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輝
1 唐河縣農業基本情況
唐河縣耕地面積245.2萬畝,耕地面積大,大部分耕地比較平坦,以黃棕壤、砂姜黑土、潮土為主,蓄水保肥性能較好,優越的農業自然生產條件造就了唐河農業生產大縣的基礎,唐河歷來就是農業大縣,糧食生產大縣。設有21個鄉(鎮、街道辦事處)、510個行政村,總人口132.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16.7萬人,常年糧食種植面積320萬畝以上,總產11.6億公斤以上。全縣在10個鄉鎮建立了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區域站,自2012年我縣實施基層農技推廣項目以來,以發展糧食生產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提高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為重點,以科技創新為依托,不斷促進科技成果快速轉化,使基層農技推廣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農業效益收入明顯增加,農民的農業收入也不斷提高。培訓提高基層農業人員的科技水平也是我們目前面臨的重大課題。
2 農技人員培訓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為指導,將農業技術推廣補貼落到實處,為了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響應中央打造中原糧食區河南主產區的指示精神,突出抓好農業綠色、高產、高效模式的探索和實踐,通過培訓提高農技人員的業務能力,進一步提升縣內糧食產量水平,為下一步糧食增產探索經驗,提供指導,使我縣的農業得到增產,農民獲得更好的收益,保證農村經濟的穩定健康的發展。
3 培訓主要目標
3.1 2018年開始利用一年時間,對縣、鄉、村專業農技推廣人員和農民技術人員進行一輪知識更新。計劃培訓1800人,其中,培訓縣、鄉技術指導員150人,培訓科技示范戶、種糧大戶等1000人,以大戶影響小戶,從重點輻射到全部,從而提高種植人員的綜合業務水平。
3.2 2018-2019年利用兩年時間,對全縣農業科技示范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和種糧大戶為主的農民技術人員進行一次以現場實訓為主的輪訓,每年培訓1800人。通過培訓,著力提高科技示范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和種植大戶的學習能力、操作能力和帶動能力,為農村培養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影響力大、感召力強的農村實用人才。
4 項目建設內容
4.1 培訓對象:縣、鄉、村三級農業技術服務人員、村級科技示范戶、農民專業合作社 、種植大戶等。培訓內容:現代農業和綠色農業的種植推廣方法、現代農業基礎理論、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農業生產中實用的新技術、農產品生產安全及用藥等相關知識、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等。
4.2 培訓方式:根據縣、鄉級從事農技服務人員和村級農民技術員的不同需求,分批次進行培訓,主要有組織外地取經、縣內或者鄉級集中講課和到種植戶的田間地頭一線培訓等三種方式。外地取經主要是組織縣級的農業技術服務骨干人員到具有示范代表性的現代化農業先進技術綜合基地、專業的農業示范院?;蛘咿r業種植示范基地等地方進行實地的學習,把看到的、學到的先進知識帶回來并爭取在縣內進行試點實驗,如果可行的話進一步再推廣。縣鄉集中講課主要是在縣、鄉兩級集中開辦培訓班授課,重點培訓基層實際農業生產中急需的關鍵適用技術和推廣方法,快速提高縣、鄉、村三級農技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和服務推廣的水平。一線培訓主要是對科技示范戶、農業合作社的帶頭人和種糧大戶等農民技術人員,通過開展面對面的傳課、手把手的傳授、使他們的農業綜合知識和實際生產操作技能都得到有保障、有實效的提升。
5 技術人員培訓的保障措施
5.1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領導小組,并設立辦公室,辦公室具體負責制定培訓計劃、組織培訓、建立培訓檔案、做好宣傳報道及跟蹤調查工作。加強協調組織,明確各自職責,強化保障措施。健全農技人員培訓考核體系、落實監管責任。
5.2 成立專家講師團。聘請市農科院研究員及縣農業系統高級以上職稱人員組成專家講師團,由市農科院研究員負責對縣級農技推廣骨干人員進行培訓,縣農業系統專家負責對鄉級農技推廣人員及村級科技示范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種植大戶等進行培訓。采取有力措施,充實從事技術服務的人員力量,穩定技術隊伍,改善技術知識服務的手段,多形式多層次開展培訓,不斷更新基層農技人員的技術知識,提高業務素質,增強服務能力。
5.3 健全培訓工作機制。開展基層農業技術人員培訓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創新培訓方式和內容。一是在培訓機制上要建立農業技術人員培訓的平臺,積極探索不同類型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的長效機制。二是在培訓時間上要充分利用冬春季節農民空閑時間,突出春耕備耕、雙搶、秋冬種等重點農事季節,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
5.4 加大宣傳,擴大影響。加大對培訓工作的宣傳力度,及時宣傳和上報開展培訓工作的有效做法和典型經驗,擴大良好的社會影響,努力營造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培訓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使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培訓工作得到基層群眾的認可和擁護。構建一套完整的為基層農民服務的技術網絡體系,為更深入更全面地開展一線務農人員的培訓工作提供有力度的技術支撐。
5.5 規范項目管理,建立健全培訓檔案。項目辦人員要將培訓資料整理歸檔,具體包括以下內容:培訓方案、培訓通知 、報到冊、培訓對象基本情況表、技術資料、培訓考試或考核結果等,便于對基層種植情況做進一步的了解和分析,深入探索農業各類技術的技術入戶到田的長效機制和整建推進的長效模式及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