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男(陜西師范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2)
賈科莫?普契尼(G?Puccini,1858-1924)生于意大利盧卡城一個古老音樂世家,一生創作了12 部歌劇。1893年2月第一部歌劇《瑪儂.列斯科》在都靈首演成功,這部歌劇結構靈活,采用多變的朗誦調和管弦樂交織而成的貫穿發展手段,加強了樂隊的表現力和地位,音樂的地方色彩濃郁,普契尼從此一舉成名。之后,他又連續創作了三部重要的作品,分別是《藝術家生涯》(La Boheme)(1896)、《托斯卡》(Tosca)(1900)和《蝴蝶夫人》(Madame Butterfly)(1904)。這三部曲成為普契尼創作的歌劇中最為成功、流傳最廣的經典之作。
歌劇以青年詩人魯道夫和繡花女咪咪之間的愛情經歷為主線,描寫了生活在巴黎拉丁區的一群窮藝術家們生活的悲與喜,真切地展現了他們在現實社會中尖銳的情感沖突,折射了這一時期下層貧民及知識分子的真實生活,體現了作曲家對他們的深切同情。
第一幕,在一所破舊公寓里,詩人魯道夫、畫家馬切洛、哲學家科里納和音樂家肖納爾過著朝不保夕的貧寒生活。圣誕前夜,被病魔困擾的美麗姑娘咪咪來到魯道夫的房間借火點蠟燭,兩人互生愛意。
第二幕,以熙熙攘攘的八里街區為背景,街邊是摩瑪斯咖啡店,穆塞塔看到了她昔日情人馬切洛,她故意裝著和馬切洛不相干的樣子,并唱起了這首著名女高音詠嘆調《漫步街上》來夸耀自己的魅力。
第三幕,以寒凍得枯樹和滿地積雪為背景。咪咪的病情開始嚴重,她請馬切洛幫忙讓魯道夫和她分開,咪咪和馬切洛唱起了二重唱,與魯道夫哀怨告別。
第四幕,又回到破舊的公寓,魯道夫和馬切洛仍在饑寒交迫中埋頭創作,突然,穆塞塔扶著垂死的咪咪上場,她想在死前見到魯道夫。他們回憶往昔,重溫舊夢。咪咪無力擺脫悲慘命運,最后在魯道夫的懷抱中死去。
穆塞塔是普契尼筆下塑造的又一個經典女性形象,她漂亮、大膽、放蕩不羈同時還純真善良,她雖對所有男人賣弄風騷,勾引他們,喜歡奢侈和歡樂,但她又真心地愛著窮畫家馬切洛。這樣的一個女性形象著實給美麗、純樸的悲劇色彩增添了一些新意。
劇中的穆塞塔是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她貌若天仙,純潔善良又放蕩不羈敢愛敢恨,穆塞塔出現時總是能夠吸引眾人的眼光,人們被她的美麗外表所吸引,并散發出愛慕的眼神。穆塞塔雖然表面虛華風騷,但對她對朋友卻是非常體貼真誠。把握住“穆塞塔”人物的性格特點,對演唱者的演唱表演是相當重要的。
《藝術家生涯》中有兩位女性角色,一位是繡花女“咪咪”,另一位就是“穆賽塔”,“咪咪”與“穆塞塔”是性格迥異的兩個人,但是對于愛情,兩個人都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有著相同的執著。相對第一女主角“咪咪”而言,“穆賽塔”在劇中的地位略顯輕微,但由于“穆塞塔”的出現,才使這部歌劇中的喜感因素和悲劇因素達到了平衡。“穆塞塔”一出場花枝招展,裝束打扮艷麗奪目,這是服飾方面給角色的形象塑造。
“穆塞塔”角色的形象塑造還有很多方面可以體現,比如表演時的舉手投足、演唱時的語氣語調等,這些都是在演唱作品時必須注意的。當然,對于普契尼塑造的“穆塞塔”形象,每個人詮釋起來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最重要的是一切表演都要源于自然、不做作,那么這個表演就沒有失去本身的意義。
穆賽塔是普契尼筆下塑造的又一個抒情女高音形象,演唱中的聲音形象應該是圓潤、光彩、甜美、自然的。演唱中對音質的技術把握上:一是要做好聲門與氣息的有效抗阻,把聲音唱在氣流上,使聲音持續、連貫、流暢;二是準確控制聲門閉合的著力點即“找準位置”,與咬字配合,使聲音準確、清晰,做到“聲準字正”;在胸腔的穩定支持下,協調整體共鳴通暢,強調發揮頭腔共鳴的高頻色彩和面部的振動感,使共鳴均勻、圓潤,做到“字正腔圓”。由此,可以在音質上為整體的表達做基本定位。
音色的變化是展現聲音效果和情感變化的重要手段,正是變化對比產生了美。演唱時通過調節不同共鳴腔的運用來變化音色的明、暗色彩,深、淺形象等,可以使聲音的張力得到極大表現。如:在《漫步街上》的演唱中,第一部分一亮相,要以圓潤、飽滿、華麗的聲音形象出現。從第十二小節開始第一句是穆賽塔炫耀自己的美麗,旋律上行連接七度的大跳音,聲音線條要拉開、舒展共鳴要更充分和立體,第二部分開始,旋律明顯更安靜一些,娓娓道出的輕柔旋律更像是內心的獨白,仿佛又讓人聯想起“咪咪”的影子。當然,對于普契尼的詠嘆調作品,還要把握其整體風格和音色要求,要濃郁、深沉、內在,追求戲劇性的變化,力度與音色的對比和飽滿的氣息支撐。
用作品原文演唱詠嘆調是詠嘆調演唱的規矩,這可以保持作品原有的風貌,演唱中美妙的旋律和特殊的語感相結合也是聲樂藝術審美的一部分。筆者認為,首先,要讀準每個詞,做到連貫、自然、流暢;其次,在唱歌之前,要爭取做到字對字譯意,只有理解詞意才能賦予準確的語氣,從而避免鸚鵡學舌的學唱狀態;還有就是要將情感和語感結合起來增強歌曲的表達感。如在《漫步街上》中,主題第一句“漫步在街上”要注意運用軟起音的發聲方式配合清輔音的自然語感;第一部分的結束句“漂亮又浪漫的姑娘”要結合音樂的處理做到語感輕柔、伶俐而巧妙;第二部分開始“從他們眼中流露無限期望”一句旋律起伏極小,像是輕聲的訴說,語言要清晰、連貫,聲音要統一;到最后句“我心中多愉快!我心中多歡暢!”旋律下行,語氣上要懇切而強烈;因此,要充分運用語氣的線條,表達穆賽塔特色化的情感。最后一句的sen---timo--rir(終日悲傷)中的sen 要十分靈巧的上到“b2”體現一種結尾的華麗,而且要輕輕的穩住;而ti mo rir 一定要輕快跳動的結束,在無限光彩中定格。
歌劇《藝術家生涯》不僅在歌劇劇目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普契尼本人創作生涯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劇中普契尼創造出的性格鮮明的穆塞塔形象,賦予了她美妙的音樂旋律,深深地打動了觀眾的心。演唱者對此要進行充分的理解和挖掘。聲音技巧的運用要貼合作品的風格韻味,通過再創作挖掘歌曲中潛在的內涵。在這個過程中,要盡量做到宏觀上依存于整部歌劇的大風格下,微觀上把握作品小結構的完整性,最終在演唱上“聲情合一”,同時彰顯演唱者的自我魅力,這是歌劇詠嘆調演唱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