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樂(河北經貿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保外就醫屬于監外執行的一種,是根據國家相關法律和政策,罪犯因患有嚴重疾病,經司法機關批準讓其取保監外醫治的執行方法。保外就醫,是人道主義的體現,對促進服刑人員改造、打造文明法治監獄有著重要意義。最近一則河北老嫗保外就醫被拒的新聞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外界眾多議論中夾雜著不少誤解和非議,這暴露出部分人群對這一制度缺乏基本的法律認知和應有的法理認同。下面筆者就結合這一案例,針對現行保外就醫制度,進行幾點法理思考和建議。
在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宏觀視角下,深刻認識保外就醫制度。我國全面依法治國進入新時代,面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新形勢新任務新目標。保外就醫制度,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是黨和政府的人道主義政策在刑罰執行中的體現,是對服刑人員生命權和健康權的保障。近年來,保外就醫制度伴隨著《刑事訴訟法》、《監獄法》以及《罪犯保外就醫執行辦法》等相關法律體系的建立健全而逐漸完善。根本地說,保外就醫制度的不斷完善,是對依法治國戰略的貫徹實施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生動實踐,從側面體現出我們黨和政府對社會主義法的本質以及法律發展規律的認識的深化。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法的本質論述認為,法反映國家意志、統治階級意志,并由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人民群眾生活條件有了極大改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強烈,不再僅僅停留在物質文化層面上,對民主、法治、公正的需求越來越高,呈現出多元多樣多方面特點。物質生活條件的變化,是法治建設的現實依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應及時適應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條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順應時代、緊跟形勢、緊扣需求,傾聽人民呼聲、反映人民意愿、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從河北老嫗根據自身身體狀況多次申請保外就醫一案中可窺探出服刑人員的法制意識不斷增強,權利意識日益覺醒。完善現行保外就醫制度也應順應現代化監獄的建設任務,不斷滿足群眾對公平公正文明執法的要求。
在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進程中,準確把握保外就醫制度。當前,我國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已邁開重要步伐,頂層設計密集出臺、改革措施陸續推出。其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嚴格規范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程序,強化監督制度。為了進一步推動這項改革,中央政法委出臺了關于嚴格規范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切實防止司法腐敗的指導意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繼而出臺《暫予監外執行規定》,對保外就醫工作進一步進行了規范。保外就醫制度的嚴格化和規范化改革,凸顯出法的價值:一是體現出對服刑改造秩序的維護,二是劃定了執法主體的權力權限,三是確保服刑人員在保外就醫中的平等,四是防止腐敗,保障正義。反過來,法的價值也推動著保外就醫制度的進化,提高著制度的實效。在該案被媒體曝光后,河北省監獄管理局迅速發布通告以正視聽,回應社會關切,促使保外就醫所彰顯的法的價值深入人心。隨著司法體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實現公正、公開、高效、便民的法治目標,保外就醫制度建構面臨更高要求。
以法律規則和法律原則為標準,正確實施保外就醫制度。司法部制定的《監獄暫予監外執行程序規定》作為適用保外就醫制度的法律規范性文件,嚴格規定了保外就醫的實體條件包括對象、提請情形、服刑間隔期限以及程序條件包括診斷、檢查、鑒別程序,提請程序,審批程序,交付程序,收監釋放程序。特別是對提請情形包括患有嚴重疾病、懷孕、生活不能自理作了具體的規定。如“對罪犯的病情診斷或者妊娠檢查,應當委托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醫院出具的病情診斷或者檢查證明文件,應當由兩名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醫師共同作出,經主管業務院長審核簽名,加蓋公章,并附化驗單、影像學資料和病歷等有關醫療文書復印件。對罪犯生活不能自理情況的鑒別,由監獄、看守所組織有醫療專業人員參加的鑒別小組進行。鑒別意見由組織鑒別的監獄、看守所出具,參與鑒別的人員應當簽名,監獄、看守所的負責人應當簽名并加蓋公章”。《監獄暫予監外執行程序規定》可以說規定的內容確定、程序清楚、責任明確。該案中河北省女子監獄在押罪犯李淑賢以患有嚴重疾病和生活不能自理為由提請保外,但均不符合法定情形。雖然相關規定中對65 歲以上老人在時間間隔上有從寬情節,但不能過度適用于其他硬性規定。這體現出法律執行的合法性原則,即行政機關必須根據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進行管理,不能逾越規則隨意執法。正確實施保外就醫制度必須堅守相關法律規則,堅持相關法律原則。
綜上,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保外就醫制度也面臨著新要求,需要通過現代化演進而不斷完善。我建議一是加強調研,采用大數據分析研判安全穩定形勢以及服刑人員保外需求,夯實保外就醫制度存在的現實根基。目前老弱病殘押犯人數與日俱增,與保外就醫者數量很低形成鮮明對比,對監管改造造成很大困擾。完善保外就醫制度要立足制度設計初衷和形勢要求、監獄押犯結構變化和設施條件,細化法律規定、分類管理、區別對待,豐富對象范圍,以緩解監獄面臨的改造壓力。二是提升水平,聘請專業化和正規化的醫療機構參與鑒別。監獄的醫療設施和醫療人員水平都與外界醫療機構存在很大差距,加之監獄鑒別小組并非是專業人士,在具體鑒別上難免出現誤判。一旦出現誤判影響群眾的公平正義感受。聘請專業化和正規化的醫療機構參與疾病鑒定和鑒別,并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會使鑒定鑒別結果更具專業性和說服力。三是提高效率,開辟綠色通道專案專辦。按照規定,保外就醫需要層層審批,實踐中走完程序往往需要很長時間。若是出現患有嚴重疾病的服刑人員還未來得及保外就醫就已經病亡,這對監獄來說無疑是一個沉痛的負擔。提高效率就要設定專案辦理機構和辦理人員,開辟專案專辦通道,同時注重平時的評估篩查,提高工作的前瞻性,盡量規避工作不及時帶來的風險,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這既是對人權的尊重,也是實現法治目標的應有之義。四是強化監督,充分發揮紀委、駐獄監察室以及群眾的監督,保證保外就醫全過程的執法公正。
總之,保外就醫制度的完善只有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和司法體制改革的語境下,貫徹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緊緊適用時代形勢變遷、回應民眾法治需求,堅持立法、執法、司法的基本原則,堅持問題導向,才能不斷發揮出制度的價值和功用,為實現法治社會、促進社會穩定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