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姝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學院
“新媒體“逐漸變成人們生活中常見的詞語。它顛覆了以往的信息傳播方式,由傳統的報刊書籍,廣播電視等演變為網絡數字媒體傳播。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在已經不能滿足當下的需求。我們要把握新媒體時代特征,明確新媒體時代下視覺傳達設計的新需求,推動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
“新媒體”是建立在網絡數字技術基礎之上的一種新型媒體。與傳統的“舊”媒體相比,新媒體最大的特點就是傳播的媒介由看的見摸得著的紙,變成了一條條不可觸不可見的網絡信號。
互聯網的發展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奏,某條熱門新聞或者某個視頻只要短短的幾個小時就能傳遍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各個角落。這樣的傳播速度和傳播廣度導致每個事件的周期被大大縮短,使人們時間變得碎片化。微信公眾號的每篇文章的閱讀也平均在3~5分鐘。上下班的通勤時間,午飯休息時間等這樣的短暫的間隙成了人們鐘愛閱讀的時刻。碎片化最明顯的一個好處就是讀者被打斷的代價較小,可以隨時脫離當時的閱讀環境,也能過再隨時返回到閱讀的環境當中。
十幾年前電視相比較來說是畫面最為豐富的設備,然而我們也不能加入很屏幕里面的人物或場景做互動,設備對我們來說只是冰冷的機器。但是愈發先進的交互設備改變了這一現狀。位于意大利的蒙特城堡中,設計師米格爾舍瓦利耶·舍瓦利耶利用投影在城堡的中間投影出一塊巨大的,色彩斑斕的”地毯“,當人們走進這塊光毯上時,光毯會根據游客的站位進行相應的變化。另一方面,虛擬現實游戲也成為另一重要的科技進步。我們能夠和設備做的交互也越來越多,它們不再是毫無感情的機器,逐漸稱了我們可以交流的對象。
以往,擁有信息傳播能力的只有出版社,電視臺,作者和教師們。然而新媒體的到來也同樣帶了知識共享的時代。如今,只要擁有一臺介入互聯網的設備,憑借著互聯網高效傳播的效率和巨大輻射的范圍,每個人都能將自己的觀點分享出去。知乎是我國網民熟知的知識交流平臺,用戶通過彼此的提問和回答分享各自的知識,經驗。在知乎上產生了許多優秀的回答者,例如心理學知識方面回答者采銅,設計方面優秀回答者金釗立等。“平民明星”正式因為新媒體時代下“人人平等”的特征才得以不斷涌出。這充分調動了人們參與的積極性,滿足了人們當下對新知識的的渴望,以及表現自我的心理訴求。
以往的視覺傳達設計多為平面海報,書籍裝幀,頁面排版等,其運用到的元素也主要為文字,圖形的靜態元素。在新媒體發展迅猛的當下,人們將自己的注意力從靜態的頁面,慢慢的轉移到動態頁面上。GIF圖,小視頻等元素成為新媒體視覺傳達設計的新寵兒。現在,多數的微信公眾號推文除了作為文章主體的文字和圖片之外,都會插入一段符合主題的小視頻,豐富使用者的使用感受。除了視覺的運用,設計師們也致力與為使用者設計出更為感官豐富的作品出來。網易云音樂的小程序《生成你的使用說明書》每道題都會播放一段音樂并給出3個選項供可供選擇。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就是這一段段美妙的音樂。這款小程序依靠豐富的感官體驗和獨特的主題火速的占領了朋友圈。因此如果我們要牢牢抓住用戶的眼球和心理,就必須充分在我們的設計中運用多種元素,賦予視覺傳達設計新的生命與活力。
根據馬洛斯心理需要分析,我們了解到當人們滿足基礎的物質需求時,就會追求更高一層的精神需求。若我們將這種思維帶到互聯網產品的使用感上時,我們就能得知:若我們能夠在網上得到想要的信息之后,我們就會追求更流暢的使用感受。我們將其稱為“用戶體驗“。用戶體驗也是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發展起來的新學科。如今我們在新媒體時代獲信息的方式是一種探索,經過一系列的操作最終找到我們的目標信息。我們能不能最高效的找到這些信息,就成了衡量它是否具有良好用戶體驗的一個重要指標。新媒體下的視覺傳達設計的目的之一就是最高效的方式引導用戶完成探索。用戶抱著試試的心態而來,懷著滿意的心態而歸是我們努力的最終方向。視覺傳達設計在這其中的引導作用不可不說是不容忽視的。
新媒體時代下的視覺傳達設計不單單是想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那樣會畫圖,會排版就可以了。由于新媒體的發展都是基于計算機科技的發展,因此,現在的視覺設計師們不僅要掌握傳統視覺傳達設計要求的只是外,還必須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術,虛擬模擬技術等方面的知識,還要掌握具有創新性的設計軟件。這些都給設計從業者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思想守舊,或者是不能夠與時俱進做出變化的設計從業者們,是一定會在實際的設計工作中遭遇重重困難的,設計品質也會因此大打折扣。長久之下,這樣的設計人員是會被遺棄在時代末端的。
新媒體下帶來的信息爆炸似的海量知識瞬間擴展了我們的眼界,讓我們不僅能了解到這個國家有趣的事情,還能感受到大洋彼岸的外國文化。面對這樣信息爆炸,我們的傳統文化沒有及時跟上時代的變化從而產生了一定的滯后。好在這種情況在近年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最值得令人稱贊的是當屬故宮博物院了。今年上半年故宮博物院推出的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獲得了廣大年輕人的一致好評。其抓住了當代網友碎片化的特征,每一集紀錄片平均只有五分鐘。宣傳海報中流行的表情包也使得一個個國寶們變得靈動,不再那樣遙遠又沉悶。故宮淘寶也抓住了年輕人的喜好,設計出許多既具有歷史文化底蘊,又十分新潮的小玩意兒,漸漸地在年輕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新媒體時代帶來的對傳統文化的沖擊并沒有那么容易就被克服,作為設計人員必將要把弘揚傳統文化的任務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任務和使命。
新媒體時代,我們需要的設計人才必將是具有出色的專業性,創新性,和綜合素質的人才。隨著新媒體時代對視覺傳達設計的要求不斷增加,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高校正是培養綜合人才的重要基地。我們一方面不能松懈對設計的專業能力的把控,另一方面我們更要培養學生能夠順應時代變化的軟性綜合素質。設計,尤其是視覺傳達設計是一項與實踐密不可分的專業。作為教育者,除了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理論知識學習外,也要加強學生的實踐機會,這樣才能回社會培養長期的專業化高素質人才。
視覺傳達設計的作品能夠讓人們通過眼睛直接感受到作品中的內涵,一個優秀的視覺傳達作品不僅要讓人們眼前一亮,也要能夠滿足人們精神需求。新媒體時代帶來的信息能夠讓設計者們更全面的掌握用戶日新月異的需求,設計者們要充分把握這種優勢,順應時代的發展,甚至擁有能夠預測未來時代的發展趨勢,并將這些運用到自己的設計當中,將創新作為自己設計的不竭源泉,這樣才能在新的時代,賦予視覺傳達設計以新的生命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