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洲
全國推廣普通話工作已走過20年。20年來,國民語言文字應用能力顯著增強。根據(j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實施方案》,“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nèi)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體為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平均達到80%以上。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尚有約4億人只局限于聽懂的單向交流,對此國家將繼續(xù)大力推廣普通話,促進漢語規(guī)范化。
廣東作為國家語委重點推普地區(qū),在口語表達領域雖改善顯著,但依然任重道遠。在教授廣東籍播音主持專業(yè)學生學習普通話時,筆者發(fā)覺越來越多的學習者意識到對外交流中語言所承載的重要文化傳播功能及良好的普通話口語表達在個人晉升、融入社會方面的優(yōu)勢。學生不但要在口語翻譯、任務接待上使用普通話,而且在日常工作中更要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因此,他們學習普通話不僅是糾正語音、和方言習慣抗衡的過程,也應是提高他們的普通話口語表達水平的過程。教學中,在完成“粵普”正音外,還應加大即興口語表達的磨練,從語音語貌、語法詞匯、句段練習等方面進行重建,以利于學習者領會研習普通話與提升中文水平的關聯(lián)性,最終達到嫻熟使用普通話表達的成效。
廣東方言區(qū)學習者由于不常說普通話,其語言思維模式受粵語、潮汕話、客家話等方言影響較嚴重。采用普通話即興口語表達時,需將熟悉的語言模式轉(zhuǎn)成另一種不熟悉的語言形式,不僅要對語音、詞匯、語法進行重建,還要考慮說話內(nèi)容,如此一來說話就會斷斷續(xù)續(xù),思維卡頓,這也是為何許多學習者“能了然于心卻不能了然于口”的原因。
多年教學發(fā)現(xiàn),不少廣東籍的學生在學普通話時,特別容易疏忽自己的第一語言(母語)與普通話的關系。作為母語的習得者,我們往往都是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將看到的事物與聽到的聲音聯(lián)系起來,繼而確立概念和聲音的相應關系??梢?,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是同步形成和發(fā)展的。廣東地區(qū)學習者在學習普通話的過程中,一方面會依托粵語等方言(母語)作為確立思維的工具,另一方面還要快速消除粵語等方言(母語)所帶來的各式各樣的干擾,這樣就增添了自我掌控的難點。
很多學習者在學習即興口語表達時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當進行即興口述時,開始時的思維會用方言,表達時再轉(zhuǎn)換成普通話。往往在思考時還順當,表達時卻心余力絀。這是因為他們需要一邊琢磨發(fā)音,一邊思慮說話的內(nèi)容,這個重建過程已經(jīng)進行了語言的轉(zhuǎn)換。這一點在學習普通話的開始階段格外明顯,盡管經(jīng)過初步的普通話訓練,學習者可以基本改進語音,駕馭一些普通話詞匯,領會普通話的語序,但表達者一旦進入即興狀態(tài)要“我口說我心”,對普通話的語音、詞匯、語法、語序四位一體考慮時就會使學習者左支右絀,導致方言和普通話混搭而出司空見慣。
筆者以為,先用方言思維,再轉(zhuǎn)換成普通話說出來,難免影響思維的正常運轉(zhuǎn),消耗的時間較長,失誤也較多。一個人的母語會影響到他的思維和閱讀習慣,假如母語是某種方言,那么這種習慣就變得堅不可摧,需要長時間的矯正才能見效。因此,廣東地區(qū)提升普通話口語表達水平“重建”思維說好普通話是關鍵,當然還要防范方言語法和詞匯的攪擾而產(chǎn)生語言遲鈍、語調(diào)生疏或是用普通話語音說方言詞的現(xiàn)象。
