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卓 韓冰(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在中國道家思想中,認為生命來源于自然,存在于自然,并歸宿于自然。人類與自然萬物都是密切相關的,具有同根性。大自然孕育出生命,而生命又依賴于自然環境,即辯證又統一的哲學關系。然而生命萬物也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有一定的相同又相通性,在大自然中,人類,動物和植物等都是生命的載體,他們都存在于自然壞境中,具有他們生命存在的價值意義,也是生命的共同體,他們不僅有著一定相同的生理構造和生命精神,也都需要大自然的培養和灌溉。也正是因為生命本身和與自然的密切關系,在藝術領域中也是被不斷的升華和表達,正如畫家傅抱石所說“一切藝術的真正要素乃在于生命, 且豐富其生命。有了生命, 時間和空間都不能控制它”。所以有許多古今中外的藝術家都在用不同的藝術形式來表達對自然生命的尊敬和贊美。
道家亦將人類的生死變化納入宇宙萬物大化之中,認為生命由生到死的變化猶如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是一種自然現象,生命經過生長發育到衰老死亡,回到生命的根源處,最終回歸到大自然的懷抱。通過生命與自然的這種緊密聯系,所以我想生命也是無限的,有一定的延續性和輪回性,并且生命在大自然中完成一次次有趣的轉化,以不同的生命形態存在于大自然中。
就像文章前面說過的人類,動物,植物等這些大自然中的生命體都是具有同根性的,作為大自然中生命的共同體,通過他們生命的相互輪回,完成生命的相互轉化,從而可以達到生命的延續。當人類的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也許是生命以人類的形式完結了,而生命是沒有結束的,它會以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的形態延續著,依然生生不息的在大自然中光彩星耀般的存在著。當我們用藝術的眼光去欣賞的時候就像是當一副生命軀體入土為安,落葉歸根時,它可能轉化成了一棵破土而出并茁壯成長的參天大樹,或是一株開在浩瀚沙漠中美麗芬芳的玫瑰,亦或是一只奔跑在茂密森林中的麋鹿等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生命輪回,這些也都是大自然中的生命體,源于自然,存在于自然,用不同形態的生命體延續下去,展現生命那種積極向上,蓬勃不息的前進精神。阿根廷的藝術家胡安·加蒂(Juan Gatti)在自然科學系列插畫中完美的表達了生命與大自然的這種密切的關系,將人類,動物和植物精美的聯系在一起,產生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的關系,同樣的生命精神,同樣的生命理念,無一不在展現生命在大自然中的延續和強大,既讓人產生尊敬,又心生欣賞。還有意大利的畫家Nunzio Paci“探索生命的無限可能,尋找現實與幻想間的平衡”的藝術理念,他的作品通過解剖的繪畫形式將自然界中的動植物和人結合在一起,尋求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相似相近又平衡的藝術感覺,讓我們回味無窮。
我們都是這個自然統一體的一部分,我們的生命是同等,同根的,可以說我們就是一棵花草,一只小鳥,同樣的,花草、小鳥也就是我們,經過生命相互的輪回轉換加以延續,周而復始的生存在這個大自然中。而通過藝術這個視角可以有趣的將這些折射到現實作品當中,用藝術來表達我們生命的多元化和多變性,闡述生命與自然的藝術關系,發揚我們崇尚自然,尊重生命,歌頌生命的向上精神。
當人的尸骨埋與泥土之下時,不要悲傷他的生命于此,可能你一個轉身就會發現不遠處會有一朵迎風飄揚,鮮艷芬芳的鮮花好似在向你微笑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