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大慶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453)
引言:校園合唱文化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能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以及培養他們的美感,在素質教育下的今天,合唱文化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本篇文章通過分析基于高校校園合唱文化的建設及發展,以推動高校校園合唱文化的建設,并帶動素質教育的發展。
高校校園合唱文化只一種集體表演的藝術形式,在素質教育下的今天,合唱文化在高校校園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學生通過參加校園合唱團,可提高自身的審美觀念,培養出美感,最重要的是能培養出團隊意識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合唱藝術與其它音樂不同的地方是,它由不同的音調組成,這些音調都有不同的表達形式,雖說是合唱藝術,但需要在進行演唱時分工明確,在團結協作的同時,還具備個性鮮明等特點。由此可以看出,合唱藝術在高校校園中的重要性[1]。
高校校園中開展合唱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還可以凈化整個校園環境。合唱藝術是一種被大眾所接受的藝術形式,這種藝術形式的參與方式較為靈活,完全取決于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在這項藝術活動中,可以使學生學到許多東西,并培養出良好的心理素質。與此同時,昂揚向上的音樂旋律也可以凈化人的心靈,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高校學生的修養。因此,高校校園應當加大力度建設合唱文化,為高校提供一個優雅的育人環境,使學生們的思想得到提升,心靈得到凈化,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在高校校園的合唱文化中,每一個參與到合唱文化中的學生都扮演著兩種角色,一種是表演者,另一種是欣賞者,高校的學生可通過親身參與到活動中去感受,去欣賞音樂的美,并通過音樂來豐富自身的情感。高校校園的合唱文化能使學生的外在美與內在美得到統一,通過參加合唱,增進自身的內涵,使學生在無形之中培養出團結協作,互相幫助的集體意識,這就體現出合唱藝術與其它藝術相比較的優勢。音樂自身就攜帶了美的屬性,使高校學生在參與合唱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受到藝術的熏陶,并提升了自身的美感,從而培養出良好的思想品質,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當前狀況下,我國大多數家庭的孩子都為獨生子女,獨生子女的團隊意識較差,缺少責任感,而高校校園中開展的合唱文化恰巧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使學生更好的融入到一個集體中,并培養出較強的責任意識。
合唱這種藝術形式包含的內容與種類有很多,在一個集體中,只有大家互相配合,團結協作,才能將合唱這種藝術表演好,因此,在這個合唱團隊中,所有參與的同學都需要不斷的磨合,不斷的努力配合。
當今社會是一個團結協作的社會,所有的成功都不可能一個人來完成,因此,團隊精神對于當代的學生來說是必須具備的,若缺乏團隊意識,那么,整個隊伍將會使一盤散沙,因此,在合唱的過程中,需要專業的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指導學生們應當如何進行配合,來演奏好一首樂曲。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會明白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并且不斷的升華。
由此看來,在高校校園建設合唱文化是十分必要的,這種文化形式奠定了學生在未來學習和工作中的發展,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
高校校園中的合唱文化不僅對學生有較大的幫助,還能增加高校教師之間的凝聚力。教師在對合唱中的每個部分進行指導時,為了使合唱能更好的進行,教師之間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也會盡其所能的互相配合,這在無形之中增加了教師之間的凝聚力。
合唱文化與校園文化的建設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二者相互制約著,相互影響著。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校園合唱文化已然成為了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應當以整個校園的環境,以及校園發展的歷史為背景,來進行建設,打造具有學校特色的校園建設,這種特色,能充分的展現高校獨有的魅力。只有將共性和個性相結合,才會打造出具有校園特色又不失傳統的校園文化。而高校校園合唱文化的建設,是共性與個性的結合體。
高校校園合唱文化需要所有的參與者共同合作、默契配合才能完成,整個合唱團的全體成員都應具備團結協作的精神。高校校園合唱文化的建設培養了高校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以及團結互助的思想品格,促進了一個良好環境的形成,“達到了氣息統一、音樂處理統一、藝術表現統一。[2]”與此同時,高校的校園合唱文化包括許多種演唱形式,參與合唱的人員可從這些形式中發揮出自己的個性,雖然在整個合唱中需要大家互相配合,但每個人獨特的聲音系統都有著自身獨立的空間以及舞臺,充分發揮了每個人的個性,這就是所謂的“求同存異”。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高校校園合唱文化的建設是一個求同存異的過程,力求合唱文化的統一性和個性化。
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教育者與學生均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關鍵所在,其中,合唱文化離不開教學活動以及學生的校園生活,在整個校園文化的建設中,教師起到了主導的作用,學生起到了主體的作用,只有師生共同努力,才能建設出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
在校園合唱文化中,主要的對象是合唱的音樂作品,而全體參與合唱的學生起到了主體的作用,進行指揮的指導者起到了主導的作用。
在高校校園合唱文化的建設中,應當明確各個方面的定位,將合唱文化中的主體對象和主導對象劃分清楚,并在進行高校校園合唱文化的建設中互相默契配合,才能使校園合唱文化得以發展,并發揮作用。
在素質教育下的今天,各大高校為了打造具有校園特色的校園文化,通常以各種活動為載體,使師生在各種活動中不斷的學習到新知識,并以該種方式來完善校園文化的建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校園合唱文化具有較強的綜合性,這種藝術形式中,存在著許多的形式,因此,要完成這項藝術,也需要許多的技巧。與此同時,也應當理解音樂的內涵,通過整個合唱團的密切配合,可以使學生們的樂感進一步提升。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校園的合唱文化不僅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高深的學科,在高校校園中應當加大力度對這種文化進行建設,以提高高校學生對藝術性的認知,以及培養出嚴謹的科學觀念。
校園文化對校園合唱文化起到了主導的作用,而校園合唱文化作為一種藝術,推動了校園素質教育的發展,使整個校園文化變得豐富多彩。高校校園通過開展合唱文化,培養了學生們團結協作的意識,以及嚴謹的科學發展觀,并陶冶了學生們的情操,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結束語:綜上所述,本篇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校園合唱文化在校園的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主要作用,并分析應當如何建設高校校園合唱文化,并對其在未來的發展做出了展望,希望高校校園合唱文化體系能越來越完善,真正實現意義上的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