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魯南(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由于當代的流行趨勢,媒體幾乎很少播放我們的民族音樂,而流行音樂卻占了非常高的比例,加上港臺、歐美流行音樂的推濤作浪,讓大部分學生趨之若鶩。導致我們的學生們盲目的喜歡流行音樂,盲目的追星,而喜歡我們民族音樂的是少之又少。現在的學生們所喜歡的綜藝節目《明日之子》、《我為歌狂》、等等,一些流行音樂的節目。而對民族音樂卻是了解甚少,大多數學生都不了解民族音樂的精神所在,對民族音樂不感興趣,民族意識淺薄,對傳統的戲曲更是聞所未聞,甚至排斥我們的民族音樂文化。
以民歌為例,民歌是勞動人民集體的口頭詩歌。民歌,我們也叫民間歌謠,它是屬于民間文學中的一種形式,能夠歌唱或吟誦,多為韻文。民族音樂的創作年代和創作背景與我們學生生活的時代背景有一定的差距,讓學生不能很好地體會其中的情感。相比較,節奏輕快,感情明了的流行歌曲更容易被學生們所接受并喜愛,而民族音樂不能讓學生與之產生共鳴,也就難以理解其中的美。
以情感教育為主線,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深厚感情。通過對一些具有典型民族歌曲的研究與學習,在學生掌握和了解民族音樂知識的同時,讓學生認識到,音樂中不能沒有民歌,民歌是一切音樂創作的源頭的。使學生從心理上尊重民族音樂
提高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情感。中國的民歌恒河沙數,東北民歌的格調生動活潑,陜北民歌的高亢、奔放,江南的民歌細膩委婉,淡雅秀麗,都給予人以美的享受,從中獲取豐富的體驗,體會到各民族的風俗民情和充滿韻味的地域風情。學生對這些民間“草根”創作的追溯,會為民族民間音樂發自內心的熱愛。有了這些美麗的向往,一定會產生強烈的興趣來學習民族民間音樂,以進一步教學打下了牢固的情感基礎的做法。
1.結合教學課本,豐富民族音樂的內容
我國的民族音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各地區的民歌都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體現著地區的人文歷史和風土人情。我們可以根據各個民族音樂的特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時段的組合、教學內容的組合、難易度的組合、教材本身的組合。突破學科體系的局限,使學生學起來更有興趣。通過選學本土民歌,引領學生,端正學習民族音樂文化的態度,和激起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讓學生直接了解并感受家鄉土地豐富的音樂遺產,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增強民族自豪感。此外,戲曲音樂是戲曲藝術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教學內容上占的最多的一部分,同時又是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主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我國戲曲,被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喜歡。同時我們還可以根據這個年齡的學生喜歡唱的特點,來教唱有京腔京韻的歌曲《唱臉譜》、《北京一夜》或者是帶有臺灣歌仔戲的《身騎白馬》等同學們非常喜愛的流行歌曲,來消除學生和戲曲之間的距離感。
2.教學中激發學生想象
青少年是與音樂最親近的人群之一,在教學中,注重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熱愛音樂的本性。教師還可以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利用相關的圖片,使用視頻,音頻,動畫或音樂故事,輔助生動的補充,幫助學生更真切、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中國民族音樂。讓學生成為民族音樂的傳播使者,讓音樂真正“活”起來,讓音樂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綻放奇特的光芒。讓音樂與活動聯合起來,給予學生們學習音樂的自由音樂空間。游戲、表演是學生最喜歡的方式,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知識與技能的教學與活動相結合,讓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想象,自由創造音樂,激發學生創新的潛能。
3.自制簡單的器樂,使之樂學
自制簡單的器樂,就是讓學生們自己開發智力,用眼睛來觀察生活,結合實際,每個人自己動手制作出一個可以發出聲音的樂器,例如,用空的容器,(如塑料盒)、厚紙板卷成的棒子、就是一個簡易的鼓。這樣一來,不僅培養學生的大腦創造性思維,也豐富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民族民間音樂講授過程中,有一些不是用演唱方式表達的音樂,自制器樂伴奏是相當具有重要意義的。例如,在欣賞民族管弦樂合奏《喜洋洋》的時候,這一課教會學生們敲擊各種打擊樂器是一個教學重點及難點,在上這節課之前,便讓同學們自己做了課前準備,將學習的主動權與想象力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找到合適的材料,自己動手制作打擊樂器,在上課的時候帶到課堂上來。等到課堂上,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絕對是不凡的,同學們帶來了各式各樣的自制樂器,有各式各樣簡易的鼓,還有的可以折紙,用嘴吹會發出聲音,有的學生還帶來了玻璃杯,在里面裝不同高度的水,可以敲出悅耳的聲音,還有在空的飲料瓶里裝滿沙子可以敲擊的沙錘……在欣賞《喜洋洋》時,我讓學生分成小組合作,研究嘗試設計不同的節奏型,為歌曲進行打擊樂伴奏,沒想到這堂課的氣氛前所未有的熱烈,同學們用著自己創造的“打擊樂”,敲打著自己設計的伴奏節奏,那種收獲的快樂讓他們高興得不愿意停下來。這樣一來,再難掌握的旋律,孩子們在自己的動手動腦創造想象中,很快的就被吸收并牢記于心。
我們是文明的多民族和悠久的歷史。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我們在生活中,勞動力的祖先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間音樂,并以其獨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國文化,成為最耀眼的明星。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和日益增長的世界文化相互影響,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熱愛我們的中國民族,或民間音樂文化,中國民族音樂在世界音樂文化上以其獨特的文化價值所占有重中之重的地位,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文化一次又一次走出國門,從維也納金色大廳不僅贏得了熱烈的掌聲,也贏得了人們的贊譽全世界。保護我們的中國民族音樂遺產是我們國人的責任與義務,而且也是中國音樂藝術義不容辭的任務對于世界音樂文化來說。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美妙,也加強學生們的愛國情懷,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使學生都覺得我們為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