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運官 李怡(廣東財經大學,廣東 廣州 510000)
蘇州天馬精細化學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致力于原料藥、中間體、精細化學品、造紙化學品、保健品、食品添加劑等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的綜合性企業。2016年公司控股股東天馬集團完成股權轉讓,金陵控股成為天馬精化的控股股東,現更名為華軟科技。
2016年天馬精化實現營業收入約11.9億元,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0.6億,2016年比2015年同比增長了約12.38%;2016年的營業利潤約-3.3億元,2015年約為2782萬元,營業利潤同比下降了1314.29%;2016年營業利潤率是-27.74%,2015年為2.62%
天馬精化在前三個季度基本上還是處于盈利狀態,前三季度的利潤總和為11521504.89元,但是公司在第四季度發生了非常嚴重的虧損,竟然一下子虧完了前三季度的一千多萬利潤,從而直接導致全年虧損3個多億,這神奇的第四季度到底發生了什么?
天馬精化針對上述問題給予的解釋是:1.報告期內,公司所處造紙化學品等行業產能過剩、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市場持續低迷,擠壓了主要產品的毛利空間。2.報告期內,國內環保力度趨于嚴厲的形勢下,化工行業環保要求提高,企業面臨成本增加的巨大壓力。天馬精化銷售毛利率雖然由2012年的22.02%波動性的下降到2016年的15.06%,但并未發生實質性的變化,不足以來解釋其巨虧的原因。另一方面說是由于國內環保壓力導致企業成本增加,2012年營業成本8.25億元逐步上升到2016年的9.81億元,雖然2016年的營業成本絕對數相比之前幾年有所增加,但2016年的營業收入的絕對數相對以前也是有所提升的,并不能單一的因為企業營業成本增加就認為是國內環保形勢讓企業發生虧損;再從相對數來看,從2012年到2016年天馬精化的期間費用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重變化均不大,而且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也幾乎沒有變化,從天馬精化的財務報表上根本看不出它因為環保成本增加所帶來的壓力。
2016年的營業成本約為15.26億比2015年同比增長46.63%,成本增幅明顯大于其營業收入12.38%的增長速度,通過對天馬精化各項營業成本的對比分析發現其2016年利潤表變化最明顯的是資產減值損失,天馬精化毫無預兆的一下計提了將近3.15億元的資產減值準備主要系計提的閑置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和商譽減值準備增加所致,占總成本的20.64%,同比增長了約41倍多,若扣除天馬精化2016年計提的減值準備則它的營業利潤只是微虧約1643萬元。
2016年4月12日,天馬集團出售天馬精化給金陵控股,金陵控股成為了公司的最大股東。為何偏偏在公司控股股東發生變化的時候,天馬精化選擇大幅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并在財務報表上表現出大額的虧損?根據天馬精化最近3年的財務報告來看,2014年營業利潤為42397198.44元,2015年營業利潤為27896185.26元,其近年業績雖確有下滑但也不至于發生如此之大的虧損,根據天馬精化在財務報告上的解釋是由于化工屬于傳統行業,市場競爭激烈,上游成本高,下游需求減少,面臨企業轉型等問題,所以在2016年大幅計提了資產減值損失導致出現虧損。
但是化工行業屬于傳統的夕陽產業已不是一天兩天,所以發生減值應該在每年都會有逐步的計提。通過對14、15年的財務報表分析發現14年只是小幅計提了約358萬的資產減值而15年還轉回了約782萬的資產減值,在市場沒有發生劇烈變化的時候減值損失突然暴增這是說不通的;再來對比天馬精化的同業競爭對手,三聚環保、金禾實業、百傲化學、日科化學等同業企業資產減值損失計提額與營業總成本的比例,其中三聚環保為1.512%,金禾實業為0.60%,百傲化學為1.65%,日科化學為0.301%,而天馬精化高達20.63%,但它們均未出現類似大幅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的現象,這說明市場環境并沒有像天馬精化描述的如此惡劣,這樣一來天馬精化大幅計提減值損失的行為就更說不通了。
天馬精化利用計提減值損失主要操作的地方有兩塊,首先是固定資產,其中占比最大的減值計提是在建工程,9957.39萬元的減值,占全年減值損失的31.62%,這么大額的資產減值損失,天馬精化在2016年財務報表中只是作了輕描淡寫的說明:管理層決定終止建設該在建工程并處置,從公布的財務報表中我們可以看出當初決定投資建設時募集了1.81億資金,而且該項目已經投資了1.32億,按常理說已經使用了73.02%的投資資金的項目應該是快要接近完工的工程,而因為管理層團的決定使該項資產從有到無,顯然是對投資者的不負責任,而且我們發現在天馬精化2016年的年報中并沒有公布相關減值測試的方法和過程,這是否是在故意掩蓋。
然后對它的商譽減值情況進行分析,根據天馬精化2014-2016年的年報,我們發現在2016年之前天馬精化未計提過商譽減值準備,而2016年天馬精化通過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將自己旗下的公司(力菲克除外)所有的商譽全部歸零,管理層的解釋是:本集團采用預計未來現金流現值的方法計算資產組的可收回金額,管理層根據過往表現及其對市場發展的預期編制上述財務預算,計算未來現金流現值所采用的折現率分別為:納百園稅前折現率:14.13%;力菲克稅前折現率14.13%;山東天安稅后折現率:10.76%;潤港化工稅后折現率10.41%;已反映了相對于有關分部的風險。根據減值測試的結果,本期期末對商譽計提減值準備79,943,243.42元。然而天馬精化并沒有披露管理層當時批準采用這種方法的依據以及原因,所以這并不能解釋公司為什么突然大幅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根據對天馬精化新一屆董事會成員的結構分析,2016年4月12日,天馬精化原控股股東天馬集團協議轉讓給金陵控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0.67%,成為公司擁有單一表決權的最大股東,其現任控股股東為金陵控股公司它是華軟投資的控股子公司,也就是說華軟投資通過金陵控股間接的控制了天馬精化,此項金陵控股對它的并購既不屬于橫向整合也不屬于縱向整合,控股股東的優勢在于金融投資領域而天馬精化的優勢在于傳統的化工領域,而華軟投資是一家投資公司不太可能一直長期持有天馬精化的股份為其發展謀利,所以可以看出天馬精化的此番大幅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的行為存在嚴重的財務“洗大澡”的嫌疑,目的就是把本年的虧空做大從而減輕下一年的業績負擔,為以后期間的業績作鋪墊,增加控股股東出售公司時的價值。
雖然相關規定允許上市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但是政府相關部門也要加緊制定相關政策嚴防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故意做低公司利潤,侵害投資者利益;作為上市公司來說,財務報表就是企業的一張名片,企業應該承擔社會責任,不能欺騙投資者;作為審核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注冊會計師來說,肩負著廣大投資者的信任,應該嚴格保持中立的立場,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作嚴格的審計,不畏威逼利誘,履行自己的天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