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吉林大學,吉林 長春 130012)
在物質至上,科技理性過分膨脹的今天,現代設計應該更多的關注產品的精神文化,滿足人們追求回歸自然,渴望內心的寧靜與充實的精神要求。道家美學以獨特的人性關懷和自然旨趣在中國傳統美學里獨樹一幟。道教講“善下”的美學傾向,尚“樸素”的美學愛好,尊“神仙”的美學境界,求“虛靜”的審美心態,崇“逍遙”的美學風度,既是前承先秦道、儒、墨等百家的美學思想,又是后來有意吸收傳入中土的佛教美學思想[1]。故將道家美學思想注入到產品設計理念中,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老子》第二十五章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當中的“自然”是一種“無為”,反對過分的人為,推崇自然而然。這種觀點與《莊子·山水》中所提到的“既雕既琢,復歸于璞”是殊途同歸的。同樣提倡返璞歸真,回歸自然.追求平淡之美[2]。以自然為美的道家美學在設計藝術中要求作品流露出不刻意的美。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設計理念,避免人為雕琢的痕跡,使其呈現出自然而然平淡而意味深遠的藝術精神[3]。中國自古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
由于之前過分追求經濟發展而帶來的環境日益污染,資源日益匱乏的今天,人類越來越渴望回歸自然,渴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設計界也把“以人為本”,“綠色設計”,“師承自然”作為現代產品設計的精神。北歐家具一直使用質樸的造型、簡練的裝飾和自然的材質,設計師不斷從大自然中吸取造型并提煉,將大自然的親切、質樸、真實完美的展現在家具設計中,給其設計平添了一份自然的親切和真誠,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以至于無為”老子的這些思想都體現了一種“無為”的觀點,也就是簡約,這與建筑師未斯凡得洛曾提出“少則多”理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種主張設計要形式簡單,功能集中,以最精煉的造型和裝飾完成產品設計。然而,簡約并非是簡單化,單一化,沒有細節。實際上,愈簡約等于愈復雜。設計與制作上的考慮,面臨的挑戰越大。拿著名的Apple公司產品設計來說,從開始的imac到后來的shuffle,再到后來的iphone,之所以如此受風靡全球,無不以它極簡的設計相關。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shuffle的設計,作為隨身攜帶音樂播放器定位的它,設計的精巧簡單,是最基本的要求。在Shuffle的設計里,機身側面把耳機插孔、數據線插孔、充電插孔合為一個,簡單的開關和重放按鍵一目了然;機身上面圓環形的按鍵分為四段,分別是前進、后退、增加音量和減少音量,除此之外,沒有一個多余的按鍵。
道家的美學思想除了崇尚自然,簡約之外還崇尚陰柔之美,表現為得天道的平淡與素樸,強調貴柔守雌,主張無為不爭。所謂“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4]。這種崇尚陰柔,以柔為美的設計思想在中國古代設計尤其是明式家具當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值得一提的就是被很多明式家具的椅子靠背所采用S形曲線設計,這種設計與人體自然曲線相吻合,很好的體現了人機工程的,同時打破只有直線造型設計的僵硬 ,大大增加的產品的視覺美感。S形靠背曲線曾被西方科學家譽為東方最美好、最科學的明代曲線[5]。
在當代產品設計中,設計師可以充分使用曲線,來展示產品的優美。道家講究“以柔克剛”,有時僅僅是一條曲線就能表現出直線不能表達的快和強。比如流線型設計,就是很好的例子,它就是以圓滑的表面、流暢的線條型設計來減少物體在告訴運動時的風阻,來表達現代設計的速度美,尤其適用于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造型設計
雖然現代產品設計不像純藝術創作那樣去表達更多的精神世界,它會受到諸如產品、市場、消費者需求、技術、定位、材料等因素的制約。然而,現代設計已成為結合藝術世界和技術世界的“邊緣領域”,大量的設計產品是種種能引起詩意反應的物品,所以,產品設計正在與藝術設計靠攏,設計過程正在與藝術創造接近。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想購買的是能激起生活樂趣的“作品”,而非只是滿足使用功能的“產品”。反思現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我們的設計大多是將傳統的造型和圖案簡單的拼接組合,抑或是運用夸張的造型和繁榮的裝飾,這種產品毫無神韻,更談不上意境,難免給消費著帶來粗糙和膚淺的感覺。在我們提出要將“制造大國”變成“設計大國”的今天,我們的設計師完全可以吸取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將道家美學中的自然與親切、簡約與樸實、陰柔與意境很好的融合在現代產品設計中,給使用者帶來精神上的親切,自然和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