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云(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市 400030)
廣義上對于“復古”的定義,即恢復往古的社會秩序和習俗 ,恢復古代的制度、文明風尚等。風格是一種藝術體現,是一個時代、一個流派或一個人的文藝作品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方面所顯示出的格調與特征,其形成是時代、民族或藝術家在藝術上擺脫了各種模式化的束縛,從而趨向或達到了成熟的標志。
設計中的復古,是指借鑒古代式樣的設計,在現代的時代環境中通過新的手法被重新詮釋,并得到新形式與新張力的表現。設計中的復古是一種正在發展的文化現象,是一種新提出的設計理念,也是一種正在嘗試的設計風格。近幾年,設計師們對于復古風格追捧的熱度居高不下,其也確實成為了一種前沿與時尚,或許“復古”已然成為一種愈久彌香的情節。所以,我認為,復古與流行不相悖,復古并不是倒退,也不是缺乏創新的體現,反而是我們可以利用這種“舊”,加入新的審美元素與傾向,從而創造出新產物。
只單純的取樣于古式構成要素,包括對其外觀、顏色、材料等的模仿,這種性質的復古設計單純的模仿古式外表,并沒有發掘到其深層次的文化內涵,會略顯生搬與落入俗套,這便屬于單一的表面形態追求。
我認為在如今復古當道的流行趨勢下,復古內容將成為始終伴隨設計行為的基本主題之一,而如今大多數設計師所追求的復古只是表面形式,并沒有找到其文化內涵。服飾不是簡單的冠以“中國風”的名義就可體現古韻的優雅與從容,建筑設計不是打著“中式風格“的旗號就會顯得質樸與典雅,設計市場在不斷的成熟與發展,同時需求也日益膨脹,設計的批量化與快節奏難以讓開發商、設計師、甚至消費者慢下來去追尋復古風格的本質。復古的痕跡記錄了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軌跡,同時也記錄了人類社會文明的進程,單純的追求的表面形態是對復古風格的褻瀆,從這種角度上看,如果設計師們不深入挖掘復古風格的本質,那么對任何形式意義上的復古將會從驚人的熱鬧走向驚人的低俗,然后走向驚人的荒涼。
相較于第一類對物質形態追求,第二類稱之為對復古設計的精神與理念形態的追求。設計師采用復古式的設計手段,將古設計元素注入新的設計理念中,即我們所說的古為今用。在進行復古表現時,將古之設計烙上新時代的烙印,設計便實現呈現了將兩個不同時代的設計精神相互汲取與相互滲透的過程,新與舊的碰撞、融合恰恰是設計的出其不意的迸發點。
在我看來,如果缺乏對時代精神的認知以及正確的人文追求和明確的價值觀,錯認為形式上復古就是文化的復興,這就是典型的文化浮躁病,這樣的病癥在四處蔓延,越來越多,甚至即將形成了一股妨礙文化發展的逆流。
第三種表現形式是復古設計的最深層次,是一種隸屬于哲學知識上的回歸。從哲學底蘊入手,探究設計形象的深層意味,使設計在此過程中實現審美價值,在這種設計形式中,哲學思想成為設計的理念基礎,應用于設計實踐中,最終設計得到吸收、理解、完成、反思,同時情感得到升華。
設計師在復古設計表現時,需要有深厚的歷史背景做為支撐,既要對當前的潮流與審美傾向有所把握,也要從古式設計中尋找設計靈感設計切入點,經過設計手法轉化創造出一種新心事。“意從景中生”的境界成為設計的最高層次,許多中國的設計師運用古代哲學思想,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創造出了令人驚喜的設計作品,這是傳統思想與現代設計最深層的契合點,也是設計所追求的最高目標。
隨著外來文化對本民族的文化的沖擊,我國的傳統建筑文化面臨著嚴重的危機,因此越來越多的建筑師在進行設計時,有意識的將我國的傳統建筑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并取得巨大的影響力。
錦里創始人張麗君女士說到:“在文化旅游項目中,文化一定要突出地域特色,要彰顯自己的個性,同時,更要保護傳承傳統文化。”錦里街道的仿古建筑,將人們更好的完全帶入到當時的文化氣氛里去,相對國內較多的舊瓶裝新酒的人造景觀,錦里是更為家常的景觀造景,懷舊的人有了情感的出口,呈現的是稀疏平常卻又熱鬧的人間的景象。
錦里建筑在設計中繼承傳統元素時并沒有墨守成規,而是充分考慮適應現代社會的情況,將這種具有古式的文化符號提煉到復古建筑和現代建筑的設計中,再加以改進與渲染,讓復古建筑不是僅僅傳遞傳統氛圍的同時也能更好地融入現代設計的發展進程中。
復古并不是依賴于古式而去機械的、周而復始的重復,而是在新出現的樣式、材料、審美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了新的獨特的式樣。如今、設計師偏愛與用復古的材料與色彩表現出具有韻味的復古風格,因此材料的運用對于烘托復古氣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復古家具材料的選擇更偏愛利用廢棄材料,并不是僅僅滿足功能需要,而是注重強調環保與生態的理念、減少前期的成本投入,增強形式感,因此,家具的復古風潮也日漸興盛起來。
藝術創作的發展規律并不是線性的,復古風格在現代設計中是一個愈加重要的主題,文化內涵是設計的核心,是設計的重要表達語言之一,傳統文化向來都是設計師鐘愛的創作切入點。因此,設計師需增強對文化的了解與重視度及以及對個人專業知識素質的培養,使設計履行延續傳統文化的責任和使命。復古風格依舊會在當今以至于以后的現代設計中成為不朽的主題,復古思潮也將影響著一代代的設計師們,在每一個設計的轉折蛻變中,學會從歷史的深處尋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