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田(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藝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000)
材料革命的興起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工業革命。 材料作為藝術表現的媒介,在工業革命時期便開始逐漸影響現代藝術的各種門類,材料的豐富性令藝術創作過程更加有趣多元。比較典型的是1925出現的裝飾運動。裝飾運動的藝術家運用合成樹脂,新型玻璃,不銹鋼,鑄鐵等材料,機械生產式進行藝術創作,重新定義傳統意義上的建筑與雕塑藝術?,F代繪畫則在工具和方式上最大程度上的展現了新型材料。例如,奧地利畫家克里姆特將金箔運用于多種材料描繪的壁畫作品中,創作出不同于同時代其他藝術家的藝術風格,引領了時代潮流。當然,工業化也帶來了一些問題,現代建筑的人造景觀造成了人與自然的隔絕。人們產生迫切回歸自然地情感,現代陶藝應運而生生。陶藝家的藝術作品,區別于其他的藝術樣式,不是機械化的表現作品,而是尋找一切可以用來表達內心情感的新材料,由綜合材料創作的現代陶藝得到迅速發展。
任何藝術創作理念的出現都是歷史發展趨勢的必然結果。如今,材料在現代藝術中的引申意義已不是讓我們去直接的感受和簡單的運用,而是讓我們重新把握,深度剖析綜合材料的新功能和新價值。,不僅在當代藝術的視覺和功能層面帶來新的氣象,更要在感念上帶來新的發展。20世紀下半葉,人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索藝術,提高自己的藝術品位,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現代藝術理念不再有材料的高低貴賤之分。米斯·凡·德羅的設計理念是:只有低劣的設計師沒有低劣的材料?,F代藝術理念在材料運用方面發生巨大改變。穆勒是一名美國的設計師。他在《設計21世紀的產品》中提到,用更多更新的材料來擴充產品并使產品更具個性?,F代陶藝作為現代藝術中的一種,其發展也必然是人類現代文明的縮影。材料的革新豐富了陶藝的藝術語言和創作方法。現代陶藝家打破了以陶土瓷土這一單調的制作材料,將異質材料同構于一體,創作出獨一無二的現代陶藝作品。綜合材料運用于現代陶藝是一種多媒體的視覺理念,反映了現代美學的新理念。
綜合材料在陶藝創作中的運用源于藝術家新型的創作理念。在審美價值上,異質材料區別于泥料,有其自身的色彩,肌理,質感。其自然形態的及其豐富給人心理情感的影響便是多樣性的。比如,木料給人的感覺是自然質樸地,金屬材料給人的感覺是冷靜堅硬的,玻璃給人的感覺是空靈澄澈的。不僅是材料質感,材料本身顏色也給人不同的審美感受。同為木質,松木,紫檀木,他們的色彩紋理和情重感也不盡相同。給金屬表面進行拋光,更有不同的效果?!八囆g在與媒介”在現代陶藝的創作過程中無不體現了它的真實性。其他材料一旦被運用于陶藝創作中,就會引發觀賞者的想象。多數綜合材料構成的陶藝作品也往往具有某種象征性意義。這就是利用材料這一創作媒介,來表達人這一創作主體的情感。這是無我統一的境界。實現創作主體的自由表達,通過材料個性來表達藝術家的個性,豐富了藝術創作的語言,增強了現代陶藝的感染力。
在這個材料科學迅速發展的時代,將綜合材料運用于陶藝創作充分體現了人們的思維觀念呈現變化與多樣的趨勢。這種跨學科的思維模式反映在陶藝領域中,能使藝術家盡可能的利用材料媒介來進行情感的宣泄。各種材料交叉結合,互相呼應,也給觀賞者造成視覺心理上的獨特感受。
在當代人類社會的迅速發展過程中,環境污染嚴重,人們之間的關系也越來疏離,逐漸出現了一些病態的現象。因此,一大批具有使命感的藝術家挺身而出。白宗晉將陶與機械產品的現成物結合,利用有機和無機的對立關系,,反思了存在于人類與工業之間的矛盾。邵婷作品中的人物群像都有著又粗又短又肥的身材和手臂,充分體現了在現代社會的高壓下,人們內心浮躁又憂郁的內心世界。一名優秀的陶藝家,必須在觀念上具有前瞻性。在藝術的創作思維模式上具有開拓性。勇于打破現狀,沖破固有思維模式的局限性,跟緊時代發展的步伐,勇于發現,勇于批判,都是值得提倡的精神。
綜合材料在現在陶藝中的運用,不僅僅要關注“材料屬性”這方面,也要關注“綜合運用”這一方面?!熬C合”一詞,從字面上解釋,就是要我們首先認識到這是一個整體化的藝術作品。綜合材料在于現代陶藝創作過程中的互相結合,必然要求藝術家的作品要首先擁有整體、統一、和諧、的視覺感受。因而,藝術家在創作的過程中必須在異質材料的特定形式與陶藝主體的特定結構的關系中尋找一個完美的結合點。首先是構思。藝術家在進行陶藝創作之前,必須充分認識所有想要運用的材料的物理屬性和化學屬性,并充分分析所選材料是否符合自己的真實主觀感受。充分挖掘材料的特性,全面掌握綜合材料各形式要素與陶瓷材料的形式要素,令其相互作用,所有的手法,都需要從整體上進行把握。
傳統意義上的陶藝作品往往創作形式比較單一,所運用的材料更是局限于泥料?,F代陶藝中善于運用綜合材料的創作形式,令藝術作品更具有表現力。無論是泥,是金屬,還是玻璃,藝術家統統將其作為藝術創作的媒介,關注材料的顏色、肌理和形狀,使各種材料的材質功能性與審美性完美的結合,形式多樣的現代陶藝具有更強的表現力與藝術感染力,更能充分表現藝術家的內心情感。
“借助材料以表現形式”是視覺藝術領域的一個重要創作方法。泥料本身就不是完全單調的。不同種類的泥料有不同的軟硬度,粗糙度,顏色也不盡相同。綜合材料在現代陶藝中運用的這種形式,就是泥料與其他材料的相互結合,木材,金屬,塑料等獨特的自然色彩,肌理和質感,在造型和裝飾上有很好的客觀條件。觀賞者在陶藝作品欣賞中,感受著陶藝中運用在造型和裝飾上恰到好處的與整體形態 混合材料產生的各種材料質感、光感的對比轉換的視覺效果和多樣形式的美感給陶藝家們的藝術創作和人們的視覺美學帶來更大的滿足。
綜合材料在現代陶藝中的運用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感悟和啟發。這讓我聯想到美國陶藝家史約翰·史蒂文生森。這位偉大的陶藝家始終堅持挖掘泥土與其他材料結合的潛在可能性,在陶藝界不斷開辟新天地。我們有理由相信,“綜合材料”在現代陶藝中的運用還有非常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