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怡 劉璐瑤(蘇州大學,江蘇 蘇州 215123)
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這樣寫到:“資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一武器的人——現代工人,即無產者。”①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無產階級逐漸登上歷史舞臺,無產階級不滿資產階級的殘酷剝削和壓迫,聯合起來同資產階級作斗爭,帶領人民實現共產主義。在我國,工人階級是我國的領導階級,始終是先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是我國最可靠最堅實的階級基礎。不僅僅在中國,在世界任何國家,工人階級是最廣泛的階級。要保障工人階級的一切權利和利益,發揮工人階級的主力軍作用,才能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萬眾一心,團結奮斗。
報告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結合當代的時代潮流和世界形勢做出的正確選擇。我們所強調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實現人類的和平與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宗旨就是實現世界的和諧,達到雙贏,多贏、共贏的狀態。② 《宣言》指出,建立“自由人的聯合體”是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也是人類的共同愿景;在未來社會,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也就是說,每個人要獲得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只有在真正的共同體即自由人的聯合體里面才能做到。可見,“自由人的聯合體”的理念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的價值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實現全人類的進步;同時,“自由人的聯合體”的理念也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基礎支撐,只有實現人的自由與全面發展才能凝聚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力量,共建合作共贏、互利互惠的共同體。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推進,世界各國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體,人類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越發強烈,人們的價值目標和共同利益都是一樣的,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尋求世界和平和各個國家共同富強。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中國有責任和世界各國一道承擔和平與發展的使命,與世界各國展開彼此之間的合作共贏,謀求共同發展、緊緊團結一致,從悠久的世界文明中探求智慧,吸收各個國家的養分,做到求同存異,相互尊重,互惠互利。這樣才能共同營造和平與發展的環境,為最終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保障。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說過“: 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是為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③只有為廣大群眾人造幸福,為全人類求解放,才能實現對所有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共產黨宣言》強調自由人的聯合體中消滅了剝削制度,肯定個人的價值,尊重人的個性發展,實現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為實現一切人獨立自主而全面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因為,全人類全面發展是個人的全面發展的結果,也就是說,只有實現整個人類全面的發展才有可能保障個體獲得獨立自主而全面的發展。所以,全人類的共同目標是人的全面發展,也是社會發展的最終結果。
當前人類歷史已經走進信息化文明的時代,這個時代同時也是信息化與全球化疊加的時代,各國的經濟,文化,政治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全球經濟文化的相互滲透、國家間的融合快捷、便利,融合的速度、質量、效益都大大提升,勞動生產率的大幅提高,使物質產品極大豐富,生產力的提高也使得生產關系隨之發生革命性的調整。物聯網將滿足產品個性化需求,為“按需分配”搭建起物質雛形。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產能越來越接近物質極大豐富。互聯網、智能化、信息化都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礎。
人類的同一性,決定人類命運的統一性。人類之福,在于求同存異,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之禍,在于極端分裂,極端民族主義、極端個人主義與極端自由主義必然會造成分裂與動蕩,加深人民的痛苦。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格局的變動促使世界人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才是人類走向未來的真正希望。而中國堅持主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努力為世界和平發展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