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克光 朱薇 秦玉玲 蔣羨蘇
食品的安全與健康一直是人們重點關注的話題。近年來,綠色發展理念逐漸滲透到農業中。因此,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成為農業發展的主流趨勢。由此,誕生出“三品”的概念。“三品”即“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以“三品”為基礎進行農業生產,有利于提高農副產品的質量,也有利于推動農村產業現代化進程,還有利于促進鄉村經濟穩定健康發展。本文以豐縣的農業發展為例,闡述目前的發展現狀,分析農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的策略。
1 農業發展現狀
1.1 認證規模持續擴大
符合農業“三品”的農副產品數量越多,表示該地農副產品的質量越好;數量越少,表示該地農副產品的質量并沒有那么好。當前,豐縣農副產品的“三品”認證規模持續擴大,而且,由于綠色生態農業生產的推廣工作落到實處,群眾逐漸有了較強的農業“三品”認證意識。根據資料顯示,自農業“三品”認證實施以來,本縣已經有一百三十家左右企業的五百余農副產品獲得了“無公害農產品”認證,這些已獲認證的農副產品的產地面積已達一百三十萬畝;八家企業的二十三個農副產品獲得了“綠色食品”認證,認證面積已達一千二百六十畝;還有一家企業的兩個農副產品獲得“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五十畝。
1.2 品牌效應進一步突出
品牌是衡量一個鄉村企業是否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也是鄉村企業、農副產品以及消費者三者之間關系的載體。一個鄉村企業有好的品牌,不僅表明其生產高質量的農副產品,也表明該企業有著較高的信譽。因此,為了促進鄉村企業的發展,多年來,本縣所有的農業部門堅持開展樹立品牌的宣傳與推廣工作。利用品牌促進市場的平穩發展,使鄉村企業之間形成良性競爭。利用市場促進農業“三品”的認證管理以及認證規模的可持續發展。并且,充分利用“三品一標”的品牌優點,很大程度上了提升認證企業、認證組織機構、認證農民等的經濟效益,也推動了農業部門開展認證工作的良性發展。
1.3 認證監管不斷加強
認證監管工作的有效開展是維持獲證農副產品質量安全、維護群眾心中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現階段,本縣不斷加強認證監管方面的工作。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加強對認證企業、認證組織機構、認證農民等的檢查力度。定期組織人員進行專項檢查,不定期組織人員進行突擊檢查;定期對一些重要檔案進行歸類整理,并結合鄉村發展情況不斷完善認證管理制度;定期查閱一些重要認證記錄,確保不會影響認證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其二,加強對農副產品質量的監管。定期對一些獲證農副產品進行抽檢,發現有不合格的產品,嚴懲不貸。其三,加強了對獲證產品包裝標識的監管。重點查處了一些有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
2 農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
2.1 鄉村企業經營覆蓋面狹窄
雖然本縣在宣傳、推廣、監管農業“三品”方面的工作獲得了一定的回報,但是,在實際的農業發展過程中,還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鄉村企業經營覆蓋面狹窄就是其中的主要問題之一。多數申請認證農業“三品”的鄉村企業與民間組織機構生產規模并不大,基本都是以小作坊生產為主,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資源的分散,不能創造大量的經濟效益。這對鄉村產業的整合以及鄉村品牌的形成產生了嚴重不利影響。而且,一些通過農業“三品”認證的農副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并不強。因此,不能充分利用品牌促進鄉村的發展。
2.2 農業生產標準化程度低
農業生產標準化程度低也是本縣當前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目前,本縣農業“三品”的生產、監測、質量安全并沒有統一且嚴格的標準。雖然一些企業制定了標準,但是并沒有重視對標準的實施,使得生產出來的農副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不僅影響了企業形象,也不利于形成競爭力強的優秀品牌。而且,農業部門在推廣“三品”的過程中,只重視農副產品的質量,忽略了生產者的經濟承受能力,打擊了生產者的積極性。
2.3 不重視品牌管理
