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淮北師范大學,安徽 淮北 235000)
野獸主義畫派的特點是運用純度高,對比度強的色彩和隨性的線條來創作畫面。野獸派畫家尋求色彩在畫面上的突出表現,在用筆技法上直接且粗獷,對所繪對象的客觀造型并不在意,追求色塊和形狀所形成的視覺沖擊力,并以此來傳達個人情感。馬蒂斯便是熟練運用色彩來表現自己心理情感和思想理念的野獸主義代表畫家。
野獸主義屬于表現主義的范圍,得名于1905年批評家對于馬蒂斯等畫家作品的評價。野獸派畫家從不追求描畫所繪對象的客觀外貌,而是注重在作品中體現畫家的主觀情感,畫面內容多用純度較高的色彩來描繪扭曲變形的物象。
“野獸”一詞最初為貶義,是諷刺野獸派畫家的作品狂放、扭曲,毫無藝術的優雅美感。野獸主義徹底推翻人們的傳統審美標準,不以形似為主,不使用柔和的色彩基調,追求純粹的色彩效果,猶如野獸全憑本性生活般的狂野、熱烈。后來作為獨具特色的畫派名稱,特指畫面色彩鮮艷、簡潔,用筆隨意,不再具有貶義。
野獸主義命名于1905年,消沉于1908年,雖是短暫的幾年時間但對后世藝術影響深遠。野獸主義的主要繪畫手法是平涂,采用主觀視角,利用色塊來構圖,畫面簡潔明了。野獸派畫家畫風狂野,設色濃烈,常表達較為激烈的情感語言,不在意物體的形式、光線的明暗,只用單純的色彩來表現畫面中的透視需要。
野獸主義讓人們明白色彩單純的表現力是那么驚艷、醒目,其建立了新的繪畫標準,對于色彩元素的運用是成功且影響深遠的。野獸主義的誕生,是20世紀美術史上的一次革命,其使人們意識到繪畫不僅是對客觀自然的描繪,更可以單純的表達主觀想象和情感釋放,因此野獸主義對以后的現代藝術流派極具影響力。
馬蒂斯是野獸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野獸派的創始人。其繪畫作品含有野獸主義的所有特征,尤其是在色彩的運用上。
馬蒂斯追求的是純粹本質上的藝術表現,尋求的是畫面給予觀賞者的情感效果,其不在意表現方式的變化,不刻板的遵守傳統學院主義要求的色彩標準和造型原則。馬蒂斯開創野獸主義畫派,是為了表達自己的繪畫理念,開闊了繪畫藝術的表達范圍,創立了獨屬于野獸主義的色彩表現形式。
1、《開著的窗戶》賞析
《開著的窗戶》是馬蒂斯的成名之作,這幅繪畫作品與《戴帽子的婦人》同在1905年的巴黎展出。畫面中窗戶開著,窗外的世界依稀可見,有花有藤蔓,有藍天白云,有小船在水面上漂浮,整個畫面呈現出歲月安好的美麗景色。馬蒂斯舍棄了傳統的繪畫方式,用色大膽,筆觸肆意,畫面中更是使用了色塊對比,雖略顯粗野卻使畫面和諧、完整。
畫中使用了平涂和點彩兩種繪畫技法,窗內的墻面和窗框為平涂,窗外的世界為點彩,這兩種技法的使用本身就是一種對比,區分了窗戶內外的景色。這幅畫沒有完全脫離自然的固有色而是將其與主觀色彩結合在一起,采用大量明度高的色彩,使畫面鮮艷,又運用明度最暗的黑色來襯托出畫面的明亮感,熟練地運用了色彩的對比效果。
2、《戴帽子的婦人》賞析
《戴帽子的婦人》是一幅馬蒂斯妻子的肖像畫,相比《開著的窗戶》其在用色上更為肆無忌憚。這幅畫中,馬蒂斯直接把綠色、紫色、藍色大膽的運用到人物的面部,這是馬蒂斯看到的主觀色彩,與人物的客觀形象無關,是藝術家對于色彩的經驗判斷力。
畫面中,筆觸與色彩的融合,人物與背景的區別,這種畫面比例和色彩間的關系使畫面具有特殊的完整性。這幅畫體現出了馬蒂斯在色彩運用上的想象力和熟練度,背景為多種色相的色塊呼應著人物面部的色彩,讓畫面顯得非常統一。
3、《奢華、寧靜和愉悅》賞析
《奢華、寧靜和愉悅》這幅畫源自一首名為《西苔島之游》的詩篇,描繪的是幾位女子在海邊游玩的場景。這幅作品馬蒂斯運用點畫的手法來繪制畫面,這種繪畫方式可以使用較多的色彩元素,每一筆都可以是一個獨立的色調,從而使畫面更為豐富。
