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云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我國的“三農”問題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他們仍然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是影響整個社會發展水平的短板。從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來看,我國的農村、農業、農民的發展相對滯后,如果想要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必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把“三農”問題提到了一個新的重要高度,為解決我國的“三農”問題指明了方向,是新農村建設實踐的升華,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1]鄉村振興戰略,絕不是簡單的解決農村的貧窮與落后的問題,而是要把農村發展為山清水秀、民風淳樸,讓人們記得住鄉愁的地方,使農業更加強大、農村更加美麗和農民更加幸福。“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目標,即在經濟建設方面對質量要求的提升,因此可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利用互聯網+農業產品的優勢,促進農村產業的振興;“生態宜居”是對生態環境而言,建設一個適宜人們居住的鄉村,使人們看得見綠水青山,也能記得住鄉愁,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綠水青山就是我們的金山銀山;“鄉風文明”強調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農村的社會風氣和農民的道德素養提升,鄉村表現出一種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一種精神風貌;“治理有效”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體現,強調基層組織制度的實效性,建立一個完整的鄉村治理體系,為和諧的社會秩序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生活富裕”是其奮斗目標,國家加大扶貧力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讓廣大辛勤勞作的農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共同走向富裕之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農業屬于從事行業的范疇,與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相比,農業的地位和作用相對較小,帶來的收入和利潤也很少,逐漸被人們邊緣化。對于一些自然條件相對較差的地區,農業基礎設施相對落后,農業收入的穩定性低,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放棄務農進城務工,土地逐漸撂荒。同時,由于人們過度的追求農產品的產量,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土壤貧瘠。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農業放在最優先的位置上、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讓農民牢牢地抓住土地,讓農民在土地上生存。因此可根據農村的具體條件因地制宜,發展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農業產業,類似采摘園、農家樂、生態旅游、產業園,與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深度融合,也可以結合新時代條件下的優勢,充分利用互聯網+農產品的銷售、互聯網+鄉村旅游、互聯網+鄉村手工業文化等途徑,既可以保護鄉村的鄉情鄉愁,民族文化,也可以進行統籌開發,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農村屬于居住地域的范疇,與城市相比,農村發展的速度較慢,問題更突出。從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城市化的發展不但沒有消滅農村,反而在城市化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農村逐漸復興發展起來。鄉村振興戰略中提到,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就是城市農村融合發展,原來要把農村發展成城市,讓農民進城,在農村建城市里的高樓大廈,現在是農村與城市不同,讓農村存在,把農村作為一個整體和城市共同發展。未來的農村經濟上升,總體發展水平上升,農村的風貌不是城市的高樓大廈,而是田園的感覺,除了兼具經濟之外,有農村的風貌在其中,有農家樂的感覺,有第三產業在里面。農民的精神風貌是開心的、向上的,不是麻木不仁、鄉村留守空洞的感覺。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具體措施: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
農民是農業和農村的主體,農民問題是“三農”問題的重點,是當前極需解決的一項重大任務。我國的農民基數大,人口多,而依靠農業很難增加收入,大多數農民選擇進城務工,謀求出路。越來越多的人不愿意留在農村,城市里的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相比農村來說更多更大,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十九大報告中把“三農”問題提高到一個重要的高度,使得一些農民看到了希望,有振興農村的激情和干勁。具體措施可以提高農民的素質與就業能力,加速城鎮化建設、提高農民收入、教育醫療資源投入等,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的戰略,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的全面振興,強調的是農村的全面發展。鄉村是可以振興的,并且一定能夠振興的更加美好。未來的鄉村是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是市民休閑、娛樂、度假的理想樂園。因為在鄉村振興戰略之后,鄉村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村、農民、農業,還將有從城里來休閑、養老度假、創業的“村民”,和新的農業業態,包括集休閑娛樂、觀光體驗的新模式農業經濟,鄉村具有獨特的存在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注釋:
[1]習近平.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2017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