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俊杰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視節目也在不斷自我革新,其中“間離效果”在電視節目中的應用對于電視節目實現與戲劇舞臺元素及形式的無縫對接有著至關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用。電視節目要在傳統媒體包裝制作的固有思維上進行燈光舞美、攝影調度、剪輯技術、現場控制等創新,加以“間離效果”的融入,會使得電視節目在如今日益繁榮的網絡節目中脫穎而出,屹立不倒。
戲劇中運用“間離效果”遠不如電視運用得更加靈活。“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現在大多數節目是“一千個觀眾,只有一個哈姆雷特”,觀眾總是作為被引導的角色強行灌輸信息而少了許多獨立思考的空間。廣泛運用“間離效果”已經是目前電視節目的形式,也在潛移默化地被受眾所接受。
如今,電視節目在追求日新月異的同時,節目的包裝也越來越完美,從前期策劃到節目的舞臺、燈光的布置,各大節目都在追求新穎。其實在燈光、舞美的設計下,觀眾已經被“間離”,如北京衛視的《檔案》中的舞美是按照時代特色而布置的,很容易將觀眾帶入所設定的情境內,并且產生自己的思考。2017年非常火的一檔節目,是由張國立主持的《國家寶藏》在央視播出,一經播出,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節目中的環節策劃得完美,在娛樂的同時還可以學到許多知識,豐富自己的眼界,不僅僅是這些,節目中的舞美也布置得十分貼近主題,根據國寶的年代,布置相應年代的裝飾,與節目融為一體,觀眾可以因此而進入劇情中。2017年,山東衛視推出一檔國學益智競賽節目《國學小名士》,此節目榮獲第25屆電視文藝“星光獎”頒獎典禮電視文藝欄目大獎提名,節目旨在激發青少年學習國學的熱情,弘揚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節目全面展示青少年的精神風貌以及對國學的認知水平,舞美的布置是此節目的亮點,引領觀眾沉浸在古詩詞的意境當中。節目燈光、舞美成為策劃中必須重視的一項,這是對于“間離效果”的充分補充。在新媒體的時代下,從電視到手機,從直播到點播,觀眾更加注意情景的融入和有意義的思考,不可否認的是,以往的傳統媒體傳播給受眾的信息是單向被動的,而在新媒體時代更加注重雙向傳播,并且更加注重觀眾的內心感受??傊娨暪澞康陌l展,要擺脫傳統媒體固有的思維模式,節目的革新是第一要務。
此處說的攝影機調度主要指的是通過網絡直播或錄播的形式使觀眾與節目產生雙向互動,例如2017年騰訊視頻的年度盛典采用了多機位視角模式,觀眾可以通過騰訊視頻客戶端切換不同的視角觀看現場直播的晚會。這樣的嘗試是傳統媒介做不到的,往往直播時的機位、景別都是通過導播來切換,而通過新媒體,我們實現了由觀眾自己選擇想要看的視角和畫面,主動選擇信息而不是被動汲取,不僅增加觀眾的觀感,而且拉近了節目與觀眾的距離,使節目不單調。如今,許多節目都是無內容的串聯、流利地說廢話,拼貼式、大容量傳播,鏡頭的選擇也是強迫式的,觀眾只能被迫接受,而不能經過內心沉淀而產生思考。而攝影機有選擇的調度就避免了這樣的情況,結合新媒體,制作者不需要考慮太多現場機位的切換,只需要多架設幾個機位點供觀眾選擇即可。
前面提到,“間離”不是要產生,而是要消除,最終的目的是讓觀眾產生有意義的思考,經過理性的思考,從理解到不理解最終到理解的升華,由此產生情感的共鳴。由于節目類型的不同,或是感傷或是喜悅,“間離效果”所強調的是參與和喚醒,即觀眾充分參與到節目中,最終要將“間離”打破,回到現實中,這樣的一進一出是螺旋式的上升而不是回到原點,觀眾會有新的感受。不得不說,當下的節目正在不斷追求與觀眾的互動,互動性成為制作者追求節目效果的手法之一,也是遵循我們國家一直倡導的“以人為本”的宗旨。眾多的選秀節目采用現場觀眾投票、網絡投票等方式實現互動,如《出彩中國人》節目采用觀眾投票的方式決定選手的晉級與否,這樣人性化的設置本身就是一種“間離”;再如經典節目《非常6+1》砸金蛋環節,采用的是現場連線的方式制造“間離”。此外,眾多的新聞類節目需要進行線下的采訪,實時傳播文字、圖片,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運用多媒體進行“間離”。因此,若要實現節目與觀眾的互動性,運用“間離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燈光、舞美可以制造“間離”,而通過后期剪輯加入特效等方式可以無形中使觀眾的第三者立場更加突出,并且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更新,節目的后期工作變得愈加重要,有許多現場不可控的因素都可以通過后期進行彌補與挽救,并且通過后期制造“間離效果”省時省力,可以人為進行補充?!吨胁蛷d》中眾多細節都用到了“間離效果”,不可否認的是后期剪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節目中周冬雨的形象經常與小黃鴨同時出現,這使得觀眾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并獲得新的認識,包括加入各種特效,當五位嘉賓看見餐廳時,餐廳周圍出現亮晶晶的特效,讓人眼前一亮,周冬雨要貼鎮店之寶“小燕子”時,趙薇說:“你要貼我就直接把你扔海里”,隨后就出現周冬雨卡通形象被扔到海里,顯得更加生動。我們不難發現,電視節目中的剪輯能夠帶給觀眾原本看不到的效果,使節目變得更加生動。這樣的剪輯效果會拉近觀眾與節目本身的距離,并且獲得新的認識。如真人秀節目《向往的生活》中各種各樣特效的出現不會使觀眾感到枯燥,而會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在媒介融合的時代背景下,“間離效果”有了更大的發展“舞臺”,傳統媒體不能僅僅守護著自己的那一片“陣地”,要主動擁抱新媒體。結合新媒體的優勢,筆者認為,“間離效果”會更好地服務于電視節目并有長足的發展空間?!伴g離效果”是在觀眾所熟知的事物上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最終讓觀眾有一個新的認識和觀念,打破以往傳統的思維定式。“間離效果”對于電視節目的推動還需要創作者不斷創新,豐富內容。如此之做,方可成功。在電視節目中,“間離效果”強調觀眾的立場和主動權,讓節目真正服務于觀眾,得到觀眾的認可,因為電視是貼近大眾、服務大眾的藝術,所以任何節目都要以觀眾為主體,但也要切忌說教、泛娛樂化。當然,我們在追求“間離效果”的同時,切忌泛濫化,不是所有節目都需要運用“間離”。如今,我國電視節目在迅速崛起,逐漸告別以往的抄襲、盜版等亂象,開始走向原創的道路。筆者認為“間離效果”對于電視節目今后的發展會起到或多或少的作用,電視節目創作者將不斷為布萊希特的“間離效果”理論增添更多的生機,為電視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