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麗(河南大學,河南 開封 475000)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思想的開放,我國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越來越密切,從世界各地涌入我國的藝術文化思想對我國傳統文化造成了強烈的沖擊,同時也對我國傳統工筆人物畫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為當代工筆人物畫的發展創造了新的契機,與此同時,寬松的藝術創作環境和活躍的藝術思潮使工筆人物畫也日漸顯露出它自身強大的包容性,當代工筆人物畫家們的審美價值取向也不再單一,在承繼傳統工筆人物畫的同時,不斷推陳出新,在題材、材料、造型、構圖、設色等方面,打破了傳統的固有程式,在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基礎上勇于創新,創作出了不同于傳統工筆人物畫的非常具有時代特色的當代工筆人物畫作品,促進了我國當代工筆人物畫向多元化發展。
何家英說過一句話:“進入傳統和創新開派其實是一回事,或者說是一事而兩步,哪一個都不能丟,丟了一個其實也就丟了另一個,真有傳統者總想為創新開路,真求創新者不會拿傳統祭刀。”在當代工筆人物畫的發展上,傳統與創新是分不開的。
當代工筆人物畫不是憑空出現的,它離不開對傳統的繼承,中國傳統工筆人物畫發展到今天積累了大量的創作經驗和藝術手段,我們應當有效利用傳統工筆人物畫,對傳統工筆人物畫進行重新審視,深入的研究,批判的繼承,使之對我們當代工筆人物畫的創作起到積極的指導意義,對當代工筆人物畫的繪畫語言的形成起到積極的作用。
傳統工筆人物畫中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它不僅為我們學習中國畫提供了豐富的繪畫方法與經驗,在對傳統工筆人物畫的臨摹與學習中,我們對傳統的繪畫充分研究與解讀,不斷地發掘到新的東西,受到新的啟發,并融入當下的想法與智慧,衍生出新的繪畫語言,在繼承中國傳統工筆人物繪畫方法的基礎上兼收并蓄,更加豐富當代工筆人物畫的藝術表現力。
中國畫講究經營位置,當代工筆人物畫在構圖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傳統工筆人物畫大多以條幅、長卷的形式展開,空間偏于平面,畫面中的人物也是憑主觀意志在二維空間平鋪排列;在西方古典藝術的影響下,工筆人物畫的畫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多采用方構圖,空間上有了縱深感,更加尊重客觀現實;而在西方現代藝術的影響下,當代工筆人物畫打破了舊有的時空觀,在構圖樣式上也作出了大膽的嘗試,非常具有時代感。在背景處理上,傳統工筆人物畫非常擅長以留白的形式來渲染人物所處的環境氛圍,簡單含蓄;而當代工筆人物畫則力求畫面的飽滿,在畫面的中也會拉開前后關系。
中國傳統工筆人物畫以表現為主,再現為輔,受條件限制,畫家們只能對描繪對象通過觀察和記憶進行描繪,注重對描繪對象的本質的、重要的信息進行提煉,著意寫神,而對于非本質的東西則進行概括省略,這樣長久的“目識心記”中國畫家們也創造出了一套程式化的造型方法;而當代工筆人物畫則受西方繪畫的影響,在保留了以線造型和平面化處理的中國畫特色后,在人物造型上學習西方的寫實素描,追求人物造型的寫實性。中國傳統工筆人物在人物表現上只做輕微分染,總體上還是平面化,而當代工筆人物畫則加強了對體積感的塑造。
中國畫中的"隨類賦彩"是對傳統中國畫用色特點的概括,中國傳統工筆人物畫以墨色為主導,按照固有的單色平涂,而不對光源進行處理,主觀性比較強;而當代工筆人物畫則從固有的著色程式中解脫出來,尊重客觀現實,著色追求科學性。中國傳統工筆人物畫是以線勾勒物象,然后以平涂的方式進行填色,在色彩搭配上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程式;當代工筆人物畫則學習西方繪畫的色彩搭配方法,在固有色、明度、色調等中找變化,重視光線的作用。
從我國歷代繪畫不同的風格來看,一個時代的大環境對藝術家的創作有著巨大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思想解放,當代工筆畫家們擺脫舊的思想牢籠,新的生活經驗、人生觀、審美取向等也讓他們對創作有了新的思考,逐步打開了他們藝術創作的新思路,并反映在他們的藝術作品中。畫家們開始遵從自己的內心,謀求個人的個性化發展,于是我們可以看到多種創作方法并存于同一個時代。時代的開放促成了個性化的發展,而個性化的表現正是藝術家們發展創新不可缺少的條件。這是個充分尊重個性化發展的時代,多樣化的藝術風格也是當代工筆人物畫發展的必然格局。
所有的當下,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當代工筆人物也是如此。
在題材方面,中國傳統工筆人物畫多承載著“教化”的目的,然而在主客觀條件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的今天,當代工筆人物畫在題材的選擇上更加多樣化,不必受宗教、統治階級的限制,而更多地表現現實生活中的各個層面,鄉村題材、都市題材、工業題材、軍事題材、少數民族題材的作品紛至沓來,異彩紛呈,當代工筆人物畫更加注重對各個階層人物情緒的表達,關注人物的內心,親切自然,平易近人。當代工筆人物畫在題材的選擇上也一改傳統的創作思維模式,強調自己對生活的審美感受,不斷在生活中尋找閃光點,對素材進行典型化處理,不斷發掘其中的審美價值及精神內涵。
當代工筆人物畫的創新發展也表現在技法的拓展和材料的革新上技法是畫家制作畫面的手法,而材料則是畫家制作畫面的載體。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加上各國繪畫技法及材料的傳入,越來越多的工筆人物畫家開始注重對繪畫材料及技法的研究。新材料及技法的運用不僅彌補了新時期筆墨無法表現的視覺效果的缺憾,更為我們帶來了令人震撼的視覺效果,這也為當代工筆人物畫家創作出具有時代風貌的藝術作品開拓了更加寬廣的思路,尤其是在工筆重彩人物的創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多元的文化環境對我國當代工筆人物畫創作的多元化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當代工筆人物畫正處于一個寬松開放的創作環境,當代工筆人物畫也由此迎來了自己全新的發展,創作觀念也越來越多樣化,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在這個多元共生的文化語境下,我們應當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加強我國工筆人物畫與世界各民族藝術文化間的交流。作為新時期的工筆人物畫家,我們要開放自己的心態,開拓自己的視野,以兼收并蓄的態度虛心對待各國家各民族文化,不盲目照搬西方藝術的表現形式,也不拘泥于我國傳統工筆人物繪畫的固有程式,對我們當代工筆人物畫的創作進行多方位的探索,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地尋找并接受新的藝術觀念,探索出新的藝術語言,開創出新的藝術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