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珺 張穎(華北理工大學,河北 唐山 063210)
在當時現代主義思潮涌起的時代,意大利誕生了以吉奧·龐蒂為代表的意大利第一代設計師。盡管意大利現代設計的起步較晚,但絲毫不影響它在世界上占領的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在十幾年的時間里,隨著戰后重建工作的展開,意大利現代設計迅速崛起。其現代設計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萌芽時期;二戰之后的重建時期;現代設計多元化時期。
意大利現代設計崛起的速度之快也是與其本民族的藝術根源離不開的。14世紀末意大利最先興起了文藝復興運動,最早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終端資產階級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鏟除維護封建制度的各種傳統觀念;文化方面,較多的保留了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拜占庭帝國滅亡后,大批學者逃到意大利,帶去了大量古希臘、羅馬書籍。(圖1-2)
20世紀20年代前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意大利受歐洲現代主義設計思想影響,進入現代主義設計的階段,此時意大利的現代工業開始形成,其設計也只是為一些小企業做小批量的生產服務,一些著名的大企業如奧列維蒂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產品質量,實現標準化和流水線生產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由于戰事需求歷史需要,幾乎所有企業的設計產品都由政府統一收購,因此對設計的要求更高,并且意大利早在1940年就已經爆發了經濟危機,意大利軍隊的敗戰連連,國內罷工浪潮高漲,1943年墨索里尼政權倒臺,二戰也隨之結束,意大利的春天也就來臨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意大利也是遭到戰爭重創的國家之一。二戰之后,意大利一躍成為領先的設計強國,并稱為“現代文藝復興”。其設計崛起的原因也包括三個方面:1、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二戰前,意大利就較重視設計,如奧利維蒂等公司的有一些設計作品優良制作考究。3、意大利的藝術歷史悠久,二戰后很快將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融合,展現了本民族的個性風格。1949年,意大利經濟從二戰中廢墟中逐漸恢復。美國馬歇爾計劃的援助,意大利經濟得以發展,設計得以重建。美國工業生產模式的引入以及文化理念滲透到意大利的設計中,到了四五十年代形成設計界“實用加美觀”的設計原則,設計形式明顯受到美國樣式主義設計和西方現代派藝術的影響。
20世紀四五十年代成為了意大利現代設計奠定基礎并形成自己風格的時期,到了六七十年代意大利風格已經開始引導世界設計浪潮。“米蘭三年展”與《多姆斯》雜志都給了設計師們展示的陣地和提供藝術交流的空間。1951年的“米蘭設計三年展”上,展出了打字機、摩托車、燈具、汽車燈,吉奧·龐蒂提出了“意大利設計”路線,第一次向世界宣告“意大利設計風格”的形成。米蘭著名百貨公司——拉里納契公司決定設立“金圓規”獎以此激勵優秀設計師們的設計創新,并成為意大利設計界的最高榮譽。大到政府、企業、媒體,小到普通民眾都對意大利的設計和藝術在國內和國外的贊譽做出了努力。
家具設計
意大利家具有多種風格,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就有巴洛克、洛可可等,其后又有托斯卡納、威尼斯和米蘭三種。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家具設計的生產經營模式一直都是由建筑設計師設計,手工作坊制作。但是到了50年代,工業設計精神逐漸滲透到傳統的家居設計領域,家具設計和生產逐漸由手工藝轉化為一體的技術。都靈和米蘭是意大利家具的生產和設計中心,其中米蘭的家具設計以現代化和實用著稱。意大利家具設計的特點是簡潔、實用和多功能。采用雙軌制生產服務模式:為出口服務的大企業采用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手段;為國內服務的小規模作坊生產制作考究、小批量的家具。20世紀40年代開始,意大利家具開始引進夾板模具成型技術,50年代引進了新材料。意大利“線條風格”追求流線型超現實主義形式,往往采用極為特殊的有機外型,與此同時還要注意功能的復合性。20世紀60年代,隨著塑料等新型材料的開發應用。意大利設計師充分利用塑料色彩鮮艷、彈性好、可收縮、等物理特性,融合了現代派雕塑藝術采用的造型語言,開辟了一個全新領域。
20世紀60年代,意大利作為一個主要的經濟力量重振旗鼓重返西方世界。意大利人借鑒了當時世界設計潮流風向標的斯堪的納維亞功能主義設計風格和美國有機設計風格,重建自己的設計工業。由于經濟實力復蘇加之現代主義及其倡導的理性設計思潮在意大利十分盛行,出現了一批激進的建筑師和設計師,他們反對20世紀五十年代后期意大利產品設計追求豪華、奢侈的設計趨勢,設計只考慮消費者的功能需求,而忽視設計對社會、經濟、環境以及大眾文化影響。這時正是英美波普設計風格盛行之時,意大利受其影響,80年代初,年近七旬的得愛托·索得薩斯領導創建了意大利最有影響的后現代主義的設計組織——“孟菲斯設計集團”。 從波普藝術中汲取土壤,運用新型材料、大膽的色彩和圖案、夸張的裝飾風格、怪誕的造型,展現了孟菲斯獨特的設計視角。
反主流設計受到許多大公司的支持一些大膽的設計作品相繼出現設計師們大膽采用新材料最著名的是1966年成立于米蘭的三人設計組在,1969年設計的“充氣”椅.被認為是反主流設計的典型代表,1970年.該小組又推出了取材于棒球手套的“裘” 沙發取名于美國棒球英雄裘· 蒂瑪吉奧.設計形式上明顯受到美國波普雕塑家克萊斯· 歐登保的軟雕塑的影響在這次反主流設計的思潮中, 意大利著名的設計雜志《多姆斯》功不可沒自1967年始.該雜志發表了眾多反主流設計的作品對反主流設計思想宣傳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當時《多姆斯》主編安德列· 布萊茨后來成為意大利反主流設計的中心人物.也是“后現代主義設計”理論的積極倡導者。
意大利的設計哲學就是優質生活的哲學。意大利的設計師有一種把設計當作藝術和文化來操作的與生俱來的使命感。小到一把勺子,大到一座城市,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這個理念,已經上升到意大利人們的哲學理念了,這種設計文化是根植于意大利悠久而豐富多彩的藝術傳統之中的,并反映了意大利民族熱情奔放情感豐富的性格特征。總的來說,意大利設計師們的職業化,高度的審美敏感性,超常的空間層次感,對材料價值的重視,以及杰出悠久的工藝和技術傳統,構成了與眾不同的意大利設計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