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彬(六安市地方海事局,安徽 六安 237001)
中國海事系統目前正處于“攻堅、轉型、發展、提升”的歷史關鍵時期,國家海事局在全國海事系統中全面開展了“四型海事”建設。如何準確推進“四型海事”建設,增強建設“四型海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為推動海事事業科學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我認為必須把握以下四點:
學習型海事是通過完備的學習機制,秉承全新的學習理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而形成,要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創造知識,促使職工隊伍的文化素質、執法能力明顯提升,達到實現自我超越、促進海事職工共同發展。因此,學習型海事是推動“四型海事”的重要支撐。
一是在海事系統內要首先抓好黨員干部學習。通過學習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凝聚力量,把黨員干部的思想、行動統一起來。要充分認識構建“四型海事”的重要意義,改善學習模式,通過設立學習主題,安排專人授課等方式,提高黨員干部破解能力,切實增強黨員干部建設“四型海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二是通過學習明確發展思路。為更好地凝聚全體職工的智慧和力量,通過學習,著力建成綜合水上運輸體系、與海事可持續發展相適應,要努力實現執法裝備現代化、安全監管立體化、輔助決策智能化、巡航應急一體化、管理運作精細化的海事發展思路。
三是要在海事系統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牢固樹立“發現問題是水平、解決問題是能力”的觀念,引導職工在工作實踐中多反思、多對比、多總結,把學習法律、法規和科學管理作為日常學習的重要內容,并應用到日常的管理中去。
要通過學習,不斷提升發展軟實力,通過實施“人才培養”工程,以提高青年人才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為重點,抓好業務培訓和實踐鍛煉“兩大環節”,采用內部研討、外部交流、現場學習等多種形式開展活動,努力打造一支奮發有為、團結協作、業務精良、務實高效的學習型海事隊伍。
責任型海事是在健全海事法律法規體系的框架下,必須按照依法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權責統一的要求,依法開展海事行政行為,同時,要完善安全監管格局,確保水上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強化崗位責任意識,培育海事職業精神,全面提高履職水平。這些是海事執法人員依法行政的基本前提,也是責任型海事的基本要求,因此,責任型海事是推動“四型海事”的履職的基礎。
一是海事部門是交通運輸系統的重要的執法部門,擔負著水上交通安全的重任,全面履行“三保一維護”(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障水上環境整潔、保護船舶整體權益、維護國家海上主權)職責,確保水上交通安全形勢持續穩定是海事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海事部門要依法行政、增進公共利益、提升社會福祉為價值追求,樹立起負責任、敢擔當的海事形象。
二是開展水上應急演練,突出演練的實戰性和實效性,強化應急基礎建設,增強應急意識,普及應急救援知識,掌握處置要點,提高科學救助和水上事故的應急救援能力。在全省海事系統開展“救生衣—生命衣”專項活動中,使每一位經營人員和乘客人員樹立安全觀念,提高安全保護意識,并形成長效機制。
三是加強船舶安檢員和執法人員培訓,提高執法水平和工作責任心,把工作重點放在港口、碼頭和船舶上,發現問題立即糾正,把安全隱患和苗頭消除在萌芽中,海事執法人員在安全監管中,必須法定職責界線清晰,才能使水上交通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四是建立健全問責機制、明確責任。責任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品格,強化責任意識也一直是海事執法工作的根本,要抓好船舶安全監管工作,就必須從強化責任意識做起,作為一名海事執法人員,進一步增強了自身的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居安思危,不辱使命,為地方水運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服務型海事是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提高海事工作的整體效能和服務水平為中心,以社會滿意為價值追求,持續強化海事公共服務職能,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海事工作日益增長需求的海事機構,同時,服務型海事代表了由“政府本位”向“以人為本”的實質性轉變,在全面履行政府職能中貫徹服務理念,承擔服務職責。服務型海事是推動“四型海事”的本質要求。
一是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要以公眾需求,社會需求為導向,把服務公眾、服務行政相對人、服務經濟社會作為使命和天職,實現由權力型管制轉變為服務型管理,由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的管理理念轉變,同時,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在服務實施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專業、高效、廉潔的管理就是最好的服務。
二是提高公共服務效率。進一步規范服務流程,嚴格執行全國統一的工作標準,推行政務公開承諾制、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的工作制度,優化海事公共服務的結構和布局,在資源配制上、工作方式上,要以利用船舶生產率提高、行政相對人辦事方便、群眾出行安全便捷為出發點。要充分發揮窗口的服務主體作用,強化海事公共服務職能,深化為民服務意識,充分保障管理相對人權益是我們做好服務為民的基礎。
三是完善滿意測評機制。要結合海事職業特點,研究制定評價要素、標準和方法,提高測評的客觀性,科學性、公正性,同時要定期開展內部測評,及時查找不足,總結與提煉先進經驗,不斷改進海事服務效果,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
四是堅持以人為本,依法行政,文明執法。堅持行政執法公開、公平、公正、便民、高效原則,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這也是我們服務型海事建設的必然要求。因此,服務型海事是建設“四型海事”的基本前提,沒有正確服務理念的樹立,也就沒有海事生存的必要。
創新型海事以理念為先導,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制度創新為保障,不斷優化組織結構,管理方式、運行機制、工作方法和技術手段,提升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具備強大競爭優勢的海事機構。要樹立正確的創新理念、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提高海事創新發展能力;加強科技創新、帶動海事管理升級,因此,創新型海事推動“四型海事”的強大動力。
一是建立完善的創新機制。創新機制是創新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創新的激勵機制、評價機制、風險控制、創新推廣機制等海事創新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完善的海事創新機制能夠實現外部環境、制度、信息、人才等方面充分交流,能夠充分利用和吸收外部的有利條件。
二是綜合管理創新。要加強前瞻性海事發展戰略和政策研究,系統研究解決海事管理體制和水上安全監管深層次問題,推廣質量管理理念,推行目標管理,建立健全量化考核體系,同時還要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加大精神文明建設,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全面提升海事實力。
綜上所述:開展“四型海事”建設,必須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推動和引領作用,緊緊依靠全體海事干部職工,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突出干部職工在“四型海事”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并讓干部職工和行政相對人充分享受到“四型海事”建設的成果。要充分體現先進性、富有時代性、彰顯特色性,并把四者既各有側重,又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嚴密的系統,我們還要緊跟國家政策導向,心系經濟社會發展,積極關注民生問題,全面提升履職能力,努力構建“學習型、責任型、服務型、創新型”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