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亮(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羅斯福總統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也是美國唯一的一個連任四屆的總統,在美國人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什么他這么備受美國人民喜歡呢?讓我們共同走進羅斯福時代。
羅斯福出生在紐約的富裕家庭,在哈佛大學求學,攻讀歷史、新聞和政治,后在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深造,成為一名律師。盡管在大學期間成績并不突出,但是他對政治有著濃厚的興趣,熱衷于參加公共活動,巧妙借助于時任總統老羅斯福的影響力為自己的政治活動鋪路。1910年當選紐約州參議員并成功連任,在威爾遜政府中擔任海軍部副部長,一直到1920年擔任律師。在1921年患脊髓灰質炎癥,喪失了直立行走的能力。高燒、疼痛以及終生殘疾的身體,沒有使羅斯福放棄理想,他一直堅持不懈地鍛煉,企圖恢復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用溫泉為自己減少病痛的折磨,堅持從事了八年律師行業。也許他的一生就為政治而生,在病痛的折磨下,仍然以巨大的勇氣拄著拐杖參與各種政治活動。在妻子的支持下,他成功當選了紐約州長。在擔任州長期間,發生了經濟大危機。但由于實行減稅以及采取各種舉措應對危機,又成功連任了州長。為了挽救美國面臨的危機,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決定和胡佛競爭下一任總統。憑借出色的口才,應對危機的決心和巨大的人格魅力,他以壓倒性優勢當選總統。在就職宣言中他提到,沒有什么東西讓我們感到恐懼,唯一讓我們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他克服危機的決心和態度點燃全美人民的希望之火。為了推行新政,他與不同政見的人結成了聯盟,他的政府組成人員來自各個地區。他的立法計劃面向廣大選民,設法幫助美國經濟中主要的利益集團,并爭取共和黨的支持。其具體措施包括建立農業調整總署,提高農產品價格,恢復農業繁榮;向大中企業貸款,刺激商業;建立專門機構,對失業工人提供救濟和就業機會。新政拋棄了傳統的自由放任主義,加強政府對經濟領域的干預,實行赤字財政,大力發展公共事業來刺激經濟。為了推行新政,羅斯福將一批具有自由主義色彩的律師、專家與學者組成智囊團,咨詢方針政策;通過“爐邊談話”的方式,密切與選民的聯系,與反對新政的最高法院進行堅決的斗爭并成功地改組最高法院。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美國國會應羅斯福總統之請召開特別會議。羅斯福先后提出各種咨文,督促和指導國會的立法工作。國會則以驚人的速度先后通過《緊急銀行法》、《聯邦緊急救濟法》、《農業調整法》、《工業復興法》等法律。
1933-1934年的推行的新政著重“復興”,主要措施有:維持銀行信用,實行美元貶值,刺激對外貿易,限制農業生產以維持農產品價格,避免農場主破產;規定協定價格以減少企業之間的競爭,制止企業倒閉1935-1939年的新政則著重“救濟”和“改革”,主要措施有:更為有力地運用行政干預,實行緩慢的通貨膨脹,廣泛開展公共工程建設和緊急救濟,實施社會保險,擴大就業機會和提高社會購買力;進行稅制改革,根據納稅能力納稅,分級征收公司所得稅和過分利得稅等。羅斯福新政恢復了公眾對美國政府的信心,強化了聯邦政府機構,縮小了貧富差距。這對于我們今天如何縮小貧富差距很有借鑒。由此使美國的工業、農業逐漸全面恢復。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與蘇聯建立了外交關系,對拉美國家采取睦鄰友好政策,為新政的實施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第一個任期終了的1936年,面對國民收入50%的增幅,羅斯福娓娓動聽地描述道:“此時此刻,工廠機器齊奏樂曲,市場一片繁榮,銀行信用堅挺,車船滿載客貨往來奔馳。”① 因此,羅斯福在1936年再次當選總統,也就不足為怪了。在第二個總統任內,他繼續推行新政,廣受人民歡迎。在二戰爆發后,羅斯福政府采取積極中立的政策,增加海軍軍費,修改了中立法,為英國抵抗德國法西斯提供方便之門,逐步廢除美國持續一百多年的孤立主義。1940年競選總統時,羅斯福和另一位候選人均表示美國不介入國外戰爭。但主張對希特勒采取強硬手段者均支持羅斯福,結果羅斯福獲勝連任第三任總統。他提出的租借法案在國會通過。這一法案使美國可在財政上對英國及其盟國給予援助。在日本發動珍珠港偷襲后,美國正式參加二戰。羅斯福政府把一切力量全部轉向軍事生產軌道,集中生產軍事武器和戰略物質,把美國變成民主國家的最大軍工廠。在這場戰爭中,美國政府完全廢除了自由放任的政策,開創了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的先河,從此進入了國家壟斷經濟的歷史時期,這些措施為戰后美國經濟的騰飛打下了基礎。
羅斯福總統對美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很多措施都影響深遠。他參加了一系列的會議,簽署了《大西洋憲章》,為集中世界人民的力量打敗法西斯國家提供了保障。在開羅會議上重申日本歸還強占的中國領土,這是對中國人民的一個禮物。在德黑蘭會議上他提出了建立聯合國等創造性舉措,為戰后世界秩序的構建做出了貢獻。憑借戰爭中的舉措和偉大貢獻,羅斯福第四次當選總統。繁重的政治與戰爭事務,損害了羅斯福的健康。在這屆任期沒有當選多久,他就與世長辭了。羅斯福4次當選美國總統,除了戰爭因素,究竟有無成功的秘訣呢?答案是肯定的。羅斯福的權威傳記作家詹姆斯·伯恩斯,經過大量研究而得出以下結論:抓住公眾輿論;善于選擇時機;關心政治細節;注意內部的派別之爭;個人的魅力和政治上的技巧②。羅斯福連任4屆總統,對于美國的穩定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都是極為重要的。羅斯福超長的總統任期使其美國發展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二戰結束后,美國的實力達到了巔峰。羅斯福為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美國著名記者約翰遜在羅斯福傳記中寫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爛的古老結構比任何人都多,他對美國整個面貌的改變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國這座建筑物從整個來說,是相當美好的。”③羅斯福是20世紀最受美國人民愛戴的總統。雖然他出身富豪,但他相信平凡人的價值,為維護百姓的權利而戰;另一個原因是,他有著超人的魅力,愉快地工作,對未來充滿信心。他帶領美國走出經濟困境,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方式。為世界和平的實現不斷努力。
在羅斯福時代美國和世界發生了太大變化,作為資產階級的政治家,在大危機的形勢下,他能果斷放棄以往的政策,不斷的改革。這種巨大的政治魄力值得我們敬佩。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我們雖然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但是面臨著許多問題,我們下一步要繼續推進改革,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籬,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追溯羅斯福的內外政策給我們的現代化建設發展提供有用的借鑒,實現更高程度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