畫中女子為裸體,形體扭曲,身體色調為藍色,因周圍的環境色及光線而添加了黃色和紅色。光線的黃色、山丘的藍紫色、沙灘的紅黃色、海水的多彩、藍色的天空和人物形成一幅色感豐富又具幻象的畫面。畫面中的色彩脫離了自然的固有色,表達的是馬蒂斯的個人色彩感受,物體色彩間的相互呼應與對比,整體基調的統一,使畫面具有節奏感的同時讓觀賞者感到寧靜、平和。
4、《生活的歡樂》賞析
《生活的歡樂》相傳是一幅讓畢加索產生嫉妒之感的作品,是馬蒂斯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馬蒂斯作品中難得一見的組合性與主題性都較為復雜的大幅繪畫作品。
畫面采用平涂的繪畫手法,以黃色為基本色調,線條隨意粗放,畫中人物用色單純,畫面的構圖與色彩的使用產生一種不同時空的既視感,營造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場景。這幅畫,馬蒂斯一如既往的采用夸張的色彩元素,與客觀存在的日常生活毫無關聯,相比其它作品更具野獸主義的繪畫特征。此畫中的色彩純粹、明亮,傳達了馬蒂斯的精神世界與其眼中歡樂自在的田園生活。
5、《紅色的和諧》賞析
《紅色的和諧》是馬蒂斯的代表作,這幅畫中馬蒂斯摒棄了透視法,畫面具有平面效果,極具裝飾性。畫面中馬蒂斯采用大面積的純色塊面,忽視自然物象的空間立體感,注重的是色彩本身的表現力,形體對于馬蒂斯來說是色彩的附屬品。
畫中除了窗外景色其它部分基本為鮮艷的紅色組成,墻面與桌面由黑色線條區分開來,且都繪制了具有裝飾效果的花卉圖案。圖中的藍色使紅色色塊更具有畫面依附性,藍色的圖案與黃色的水果,紅色的桌子、墻壁和綠色的草地、植物產生強烈的對比視覺沖擊力。馬蒂斯這幅色彩飽滿的平面畫,運用色彩的冷暖關系、明度的高低、色相的差異,繪制出了一種明快卻沉穩的和諧生活景象,就如同他追求色彩與情感忠于自我的和諧。
野獸主義強調了繪畫作品帶給觀賞者精神感受的功能性,它突出色彩的感染力,運用色彩表達情感,以色彩的色相、純度、明度的應用繪制畫面。在野獸派中色彩不只具有單純的視覺沖擊力,其運用了不同色彩代表不同情感基調的特殊性,如紅色可以表達溫暖、憤怒;藍色可以代表憂郁、沉靜;黃色能夠傳達愉悅、親切……野獸主義在繪畫作品中,更為注重的是色彩的情感表達,野獸派畫家利用色彩元素來營造畫面氛圍,利用色彩的對比關系向觀賞者表露出個人的思想情感。
馬蒂斯作為野獸主義畫派的領導人物,其作品從來沒有缺少過情感的表達。無論是野獸主義時期的《戴帽子的婦人》、《紅色的和諧》還是后期的《安樂椅上的舞者》、《玫瑰色的畫室》等等繪畫作品都用鮮明的色彩使畫面表達出一種讓觀賞者心境平和、舒適的氛圍感,這種色彩運用的方式看似沖突,實則獨具一格且完美的詮釋了馬蒂斯對色彩純化的追求,從而使野獸主義成為以色彩作為最終審美標準的畫派。
野獸主義使色彩區別于傳統繪畫理念即色彩只是反映自然物象的客觀顏色,僅是使畫面更為多彩、招人喜愛而已。野獸主義繪畫作品中色彩具有造型能力,可以表達明暗,傳達畫家情感。野獸派畫家對于色彩的隨意性書寫,突出了色彩的情感表現力,使野獸派繪畫作品相比其它畫派更含藝術家情感的內在表達性質。
野獸主義是20世紀第一個藝術流派,它對傳統繪畫形式造成了極大沖擊,可以說是現代非具象繪畫的初始畫派。野獸主義最為突出的特征便是對色彩的自由運用,其色彩濃烈、純粹,常使用不經調和的單純色彩來繪制對比鮮明、基調熱烈、形體夸張、情感濃郁的畫面。野獸主義畫家對于色彩是一種解放式的運用,不再固守傳統的色彩理念,突出了色彩本身的表現力和塑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