝術設計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火筆畫是傳統民間工藝美術之一,在江淮地區流傳甚廣。源于明末清初,有三百多年歷史。用特制高溫鐵筆,借鑒國畫技法,運用遠近虛實、濃淡相間的方法,烙畫而成,很有特色。具有鮮明的藝術特使與工藝特征。在江淮地區廣泛流傳,但年輕一輩卻了解甚少。
“火筆畫”的特征是以“鐵”作筆,以“火”為墨,在木板、竹簧、宣紙、綾綢等不同材料上作畫。其作品大至數丈,小不足盈尺,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河南、廣東、浙江、江蘇和安徽等地都有生產。河南南陽烙花,解放前,采用鐵絲仿烙筆,在油燈上炙烤進繪,僅能生產筷子、尺子、木梳等小件日用品。解放后對制作工藝和工具進行改革,由“油燈烙”改為“電烙”、“躺烙”、“座烙”,將單一的手工烙筆改為大、中、小型號的電烙筆,并可隨意調溫,從而發展了烙版、烙紙、烙絹等工藝。烙繪時可進行潤色、燙刻、細描和烘暈,色澤呈深淺褐色,古樸典雅,別具一格。產品行銷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烙花筷,1980年被輕工業部評為部優質產品。然而,由于多種因素,“火筆畫”制作技藝自上世紀90年代始跌入低谷、凋敝零落,目前已處于瀕危失傳的境地,亟待國家和社會予以搶救和保護。
此次研究通過查閱資料,網上問卷等方式,了解到了火筆畫的現狀——現在很多的人不僅對于火筆畫的了解的少,更對于其來歷、做法、所蘊含的文化意義少之甚少。
從這一情況我們可以看出火筆畫瀕于視傳,因此我們想通過針對火筆畫提取其中元素進行平面創意開發,和產品設計。展現其特色,從而宣傳推廣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更多的人去了解“火筆畫”的藝術形式與內涵。更是為現代平面創意開發與文創產品的研發的過程中融入新的區域元素,為江淮區域第三產業注入新的動力。打造安徽深厚的文化底蘊,促進安徽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傳揚。
本次項目主要針對火筆畫瀕危失傳的現狀從而提取其中元素進行平面創意開發,和產品設計。展現其特色,從而宣傳推廣安徽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更多的人去了解“火筆畫”的藝術形式與內涵。更是為現代平面創意開發與文創產品的研發的過程中融入新的區域元素,為江淮區域第三產業注入新的動力。打造安徽深厚的文化底蘊,促進安徽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傳揚。
以江淮分水嶺歷史文化為突破口,帶動整個江淮文化研究的縱深推進和安徽省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文化產業具有優結構、擴消費、增就業、促跨越、可持續的獨特優勢和突出特點,不僅是支撐經濟發展的朝陽產業、綠色產業,而且彰顯和體現一個區域的文化軟實力。近年來,江淮區域文化產業亮點頻現,特別是江淮汽車產業因在質量管理領域的卓越成就,2010年榮膺中國質量管理領域最高獎——全國質量獎,成為唯一獲得此獎項的中國品牌車企。2012年榮獲出口免驗企業,樹立了國際知名品牌形象,為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帶來強大引擎。
當前,江淮文化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凸顯江淮特色“新、奇、特”項目偏少;理應得到發展的歷史文化元素卻沒有得到充分發展,例如本次研究項目的中心元素“火筆畫”則是沒有得到相應發展與文化的傳承。當這些元素能夠得到充分利用以及產品的研發,不僅可以為現代平面創意開發與文創產品的研發的過程中融入新的區域元素,更是為江淮區域第三產業注入新的動力。
此次項目“火筆畫平面設計與產品研發”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推廣與實施:
一是,加強火筆畫的宣傳力度,普及人民群眾對火筆畫的認知。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高度關注火筆畫文化的傳揚與發展,了解火筆畫來源、制作工藝,大力推進現有火筆畫項目建設,力爭將火筆畫的元素推廣出去,先把火筆畫現有的項目做起來,再有序充實完善。建立火筆畫重點建設團隊,重視火筆畫工藝的傳承和宣傳推廣,大力引進戰略投資者,推出火筆畫的市場、擁有造血功能的火筆畫產業項目,通過項目“聯姻業延伸產業鏈,推動建立”、“嫁接”等方式,引導企完整的文化產業鏈。
二是,處理好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培育一批火筆畫重點文化企業。建設過程中要以火筆畫為統領,兼容現代文化、江淮文化、皖南文化,把火筆畫文化元素滲透到其他文化元素之中,突出一脈相承的文化傳承,整合傳統文化資源與現代產業資源優勢,做到有分有合,要克服亂、避免散、不能湊、防止假。通過引進、重組、上市等方式,培育一批競爭實力強、帶動效應好的重點文化企業;實施中小文化企業成長工程,支持中小文化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培育文化產業新的增長點,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企業群;進一步降低門檻,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資火筆畫產業。
三是,樹立品牌意識,策劃一批火筆畫文化產品。積極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發掘文化創意產業市場合作空間,深入實施特色品牌戰略,共享江淮火筆畫品牌效應。依托一批出色的設計師,建設江淮火筆畫產品設計中心,在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同時,帶動平面設計、形象設計、環境設計、展示設計、裝飾設計以及傳統手工藝設計等眾多相關行業發展;著力打造一批以江淮流域為代表的文化旅游品牌,以火筆畫加工為代表的工藝制造品牌,逐步建立特色鮮明、重點突出、布局合理、鏈條完整、效益顯著的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布局。
我們將傳統手工藝“火筆畫”元素提取與再設計,并探討“火筆畫”的創作形式,及其文化內涵如何引入到日常生活物品設計中。深入挖掘其獨特性,通過平面海報來表現,并制作出一系列VI,logo 和產品制作等。使“火筆畫”與現代的聯系性,形成體系,運用到適宜的場合,讓人們覺得不僅會產生興趣而且不會覺得生疏,以此產生了巨大影響力。
我們通過這些方法對火筆畫的宣傳與應用,使得一部分的人對火筆畫產生了興趣并且開始自己去了解這些文化藝術。雖然我們暫時推廣的范圍并不大,但是我們相信隨著我們推廣,了解到文化的人都會開始不自覺的去推廣我們的火筆畫文化,量變達到質變,我們相信終有一天火筆畫的文化會融入到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目前為止我們可以了解到大多數對傳統藝術的了解并不全面,存在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我們本身對傳統藝術興趣不大,因為我們對它不熟悉,且并不適用于我們生活中,故而忽略。由此我們更要通過現代藝術與火筆畫優秀的元素相融合,使之更好的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去,讓我們優秀的傳統藝術隨處可見,更因此能體現我們中國文化藝術魅力,繼而去開發更多的傳統藝術文化,讓我們優秀的中國藝術發揚光大。
總的來說,我們通過現代藝術與傳統藝術的結合,使傳統的藝術與時俱進,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在這個過程要更加不斷的學習如何更好的結合,將傳統藝術最好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