現階段,本縣還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不重視品牌管理。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沒有認識到品牌后續管理對維持品牌形象的重要性。一些企業在生產農副產品的過程中,并未規范生產記錄,對農業部門開展管理工作帶來了消極影響。還有的企業忽略了對企業內部質量檢測員的專業技能培訓,使得企業不能及時地對農副產品進行復查換證。還有的企業會因為各種原因放棄農副產品的復查換證工作。二,當前品牌管理所需費用較高。由于維護品牌所需的費用較高,一些認證過期的企業不愿意再次辦理農業“三品”認證。而且,部分企業拿著過期的“三品認證”卻銷售質量不合格的農副產品,降低了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度,也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了阻礙作用。三,監管工作落實不到位。鄉村農業監管部門只重視對農副產品的認證,而忽視了后續監管工作對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不利于鄉村品牌的健康發展。另外,當前農業“三品”市場管理體系還有待健全,也對本地農副產品的輸出帶來不利影響。
3 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的策略
3.1 加強基層團隊建設
要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創新農業“三品”發展機制,并提升農副產品的質量安全,首先,應當加強基層團隊建設。基層團隊對促進鄉村產業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只有基層團隊將農業“三品”工作落到實處,才能夠保證農副產品的質量安全。第一,提高農業部門的領導對開展農業“三品”工作的重視。可以在日常的各類考核中加入農業“三品”工作,貫徹綠色發展的理念。要求各級領導在黨支部的指導下,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加強對農副產品生產的各個環節的質量監管。并培養企業、組織機構、農民等的質量安全意識,建立健全農副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機制。第二,加強對農業部門工作人員的培訓。可以按照“三品”的種類培訓不同的質檢員。必要時,引入專業的高素質人才,提高農業部門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3.2 緊抓基礎管理
基礎管理對保障農副產品的質量、推動鄉村產業健康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要做好基礎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對生產者進行相關的培訓。農業部門可以聯合鄉村企業或者民間組織機構組建“三品”合作社,定期開展培訓活動,提高農民的生產水平,加強農民的綠色生產意識,使農民認識到標準化生產以及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并使其理解、掌握品牌生產技術的要領。農業部門也可以聯合鄉村企業或者民間組織機構組建各個類型的基礎服務隊,實施上門服務。或者在一些重要的生產區域以及農忙時期實施統一服務。例如統一種植、統一灌溉、統一施肥等。這樣,既可以有效解決農民的生產問題,也可以促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在服務的過程中,要注意讓農民學習并掌握先進且高效的生產技術,注意實施標準化生產。也要貫徹綠色生態農業生產理念,盡量少用或者不用化學農藥,真正做到“綠色無公害”。此外,也要重視肥料的科學使用。要根據具體的農作物選擇合適的肥料。倘若要使用有機肥,一定要等其腐熟之后再使用。如此,可以減少化學農藥以及肥料對農副產品質量安全的影響。
3.3 培育農業特色品牌
培育農業特色品牌對促進鄉村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開展農業“三品”工作的過程中,要重視培育農村特色品牌。第一,抓基地建設。對鄉村產業布局進行合理優化,根據本地的農作物品種選擇優勢較大且普遍種植的進行重點培育。并且,重視培育知名品牌。爭取做到“一村一特色,一特一品牌”。第二,抓品牌認證。基于農業“三品”認證,突出特色優勢產品。并以此為品牌重點打造。需要注意的是,在“三品”認證的過程中,要嚴格檢測產品的質量安全,以提高認證的質量。第三,抓品牌監管。農業部門要加強對獲證企業、組織機構以及農戶的管理與服務。要在生產現場對其進行監督、指導,重點突出關鍵性環節,確保其生產標準化。而且,在認證到期時,要及時開展復查換證工作。
綜上所述,當前本縣開展綠色生態農業生產工作獲得了一定的回報。本縣的農業“三品”認證規模持續擴大,群眾逐漸有了較強的農業“三品”認證意識,企業與農副產品的品牌效應進一步突出,并不斷加強對農業“三品”的認證監管工作。但是,在實際農業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如鄉村企業覆蓋面狹窄、農業生產標準化程度低、不重視品牌管理等。這些問題對農副產品的質量安全造成了嚴重影響。筆者結合多年工作經驗提出以下幾點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提升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策略:第一,加強基層團隊建設;第二,緊抓基礎管理;第三,培育農業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