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
網絡文學是在電腦上創作,在互聯網上發表,供網絡用戶閱讀或參與的新型文學樣式。網絡文學既可經由傳統紙質出版,也可經由新媒介作電子出版。①網絡使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個地球村,也打破了傳統文學創作出版的阻礙,人人都能成為作家。網絡用戶則一改傳統的閱讀方式,使用PC端、移動終端進行閱讀。據CNNIC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國網民規模達8.02億,普及率為57.7%。其中,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4.06億,較去年末增加2820萬,占網民總體的50.6%。手機網絡文學用戶規模為3.81億,較去年末增加3713萬,占手機網民的48.3%。②
盛大文學收購起點中文網是這場產業鏈競爭的起始點。在這之后,方正與中國圖書搜索發起了渠道商“番薯網”,當當網公布新型電子閱讀產品“都看”。由此引發的是網絡文學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全方位革命,協作效率得到改善,產業鏈上的各環節、各部分的合作關系也實現了新突破。當下的網絡文學產業競爭模式已完全與傳統文學產業實現了轉變,演變成為了產業鏈各環節的競爭與合作。
網絡文學創作在我國十余年的發展進程中,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是,機遇與挑戰并存。2015年1月,騰訊文學收購盛大文學成立了閱文集團,統一管理和運營起點中文網、創世中文網、榕樹下、QQ閱讀、華文天下等文學網站。閱文集團在網絡文學市場上占有很大的份額。2015年關于網絡文學的研究數據指出,國內全網80%以上的熱門小說來自閱文集團③,如《盜墓筆記》《瑯琊榜》《斗破蒼穹》等眾多原創網絡文學精品都是源自閱文平臺。閱文集團的網絡文學發展趨勢適應了當下網絡時代的方向,不斷推進網絡文學向縱深發展。目前,閱文平臺的網絡文學數量已超過一千萬部。縱觀整個產業鏈發展過程,網絡文學在產業鏈的上游、中游、下游都暴露出了諸多問題。
在網絡文學蓬勃發展的時期,一個問題一直縈繞在創作者和管理者心中,那就是版權保護問題。網絡文學作品盜版猖獗,不僅極大地打擊了創作者的積極性,而且使網絡文學在線出版網站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雖然包括閱文集團在內的各大網絡文學網站絞盡腦汁,利用了各種最新技術對作品內容加密、降低盜取風險,但盜版現象仍然屢禁不絕。網絡文學網站管理人員想要在浩瀚的網絡世界中尋找偷盜者,無異于大海撈針,維權成本極高。
目前閱文集團網絡文學版權侵權盜版主要是:網絡站點、文檔分享平臺、云儲存、應用軟件APP等途徑傳播。面對這么多的盜版網站,文學網站根本無法有效追究盜版網站本身,只能追究那些提供盜版網站嫌疑鏈接的搜索引擎,而這在法律上又存在瑕疵。因此,遏制盜版對于網絡文學出版物來說極為艱難,而盜版的猖獗會扼殺整個產業的創造力。④
網絡文學產業鏈中游的任務便是對上游主體所提供的內容和服務進行資源整合,用技術優勢創造性地開創新型電子商務平臺。當下我國網絡文學產業鏈的中游主要由渠道提供商組成,其中主要由網絡平臺運營者和電信運營者構成。網絡平臺運營者便是提供商,如紅袖添香等網絡文學網站;而電信運營商則主要提供技術支撐。電信運營商為網絡文學內容、網絡產品與用戶搭建橋梁與紐帶。移動端的網絡文學作品就是依托電信運營商實現的。網絡文學網站與電信運營商則按照流量與增值服務收費分成。
如此細致的分眾渠道,必然導致產業鏈中游利益分成矛盾凸顯,各大渠道各自為政,信息流程障礙重重。
網絡文學產業鏈的下游由終端技術商和產品銷售商構成,一般由電子終端制造商、數字消費平臺、網上零售商店組成。在移動終端方面,國外的幾大主流系列便是蘋果、亞馬遜、索尼等商家構成;國內的終端運營商主要是漢王、華為、方正等電子終端提供商,技術提供商諸如聯想、華碩、愛國者、紐曼等廠商,以及互聯網文學企業如閱文集團的起點中文網、當當網“都看”等。終端閱讀器歷來是各大網絡文學企業的“保護對象”,排他性、獨一性最為突出。最典型的代表是具有獨立運營系統的蘋果公司。若有網絡文學終端想打入蘋果商城,必須打造一個iOS系統的產品進入APP Sotre。各種高附加值的電子閱讀軟件對用戶極具吸引力。產業鏈的下游自我封閉與強排他性,導致終端接口魚龍混雜,不利于信息的流動。
眾所周知,網絡文學產業鏈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眾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若不對網絡文學網站、創作者等加以正確引導,網絡文學出版的發展勢必受到極大的限制。為網絡文學的產業鏈發展構建一個健康、良性的發展環境至關重要,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積極加以引導。
網絡文學出版網站眾多、門檻較低,長期缺乏準入和退出的機制,使得網絡文學出版業良莠不齊。相關網絡監管部門在修訂《互聯網文學出版服務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的同時,需盡快建立準入和退出雙向機制,以保證網絡文學出版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網絡文學出版應建立準入機制。準入機制是現代市場的經濟產物,對于相關管理部門依法實施事前管理,具有一定的強制力。2016年2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公布《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指出,網絡出版服務單位應當在其網站首頁上標明出版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編號,并不得轉借、出租、出賣或以任何形式轉讓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規定》的頒布從行政立法層面解決了長期以來的準入空白,但具體的操作細則仍待完善。