法國作家莫里哀有言:“語言是賜予人類表達思想的工具?!奔磁d口語表達能力彰顯著一個人的知識儲備和思想水平。聽說讀寫自成一個系統(tǒng),強大的輸出能力離不開不斷地輸入過程,如果個人的普通話語言材料庫存輸入不足,在大腦的信息網(wǎng)絡里就找不到可以接通的對應點,大腦也無從響應,當然就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也無法產(chǎn)生了然的內(nèi)部語言,從而導致“語點”稀缺,在語言上表現(xiàn)為顛三倒四、條理不清,不能出言有序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令人不解甚至呈現(xiàn)歧義。
廣東是多語多文化共存的社會。多種文化互相影響,一種文化在汲取其他文化中自己所需的元素的同時,也保留了自己的獨立體系。這種文化現(xiàn)象給普通話教學帶來較大挑戰(zhàn),學習者在即興口語表達時要使用普通話的詞匯,但同一個詞在普通話和粵語、客家話、潮汕話等方言中的意思可能大不相同。以粵語詞匯為例,如“放水”在普通話中多指打開水龍頭放水,而在粵語中是“小便”的意思。在教學中通過方言詞匯和普通話詞匯的對比練習,使學習者了解普通話詞匯和語法,才能提升其口語表達的質(zhì)量。如粵語詞匯與普通話詞匯的對比:波士—老板,士多—綜合商店,打邊爐—吃火鍋,青瓜—黃瓜,鎖匙—鑰匙等。詞匯的選擇有時反映的是語言差異、文化差異交叉在一起的問題,因為表達時容易出現(xiàn)適得其反、背道而馳的笑話。
人腦有140多億個腦神經(jīng)細胞,每個細胞都與另外5萬個其他細胞相互聯(lián)結,比目前全球電話網(wǎng)還要復雜1500倍。多年前就有人說人腦是臺超級電腦,可以儲存大量信息,這當中就包括了負載這些信息的詞匯。生活中,你的注意力在哪個領域,就能在哪個領域取得成就。學習普通話的方言人群應該隨時隨地搜集普通話的語料、詞匯,多聽、多練、多體會,在日常交流中掌握主動,注意積累普通話詞匯,否則就會出現(xiàn)“船到江心補漏遲”的尷尬。
即興口語表述前由于沒有想明白,思維沒有梳理清楚,頭腦中閃現(xiàn)了一堆碎片,卻抓不住主線,內(nèi)部語言就組織不好,導致即興口語表達不流暢的現(xiàn)象。
對于廣東方言區(qū)學習者而言,從單個的正音訓練向即興口語表達過渡,實際上存在用普通話思維與口語表達同步的階段。此外,普通話語音中的發(fā)音部位、發(fā)音方法、語流音變和輕聲、兒化、語調(diào)、輕重格式等知識與技能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賴于即興口語的表達訓練。
即興口語表達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過程,這也是思維能力重建的過程。播音泰斗張頌先生說:“有稿表達錦上添花,無稿表達出口成章。”因此,思維能力重建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首先要有文字依托的即興表達訓練,它有助于思路的明了化、層次化。其次做有時間準備的即興口語表達,它側重思維的靈活性,強化普通話的思維能力。再有做無時間準備的即興口語表達,它鍛煉語言的組織能力及快速轉(zhuǎn)化普通話的能力,以達到出口成章的效果。當然在講求即興口語表達技巧的同時,學習者也要注意積累口頭語,少用不便聽覺感知的書面語,盡量具體化、形象化,使表達生動起來,富有親切感。
注意是人們心理活動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定向反射。它保證機體能夠清晰地感受周圍環(huán)境的刺激,做出適當?shù)姆磻?。即興口語表達的現(xiàn)想現(xiàn)說、語言稍縱即逝、語言環(huán)境復雜多變、交流對象具體可感的特點,決定表達者思維過程必須高度敏捷、集中、清晰、靈活。沒有注意前提條件,這一過程無法完成。①
語意即語言的脈絡,即表達的主題結構,它可為表達者提供清晰思路。即興口語表達如果要一氣呵成,就須注意表達時整體語意的把握,習慣將散亂的思考碎片梳理排序重建,胸有全局。
