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增項毛(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歌舞劇院,甘肅 合作 747000)
藏戲是一種極具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其有自身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是廣場演出中第一種藝術,基于文學結構、演出形式,以及對人物性格的塑造、唱腔的設計等,都和其他的地方戲曲有很大的差別。傳統藏戲在其藝術理論層面上還需要人們不斷進行探究與挖掘。藏戲的敘述性表演形式可以說的獨具特色的,需要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以此來促進藏戲未來更好的發展。
從古至今的戲劇當中,大多都是遵循戲劇的構造與邏輯,其情節具有承上啟下、輾轉迎合的特點,戲劇中的沖突中都具有鋪墊、發展以及高潮。可是藏戲的構造則同其他戲劇不同,其主要表達的是生活邏輯,依據現實生活中樸實事件的發展邏輯來對戲劇情節進行鋪排,更加自然和貼近自然。接近現實生活本身,不會刻意的追求戲劇中的沖突設計。即便是極為曲折或者激烈的斗爭情節,藏戲表演中也是對矛盾沖突盡量規避的,更為重視對矛盾沖突的淡化,重點去渲染的是那些美好的情節以及更為圓滿的結局。這同藏區人民的生活特點與審美習慣有密切的關系。藏戲里面的因果規律并不側重于藝術的表現形式,而是更加偏重藏族人民對現實生活的理想狀態,藏戲所描繪的是理想,而并不是矛盾沖突觀眾感官的簡單刺激。
藏戲劇本大多數都來源于佛經、民間傳說以及詩歌等,其文學性較強,是藏族人民經過長時間的累積流傳至今的經典內容。藏戲表演這樣的劇本和其他戲劇表演并不一樣,主要使用的是敘述性的藝術表演形式,起承轉合所遵照的是事件實際發生的自然進程進展,組織那些含有時間、地點、人物皆不相同的段落組成,利用人物上下場的方式來實現時間與空間的切換,更加靈活,使用的是虛擬藝術表現手段。藏戲中有很多情節都是單線進程,使用較為開放的線索、大塊內容、開場以及結局來順序進行,很少會使用插敘、倒敘或者多線共進的形式,也很少會設置懸念,不會讓觀眾在觀看中再進行猜測。結局通常都是美滿團圓的,極少會讓觀眾看后帶有遺憾的情緒。這樣的敘述性表演形式,雖然不像有些戲劇那樣充滿了戲劇沖突,使觀眾的關注力始終都集中在舞臺之上,一直都是在思索與追尋,可是更加平實樸素,因此備受廣大藏戲愛好者的推崇。
傳統藏戲的構造是由開場儀式—正戲—結局共同組成的。傳統的藏戲開場儀式是一種表演的形式,在每部戲開始的時候都必定會表演,是藏戲的固定模式。藏戲中的開場儀式也并不是為了給正戲打鋪墊,其不會描述關于正戲的時間、地點、人物、背景等基本的信息內容,同正戲之間并沒有必然關聯。不管即將上演的正戲內容是什么,開場儀式所使用的都是一樣的內容和形式,對大自然、英雄、領導人、大好時光、天地人和等進行贊美,讓觀眾感受到吉祥和快樂,其更像是為觀眾情緒做的鋪墊,而并不是戲劇情節的鋪墊。這樣的開場儀式可對觀眾產生有力的吸引,提升觀眾繼續進行觀看的興趣與熱情,使觀眾能夠做好看正戲演出的準備。開場儀式中載歌載舞,其不但豐富多彩,更充滿娛樂的氣息與優美的情致,將觀眾逐漸帶入戲劇觀看的情緒中。
藏戲的來源大多是佛經詩歌中,在佛經詩歌中開場儀式是沒有的,本身來自于歷史募捐事件,因為建設無法進展于是舉辦了歌舞表演形式的募捐,并且不斷地發展完善,直至今天,逐漸演變成為別具一格的開場儀式。開場儀式是基于民間的歌舞表演發展而來的,而正戲是基于佛經詩歌逐漸發展來的,開場儀式同正戲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彼此交融,彼此之間并沒有情節上的必要關聯,可是在觀眾的情緒鋪墊中,開場儀式具有極強的推動作用。
傳統的藏戲中敘述使用的是韻白的方式,其分為三類:一是貫穿于整個戲劇中的韻白,主要目的是為了介紹人物與劇情。二是快板,在劇情中出現比較激烈的矛盾沖突時,可以使用快板來描述戲劇人物當時的情感變化,用來烘托氣氛,促進劇情的發展。三是生活語言,人物在表演各種臺詞的時候,在韻白之后再加上音韻,或者鏗鏘有力或者婉轉美好,給予觀眾美好的熏染。
藏戲同其他的戲劇表現形式不一樣,藏戲中的敘述人,是獨立于情節與人物的。結束了開場儀式,敘述人就會上臺用韻白的方式對正戲部分的劇情、人物等進行介紹,宣布接下來進入正戲部分。敘述人并不是戲劇當中的人物,也不是觀眾,使用第一人稱進行敘述,控制著整個戲劇劇情以及節奏的發展。類似于上帝的視角,敘述正在發生以及將要發生的事件。在劇情中產生沖突矛盾的時候,歌舞場面隨之出現,與其他戲劇不一樣,需要劇情連貫且密切,這樣確保劇情的發展能深深吸引到觀眾。藏戲使用分段結構,總體上來講,結構較為松散,未設置懸念,有時候還會讓觀眾和表演者暫時分開,使用歌舞來活躍舞臺氣氛,讓觀眾能有邊喝酒飲茶邊觀賞歌舞的時間。
藏戲的劇情通常都來源于佛經詩書中,很多情節的表演不夠全面,敘述人要使用韻白把未表演和難以表演的情節敘述出來,確保劇情情節之間的連貫與發展。藏戲形式服務于內容,藏戲內容要求藏戲使用特殊的敘述性表演特色。藏戲表演藝術的具體形式,并不是無源之水,其是以內容表現以及當地的現實生活作為立足點,進行自身表演形式的不斷探索,在不斷實踐中獲得傳承與發展。
傳統藏戲中的敘述性表演藝術同藏族人民的現實生活、審美觀點等密切關聯。藏族人民內心世界的真實反映轉變成為藏戲表現形式,變成了獨有的敘述性表現形式。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時代不斷發展,藏戲作為我國民族戲曲當中的一員,亦在伴隨緊跟時代腳步在繼承的同時發揚光大。藏戲的敘述性表演藝術特色有其獨有的藝術魅力,同其他的戲劇表現形式是區分開來的。藏戲藝術家與相關研究工作者不但要發揮藏戲的獨特之處,更要將藏戲獨有的魅力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