網絡文學出版還應建立退出機制。退出機制是準入機制相對而存在的制度。退出機制應該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兩只手”的作用。網絡文學出版業本就是一個市場化程度高、充滿競爭的行業,讓市場的力量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主動淘汰一批作品質量低下、運營不規范的網絡文學出版網站。同時,政府管理部門也應該利用《規定》中賦予的年檢、停業整頓、吊銷執照等行政手段將不符合法律規定的網絡文學出版網站淘汰出局,以保證該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網絡文學作品盜版現象,一直困擾著創作者和網絡文學在線出版網站。加強網絡文學版權保護刻不容緩。
加強技術保障,為網絡文學版權筑起“防火墻”。網絡文學的暢銷,為創作者和出版網站帶來了巨額利潤,盜版者便絞盡腦汁想從中“分一杯羹”,各種盜版技術也就應運而生。由此出發,閱文集團積極研究DRM技術、屏蔽源文件、異常數據監控等先進技術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目前從閱文集團的防盜技術來看,版權保護技術大致是以下兩類:控制接觸的技術和控制特定使用的技術。控制接觸的技術即是控制網絡文學作品的接觸源頭,如該登錄用戶沒有閱讀權限,或該用戶未支付費用便限制該用戶的訪問和閱讀。控制特定使用的技術是對網絡文學的某些特定使用功能進行控制,如追蹤記錄的技術措施,當網絡文學作品從起點中文網被復制,該技術可以對使用情況進行監控并追蹤源頭。
網絡文學出版活動是市場經濟的一個微小環節,但如果能充分挖掘網絡文學出版產業的經濟潛力,其產值是不可低估的。閱文集團在網絡文學行業通過IP運營,一定程度上穩固了泛娛樂產業鏈,其中影視改編作品未來依然是IP商業化的重要環節,由網絡小說IP拓展至影視IP,擴大了市場的運營范圍,這也仍會是閱文集團著重發展的方向。
目前,“網絡文學作品—在線閱讀收費—傳統書籍—影視劇—漫畫—網絡游戲”的網絡文學產業鏈正逐漸浮出水面。網絡文學作品如果完整經歷了這些環節,帶給閱文集團的資金量將達到數億元。
在網絡文學出版業中,通過兼并重組,閱文集團已經確立了行業老大的地位。因為它第一個看到了網絡文學的巨大經濟潛力。一部精彩的網絡文學作品,不僅能夠提供產品創意,還能衍生出游戲、影視、動漫等諸多產品,所以閱文集團旗下的盛大文學是國內第一家網羅最優秀的網絡文學寫手資源,并對其進行整合,掌握了網絡文學全產業鏈發展的主動權。
閱文集團旗下的盛大文學能夠取得今天的驕人業績,最為關鍵的一點在于,首先保證內容資源以及獲取作品版權,然后進行多維度開發,建立起完整的產業鏈,從網絡原創文學收費閱讀到影視劇改編、游戲動漫、電子書、實體出版等。這一產業鏈橫向上擴展網絡原創文學的內容資源,縱向上尋求行業合作,建立多元化盈利渠道。業內將此種產業鏈模式稱為“文化同版權全制造”模式。除了涉足的影視劇、網絡動漫等衍生產品,還推出了以源于網絡文學作品為題材的撲克牌、公仔玩偶以及音樂歌曲等產品。由此,盛大文學的開創的盈利模式逐漸清晰起來。
任何一個產業的蓬勃發展都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充分挖掘本產品的潛力,讓其內在資源充分釋放經濟效益;二是跨界經營,為有聯系的不同產業、不同產品架起一座橋梁,把觸角伸向相鄰產業的深處,獲得超額利潤回報。打造網絡文學出版的全產業鏈就是基于這兩點。
2014年8月中央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這表明迎來了一個互聯網時代、融合媒體時代,網絡文學出版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網絡文學產業市場方興未艾,作為一種新型的網絡出版形式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得到了人們的關注。網絡文學出版因其自由、平等、平民的獨特個性成為了文學創作者、讀者、網絡力量的寵兒,前景十分光明。然而,版權保護不利等重重困難成為網絡文學出版業形成完整產業鏈發展的羈絆,提升品質、改革不適應發展的機制體制成為網絡文學出版人的努力方向。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網絡文學出版已經成為世界出版業發展的大趨勢,潛藏在其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若能釋放出來,必將促進我國文學、出版業的提升。中國的網絡出版市場正在進行一場深層次的變革,一些不合時宜的產品、做法正在被市場淘汰,呈現在受眾面前的網絡文學產業鏈必將向更好、更易獲取、更多附加值的方向邁進。我國網絡出版業前途是光明的,問題是顯著的。只要政府、創作者、受眾、網絡出版商充分溝通,共同為該行業出謀劃策,我國的網絡文學出版業必能尋找到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網絡文學產業鏈發展模式。
注釋:
①歐陽友權.網絡文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3-5.
②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18-08-20,中國網信網,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③于曉輝.我國網絡原創文學的出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
④楊英法.文化產業集群與文化消費市場間良性互動機制的構建[J].云南社會科學,2013(02):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