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馨心(山東大學(威海),山東 威海 264200)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作為高校教學內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音樂教學,在學生的音樂素養培養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然而,在當前的高校音樂教學中,對于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卻不盡人意。文章就高校音樂教學和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之間的關系進行展開。
音樂教學的改革和發展,讓人們在民族音樂上給予了更多關注,將民族音樂滲透到高校音樂教學中,成為了傳承和發展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方法和途徑。就客觀分析來說,高校音樂教學傳承民族音樂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民族音樂是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是民族發展過程中的另類記錄。學生通過對民族音樂的學習,能夠學習到其中的民族文化,了解各族的人情風俗。總的來說,一是可以讓高校學生系統地了解民族音樂文化內涵,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二是讓學生認識到音樂文化所具有的多元性,從而豐富民族音樂文化知識;三是學生可以從民族音樂優美和獨特的曲調中感受到民族音樂內蘊的真善美,從而傳承下民族文化。
高校教學相比中學教學和民間團隊更有優勢。以中學教學來說,學生承擔著很重的學習負擔,在各門功課的壓力下,很難進行系統的民族音樂學習,而中學教師相較大學教師而言,在專業性和知識層次上總體都偏弱一些,因此很難有效地進行民族音樂教學。從民間團隊來說,他們更多的是因為興趣組合在一起,實際上缺乏穩定性和專業性,跟高校的規范教學自是相去甚遠。高校教學在民族音樂文化的教學中獨具優勢,因此進行傳承也最具必要。
音樂文化的多元化對民族音樂造成了很大的沖擊,當前的流行音樂迅猛發展,遠超民族音樂的熱度。學生日常談論的包含了時下很多流行的音樂以及歐美日韓音樂等,卻鮮有提及我國的民族音樂。主要是外來文化的入侵非常兇猛,在這種艱難的形勢下,進行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可謂困難重重。
當前很多高校在進行民族音樂的教學中,多是讓學生先聽音樂再進行模仿,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但卻十分表面難以深入,同時方式單一缺乏靈活性,教學氣氛容易沉悶,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容易減退,對于學生和老師而言,民族音樂的教學難度都相應地增加了。
在當前的很多高校中,民族音樂的師資隊伍隊伍還十分弱小,很多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都還比較低,并且,大多數音樂教師缺乏進修的機會,無法繼續有效補充自己的知識和更新教學理念。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到了民族音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的創新改革等,進而影響文化的傳承。
在來勢洶洶的外來文化面前,我國的音樂雖然不斷吸納外來元素,但始終保持著自己獨有的文化形式。為了民族音樂的發展和傳承,在高校音樂教學中,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傳承觀,祖國的民族音樂文化是主,而外來文化是次,讓學生樹立民族音樂高于外來音樂的意識觀念。
老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對于音樂文化的賞析能力,讓學生從音樂中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感情和思想。老師可以結合當前先進的多媒體工具進行教學,豐富課堂教學方式,同時從更多的角度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當前很多高校的民族音樂教學都是安排在選修課程中,這是對民族音樂的不重視,十分不利于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因此,高校對于民族音樂的課程安排必須進行科學調整,使民族音樂的教學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從而保證民族音樂的傳承得以繼續。
不少學生在課余時間開始學習樂器,而且很多民族樂器被拾起,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音樂的傳承。學??梢跃兔褡逡魳肺幕膫鞒薪M織相關的活動,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呼吁學生重視民族文化的培養,從而推進文化傳承。
小結:民族音樂是民族文化的載體,需要我們去積極傳承,當前的高校音樂教學在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上具有很大的優勢,從學生的發展和高校教育本身來看,都應該承擔起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重任,但卻始終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因此,還需要從各個方面出發,繼續做好傳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