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云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立足中國實際,總結中國發展實踐,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思想,回答了要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基本問題。發展是解決當代中國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尤其是科學發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我國新的發展階段性特征的深遠洞識和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說的都是發展,目的都是更好更快的發展,都體現了科學發展的要求,都與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密不可分,是對科學發展觀的實際把握和運用,都是對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發展需要動力,而最主要的動力就是創新。強調創新,就是首先要著力解決動力問題。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證明黨和國家再次把創新提到新的高度。現在我國已成為全球經濟大國和貿易大國,但經濟規模大而不強,經濟增長快而不優,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創新這個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內在的要求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全面是指各方面各領域都要發展;協調是指發展的均衡性,各個方面和環節的發展要相互適應,相互促進;可持續發展是指發展的持久性,不僅當前要發展,而且要保證長遠發展;協調的要義是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十八屆五中全會按科學發展觀的這一精神,把協調發展突出出來,是因為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經濟和社會發展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中東西,協調南北方,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既要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又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綠色是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詞,綠色發展,實質是講生態文明建設,要解決的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問題。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它要求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布局,統籌五大建設,合邏輯地包含綠色發展的意蘊。當下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不可持續問題仍然突出,這些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瓶頸制約。因此,在這樣的困境下必須堅持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國家的發展不僅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也要守護好我們的綠水青山,“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與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開放發展,指的是要順應經濟全球化浪潮,妥善的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進一步深化全方位對外開放,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自1978年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對外開放格局。但隨著當前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我國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面臨著更深層次的風險和挑戰。我們始終從“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到“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必須在已有的基礎上,自覺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堅持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把我國開放型經濟提升到新的發展階段。
共享發展,是對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的更直接、更現實的體現。“以人為本”體現的是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一切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要體現到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共享不是少數人的共享,而是全民共享,人人享有,各得其所;共享也不是哪一方面的共享,而是全面共享,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各個方面的共享;共享也不是不付出只享有,而是大家共建共享,共建的同時大家也在共享;共享也不是達到一個完全無差別、均衡的水平,而是漸進共享,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不均衡到均衡的過程。堅持以人為本,承認和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體現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決定的。
五大發展新理念,創新是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他們的一個共同點就是都突出了科學發展的要求,這是對科學發展觀理論的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理論上升到一個新境界。目前,我們前所未有地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雖然前進的道路坎坷,但是黨和國家在先進科學發展理念的指引下,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擔當起歷史的重任,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