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梅
茶產業是景谷縣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本地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也是生態經濟的體現。大白茶是景谷地區的主要茶葉品種,本文對景谷大白茶的發展現狀以及發展前景進行分析與探討,旨在促進本地茶葉產業的快速發展。
1 景谷縣大白茶發展現狀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位于云南西南部,全縣總面積7777平方公里。土壤以赤紅土為主,土壤特點多為偏酸缺磷少氮鉀不足。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最高海拔2920米,最低海拔600米。年平均氣溫20.3℃,最熱月平均氣溫24.9℃,最冷月平均氣溫13.1℃。年降雨量1295.8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78%,日照1993.5小時。氣候四季如春,雨量充沛,熱量充足,熱區資源豐富,特別適宜大白茶種植,具有發展大白茶產業的獨特資源優勢。
景谷大白茶產業發展已經具有多年歷史,目前主要的種類有兩種,一種是黃芽大白茶,一種是白芽大白茶。從發現到繁育、建立母本園、推廣種植、加工、管理、名優茶系列產品的研發等,歷經了三十多年。目前在全縣10個鄉鎮推廣種植已具一定規模,2017年全縣大白茶種植面積50000畝,集中產地為民樂、景谷、永平、鳳山四個鄉鎮,共有景谷大白茶種植45658畝,其它6個鄉鎮共有4342畝。生產單芽(大白芽)500噸、一芽一葉優質茶1500噸,農業產值達到1.5億元,占全縣茶園面積的27.3%,產量占全縣總產量的18.6%以上,產值占到24%。,大白茶已成為景谷縣茶農生產收入的主打商品。
2 景谷地區大白茶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景谷縣大白茶產業發展迅速,為群眾帶來較多的收入,但在發展過程中依舊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2.1 茶園的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茶葉的經濟利益高,近年來種植、經營茶葉的專業化企業和散戶都越來越多,這就導致茶園的管理水平參差不齊,茶葉生產基地建設相對落后,有的茶園管理粗放,標準化和組織化程度較低,生態茶園的建設管理不到位,影響茶葉質量,甚至有一些有毒有害農藥流入茶葉基地,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2.2 茶葉文化的宣傳不夠
景谷被譽為茶葉始祖之源,早在清朝乾隆年間,景谷地區就生產貢茶供皇親貴族飲用,本地的茶葉文化底蘊深厚,但是目前在茶葉產業發展過程中,對茶葉文化底蘊的挖掘不夠,沒有做好宣傳,開發利用層次較低,導致茶葉文化傳承流失。
2.3 對古茶樹資源的保護不到位
古茶樹是本地的優勢資源,也是茶葉產業發展的一個有力支撐。經過調查統計發現,景谷共有古茶園面積2751公頃,其中野生古茶園面積大約有333公頃,栽培型古茶園大約有2417公頃,古茶園的茶葉價格更高,屬于高產值茶園。由于一些茶農受到利益驅使,出現隨意采摘和砍伐古茶樹的現象,導致部分野生古茶樹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加上歷史原因,古茶園受害嚴重。
2.4 茶葉企業帶動能力弱,專業合作社運作不規范
景谷茶業企業的規模、技術、設備參差不齊,品牌雜亂,市場占有率不高,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不足。年產量在1 000 t以上、銷售額逾2 000萬元的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少,中小企業居多,市場營銷能力較弱,坐商現象較為普遍,主動開拓市場的意識不強。茶葉專業合作社的創建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出現了不少“空殼合作社”,合作社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
3 景谷大白茶產業發展對策
3.1 采取 “公司+合作社+建檔立卡貧困戶+基地”的模式
依托現有的云南景谷白龍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景谷秧塔大白茶有限責任公司、云南彩程茶葉有限公司、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云春茶廠、景谷天成順宏古樹茶廠等實力較強茶企業,在發展大白茶產業過程中,主要采取“公司+合作社+建檔立卡貧困戶+基地”的模式,重點培植龍頭企業,帶動周邊散戶積極向企業靠攏,直接對合作社、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技術支持,提高建檔立卡貧困戶自身的種植技術。通過訂單種植、產品回收、以及雇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到企業工作,增加農戶(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收入,延伸產業鏈,帶動建檔立卡戶增收脫貧。
3.2 加強生態茶園管理,提高茶葉生產質量
景谷縣已經在2012年全面建成生態茶園,加強生態茶園管理成為茶葉產業發展的關鍵。在生態茶園管理過程中,必須要做好全過程管理,在選種方面,要選擇健康、飽滿、無病害的種子,播種時要按照科學合理的播種方式,對茶園密度進行控制,營造一個和諧的園區生態環境。另外,要嚴格按照生態化茶園管理模式,鼓勵、引導茶農形成生態環保意識,在茶園實行農藥準入制,對茶園的肥料、農藥、覆蓋物等投入品,進行統一預報、統一管理、統一記錄,減少各種高殘留、高毒性農藥化肥的使用,從源頭上減少藥物殘留,生產出更多安全、健康、高品質的茶葉。
3.3 挖掘茶葉文化
茶葉是具有文化底蘊的產業,景谷縣的茶葉文化歷史悠久,在現代更應該要大力挖掘、宣傳和發揚。可以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從景谷縣茶史、茶馬古道遺跡、民間茶俗等方面進行挖掘、研究茶葉文華,并且可以利用多種文化活動、茶事活動等,對茶葉文化進行宣傳和弘揚,讓更多人能懂茶、愛茶、識茶,為茶葉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綜上所述,大白茶是景谷縣的主要產業,近年來已經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景谷縣應該要緊緊抓住這一特色產業,加快大白茶產業開發利用發展方式,加強大白茶基地基礎建設,改善生產條件,實現生態種植和制作,全面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提高本地經濟效益,促進茶葉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