在學習中,要重視積存文章的語篇結構,整體掌握語意,遵循邏輯的線索,要了解開頭、過渡、結尾的脈絡。因為積累有助于普通話學習者的整體構思、謀篇布局。比如文章的并列式,通常文章各部分的內(nèi)容沒有主次輕重之分;總分式:先總述,再分說。這種關系還可以演變?yōu)椤胺帧偂被颉翱偂帧偂钡慕Y構方式;對照式:文中兩部分內(nèi)容或進行對比,或用這部分內(nèi)容烘托另一部分內(nèi)容;遞進式:文章幾部分內(nèi)容逐層深入。應該明確這只是協(xié)助學習者在起步階段為樹立自信提供的方法,學習者不能古板遵從,不然就容易形成固有模式,最終使得即興表達失去了獨創(chuàng)性。
語點是話語意思的凝練提醒,在即興表達時只要記住幾個關鍵語點或短句即可。這源于語言是思想的物質(zhì)化身,是思維存在的物質(zhì)形式。語言是思想的直接體現(xiàn)。離開語言的純粹的思想是不能形成的;離開思想的純粹的語言也是毫無意義的。比如,我們在想“為老百姓著想”的時候,是憑借“為”“老百姓”“著想”這三個詞并把它們組成句子而形成和實現(xiàn)的?!跋认牒笳f”或是“現(xiàn)想現(xiàn)說”,事實上都是思維和語言手拉手共同完成的。在即興口語表達時,學習者只有將這些“語點”嫻熟連成“線”,選擇恰當?shù)脑~語后,按照語法規(guī)則,將簡略的信息點擴展、豐富、編碼為完整的句子,才能將語意清晰地表達出來。這個過程是內(nèi)部語言轉(zhuǎn)換成外部語言的過程,因此可以借助“提綱加資料”,幫助學習者思維清晰、語言準確。②
語意是即興口語表達的結構,語點是即興口語表達的材料。結構給材料提供必要的言語框架,材料同時塑造、完善言語結構。就像拼圖游戲一般,孩子要把不規(guī)則的圖塊安放到相應的空缺位置上,結構就好比拼圖,要提供足夠多的空缺,而材料就像待放的圖塊。如果形狀單一,那么必然有些圖塊會找不到立錐之地,最終無法組成優(yōu)美圖畫。圖塊和結構兩者是相互融入、互相補足的關系,只有零亂的圖塊,缺乏層次分明的結構,只能是枯瘠、蕪雜的;只有結構而缺少材料的充分說明,就像是人體骨骼圖,干巴巴的,不能打動、影響別人。
日常生活中的口語交際,在現(xiàn)想現(xiàn)說的過程中,不可能字斟句酌、反復推敲,所以難免出現(xiàn)措詞不夠恰當、語句不夠規(guī)范、邏輯不夠嚴密,以及缺少層次性、體系性和完整性等現(xiàn)象。因此建議廣東地區(qū)的普通話學習者要重建普通話的“倉庫”,“倉庫”的豐富是組合語言能力的保證,“輸入”和“輸出”體系的完善,最終才能使即興口語表達思維品質(zhì)得到綜合改善?!拜斎搿薄拜敵觥斌w系的重建應從優(yōu)秀的詩歌、散文等名家名篇中儲備,如《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朗讀作品60篇,對廣東方言區(qū)學習者而言是不錯的教輔材料,既能增加學習者的詞匯量,又能增加學習者的人文素養(yǎng),提高語言表達的準確度。除此之外,廣東的學習者還應注重生活中的實踐,避免金口難開,放棄了實際生活中的挑戰(zhàn),這樣即興口語表達時就很難有良好的語言表現(xiàn)。
總之,播音主持學生學習普通話是運用普通話的語音、調(diào)勢、語氣、節(jié)奏和表情、姿態(tài)、手勢這樣口語表達特有的手段來表情達意的過程。重建處理時由想到說需充分運用語意和語點,使思維逐步條理化、完整化、準確化。即興口語表達是要有準備的,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探求、積聚,如果離開了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所謂的思維重建必然是架空的。兩者必須密切聯(lián)系,通過語言發(fā)展思維,通過重建思維促進語言能力的提高。
注釋:
①張頌.中國播音學[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3:310.
②張頌.播音語言通論——危機與對策[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