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崇左市江州區文化館,廣西 崇左 532200)
引言:在新形勢下,文化愈加發揮出引領社會風尚、教化社會群眾和服務社會經濟的作用。文化館作為我國文化惠民工程中的要素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一部分,是社會個體滿足自我精神需求和參與社會文化活動的基礎和源頭。尤其是在文化交流、文化展覽、文化培訓和文化講座等多樣化的文化服務當中,文化館更是充當著引領者、排頭兵和凝聚者的角色。隨著社會個體的的文化需求愈加多元化和多層次化,文化館必須要通過創新和轉型升級來應對來自社會環境變遷和人們思想變化的挑戰。一方面,文化館要擺正自身的地位,牢記自己組織群眾輔導、普及文化知識和開展社會教育活動的歷史使命,更好的啟迪社會個體的心智、塑造社會個體的靈魂、培育社會個體的品德和提升其精神文化內涵。另一方面,文化館要立足于本地域實際情況,牢牢抓住本地域的文化特色,依托自身藝人才優勢,推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特色文化產品,除此之外,文化館的工作人員應當繼續拓寬自身的專業能力,厘清研究思路,進一步探討文化館的工作形式和工作內容,以新的精神面貌來展開免費開放管理工作和服務。
隨著文化軟實力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提升,我國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針來推動文化強國戰略的實施。文化館免費開放正是文化強國戰略的題中應有之義,其在教育社會大眾和加強社會核心價值觀建設、引領社會風尚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文化館一直實行收費,勢必會無形中抬高群眾進入文化館學習的門檻,不利于文化的普及,也不利于群眾均等的參與到文化活動當中,進而會影響到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抑制我國的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
文化館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和實施各種文化項目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讓人民群眾更加的了解社會、認識自然、擴大知識領域和開拓自身視野,提高自身的文化欣賞能力。社會環境的變遷和人們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群眾中的各類群體對文藝活動的需求日漸增加,他們迫切需要一些娛樂活動來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緩解來自于生產生活和忙碌工作的壓力。文化館的免費開放,可以充分發揮文化館提供文化產品的社會效能,拓寬社會個體參與文化活動的渠道。
雖然國家有關文件指出文化館要免費開放本館的基本服務項目。但卻沒有具體界定“基本服務項目”這一概念,這一概念存在模糊性,會產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現象。很多地區的文化館并沒有理清本館應當免費開放的范圍,要么人為化的對免費開放的外延進行擴大,要么人為化的對免費開放的外延進行縮小。
各個地區的文化館的免費開放工作已經開展了有很多年,但是很多地區依然沒有形成一套高效合理的免費開放運行機制,以致于不能很好的應對更高難度的挑戰[1]。例如,我國城市人口的增多,要求文化館提高自身容載量,根據自身文化館的規模合理控制每日進館人員。部分文化館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免費開放運行機制,無形中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造成了很多文化資源的浪費,無法繼續深化文化館免費開放的程度。
文化館的免費開放雖然降低了群眾進入文化館開展文化活動的門檻,但也導致了文化館收益的減少,其對資金的依賴度就會與日俱增,這也是事物具有兩面性的辯證關系原理的體現。資金鏈是否連續以及資金是否充裕都會直接影響著免費開放這一工作的質量。雖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財政政策,確保財政向文化館建設傾斜,但依然達不到文化館免費開放的發展需求。
筆者認為,免費開放并不等于館內的所有的項目都實行零收費,在對免費開放的范圍進行界定時,要立足于滿足人民群眾最基礎的文化需求,而非立足于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的文化需求。例如,文化館舉辦的鋼琴、拉丁和吉他等專業性技能培訓,可以適當的收取一些所需成本費用。
首先,文化館要在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框架內制定本館的規章制度,用制度約束本館的工作人員,提高本館的工作效率。其次,文化館要設定相應的工作任務,將工作人員進行免費開放的工作成果納入到考核體系當中。在進行任務設定時要做到明確具體,既要包括定量的任務,也要包括靈活的任務,從而激發工作人員“走出去”的熱情,避免因文化館場所局限而引發的問題。最后,加強與社會公益性組織合作,建立一套志愿者服務體系。比如可以成立相關的志愿者協會,充分挖掘志愿者的服務潛力,激發志愿者的服務熱情。
一方面,國家財政要繼續加大對文化館免費開放工作的資金傾斜力度,尤其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文化館以及欠發達地區文化館的資金傾斜力度[2]。國家要設立專門的經費保障機制、設立專項扶持基金,逐年穩步增加在這一領域的經費的投入比重。同時,國家要細化經費項目,明確人員工資、公用基礎設施以及其他項目所需要的資金是否屬于專項基金的范疇。探索建立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文化館免費開放所需費用的模式。
文化館歷史都是宣傳社會文藝方針政策,引導文藝方向的重要陣地。自從全國各地的文化館陸續免費開放以來,愈來愈多的人民群眾參與到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一戰略當中,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績。與此同時,國家對于文化館的發展提出了更深層次的發展要求,并將其擺著公益性文化事業的突出位置,由此也也可以看出文化館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目標實現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可謂是意義深遠、責任重大。正是基于這些原因,在接下來的文化館免費開放管理工作匯總,更要保持自身公益性、基礎性、群眾性和綜合性的基調不變,承擔起新時代所賦予的時代使命,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文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