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芮瑤(陜西師范大學,陜西 西安 710119)
美國教育部的調查報告顯示,閱讀能力反應了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核心。由此可以看出,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的高低對幼兒終身學習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地把培養幼兒的早期閱讀興趣和技能作為語言領域的教育目標。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擴展學習經驗。”早期閱讀作為一項專門的語言教學活動,已經是目前我國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的一項常規性內容。
探索適合我班幼兒和家長的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對于幼兒學前階段乃至幼兒園階段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
1.小班幼兒,特別針對本班,他們的閱讀特點如何?對于圖書喜好,有什么特別之處?
2.幼兒家中可供幼兒閱讀的圖書量是多少?
3.小班幼兒家長(特別針對本班)對于幼兒閱讀的理解是什么?家長在家的親子閱讀進行的怎樣?
4.教師如何在一日活動中行之有效地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
5.教師如何指導家長做好親子閱讀?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訪談以及行動研究的方法。行動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實的教育環境中,教育實際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與技術,以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為首要目標的一種研究模式。
第一階段:了解幼兒的閱讀經驗和現狀
通過家長訪談、問卷等方式,和家長了解幼兒的閱讀經驗,以及親子閱讀現狀。
第二階段,分步驟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
第三階段,家園共育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
第四階段,總結資料,經驗,以結題報告的形式總結課題研究成
本課題針對家長進行了幼兒園“親子閱讀”的問卷調查和訪談,對幼兒親子閱讀進行了相應的了解。同時也在班級開展了幼兒閱讀能力培養系列課程和活動。
1.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本班共有幼兒28 人,發放問卷26 分,回收25 份,其中填寫問卷人中父母占92%。這些都保證了問卷的有效性。
(1)家長對親子閱讀的態度中肯
陪孩子閱讀時間超過1 小時以上的有13 位家長,占班級總人數的50%。30—60 分鐘的幼兒占6 人。在可供幼兒閱讀圖書中,家庭擁有圖數量20-50 的家庭有13 位,占有不到50%的比例,其中50 本以上的家庭只有9 個,比例比較低。
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家長對于親子閱讀的態度比較重視,但是在時間和書本購買等物資投資上不夠特別重視。如幼兒圖書擁有量較少。要實現良性的親子閱讀,家長的重視和認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本研究中,家長能認識到讀書給孩子的重要性,對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2)家長對親子閱讀的認識普遍準確
在訪談和問卷調查中,關于家長對“親子閱讀”概念的認識。家長們各抒已見,但都認為是家長陪同孩子一起閱讀,共同學習交流并且增進親子之間的交流。同時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等。
其中有一位家長提出因由父親、母親陪伴一起完成,不能由其他家庭代勞。而且強調了親子閱讀的互動性。在這個問題上,這位家長認識明顯比其他家長深刻。
(3)家長在親子閱讀中的困惑
通過都訪談和家長問卷的了解,家長對親子閱讀困惑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問題,有三位家長認為給幼兒讀物的選擇存在困惑,不懂得選擇哪些合適的讀物給孩子。還有一位家長認為動畫片對孩子吸引力遠高于圖書,因此孩子很難堅持閱讀。這些問題對家長來說,是個普遍問題,合適的讀物能夠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同時能給予孩子正面、積極引導。
第二個問題,即家長對于如何面對幼兒閱讀中的提問
家長對于幼兒閱讀過程中提問,有兩位家長覺得孩子的問題回答深淺度難以把握,如回答難了孩子聽不懂回答簡單太廣義。這也是家長對于如何和孩子親子閱讀不夠了解。這也是后期課題需要開展的方面。對家長親子閱讀進行指導培訓。
2.班級開展幼兒閱讀能力培養活動
(1)班級給予幼兒充足的閱讀時間
(2)本研究班級利用每天三餐前后、喝水后、午睡前、下午家長來接前,給孩子看圖書、講故事,讓幼兒有充分閱讀時間。
在圖書部室中,組織孩子有序開展閱讀。前半段時間以孩子自由閱讀教師重點指導為主,后半段時間教師選擇本次閱讀活動中,幼兒普遍比較感興趣的圖書,教師重點講解,師幼共讀,提高了幼兒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3)探索多樣的閱讀形式,提高幼兒閱讀興趣
剛入園的幼兒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區域中、圖書部室中看書時把書卷成望遠鏡玩或者拿一本書隨便翻閱兩頁就有換書看,注意力很難集中。因此我們進行積極探索。
“個別化”閱讀
剛入園的孩子還不能完全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于是在幼兒個別閱讀時我手把手、不厭其煩地教他們按順序翻閱圖書,讓他們知道閱讀時必須有序翻閱,仔細閱讀才能學到本領。然后,我再指導幼兒學會觀察畫面,引導幼兒進行講述。
“懸念式”閱讀
有些故事比較長,我就留在午睡前給孩子閱讀。故事結尾讓孩子發揮想象猜測,第二天午睡前給予孩子答案。這樣使幼兒感受到了閱讀的樂趣。
“操作式”閱讀
對于撕壞的圖書,我們引導孩子用膠帶、雙面膠及時修補,對于掉葉無法修補的圖片等。我們和孩子們討論,進行再利用,利用剪、貼、講的形式,使幼兒學會自制小書,并且孩子能用自制的圖書講故事。
3.圖書漂流活動,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閱讀活動對小班幼兒來說最重要的是激發興趣,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本班開展了“好書共分享、閱讀慢滋養”為主題的圖書漂流活動。活動從籌備到成熟開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階段一:與家長代表們討論
在活動開始前,和家長代表多次討論,班級圖書漂流的細節。其中包括圖書借閱時間地點、借閱登記形式、歸還方式、獎勵機制等。最后在幾次協商后制定了“圖書借閱登記表”和“圖書漂流站”標牌,制定了家長志愿者輪流工作機制、“借閱公約”細致的籌備工作保障了第一次活動的順利開展。
階段二:圖書漂流初探
在各項準備工作完善后,第一次圖書借閱活動開始了。周五下午放學后,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挑選自己喜歡的圖書了。
有的孩子只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一本圖書,有的孩子看到了自己喜歡的都想借閱而只能選三本,也有的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圖書被別人借走后沮喪不已……這些都是孩子在這樣的活動中獲得的一種獨特體驗。但無一例外,借閱圖書回去的幼兒都迫不及待地要看書,讓爸爸媽媽趕緊給自己講,一遍又一遍。顯然,孩子對從幼兒園借閱圖書閱讀興趣很濃厚,這種濃厚也慢慢遷移到孩子對閱讀的愛好,習慣就這樣漸漸養成。
階段三:圖書漂流漸成熟
在總結了前期的問題后,圖書漂流工作和家長代表進行了簡單的溝通,進行了調整。第二個月收集的圖書,進行編號整理,這樣在借閱圖書后登記時只登記圖書序號。另外,圖書借閱時間調整為家長來接孩子前,教師組織、家長志愿者協助完成圖書借閱工作,家長接孩子后只用在圖書借出欄做簽字登記即可。
這樣一來,大大提高了圖書借閱的效率,也避免了很多無效等待,每個孩子有足夠時間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
圖書漂流活動,讓好書共同分享,同時也讓每個孩子喜歡上了閱讀。充滿意義的慢滋養正在一次次的借閱中延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