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霞
本文闡述了雙河市86團,引進推廣全球衛星定位導航自動駕駛技術的(GPS導航自動駕駛技術的)作用及其優點。拖拉機自動導航駕駛技術的運用,可以增加機動車的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費用和勞動強度。提高農機標準化作業,綜合效益顯著。
隨著第五師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迅速發展,連隊職工勞動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職工對機械化作業的需求越來越高,棉花機械采收代替人工撿拾勢在必行,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自動駕駛技術的推廣應用,可以保證各項農田作業質量的明顯提高,降低成本,增加經濟效益。此項技術在兵團的標準化農田上應用效果非常顯著,除以上所說,提高作業質量等好處外,還為秋季機械收獲作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五師是優質棉生產基地,每年需要大量的拾花勞力。播種質量差,直接影響機采的采凈率,浪費較大。該技術的推廣應用。使機采也得到快速全面推廣,使拾花勞力問題得到迎刃而解。綜合效益得到顯著提高。
1 衛星定位拖拉機自動導航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86團多年來一直是以棉花為主要經濟作物,具備了良好的棉花優質、高產、配套栽培技術基礎和設備保障。除了棉花打頂和采收,其它作業項目全部實現機械化,2013年,團《建立棉花機械化采收》項目示范區0.27萬hm2,實現機采0.27萬hm2,為86團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項目實施效果顯著。2016年,90余臺機車全部安裝使用了衛星定位導航系統,推廣機采棉面積達到100%。
2 衛星定位拖拉機自動導航技術推廣應用的必要性
第五師是新疆優質商品棉生產基地,棉花種植面積達到4.3萬hm2,總產量突破26萬t,棉花籽棉單產平均400kg以上,棉花生產多年來一直采用機械整地、機械鋪膜播種、機械植保、機械中耕追肥、機械碎稈、棉籽機械脫絨等機械化作業,棉花產業機械化程度很高,但因駕駛員素質及技術有限,農業機械播種作業質量不高,交接行彎曲,嚴重影響后續機械化作業,如:“播行端直、接茬準確”的難題就始終得不到解決。春季適播期短,要想做到全部作物“適期播種”就更難了。這些問題的存在,還阻礙了機采的推廣應用。因播行不直,接茬不準,機采浪費較大,職工不接受機采。這在2013年以前一度就成為五師推廣棉花機采推廣的羈絆。2013年春,衛星定位拖拉機自動導航技術,在86團春播中一經試驗、示范,“播行端直、接茬準確、省地、省時、減輕駕駛員的勞動強度”等好處,一下受到大家的青睞。這一技術一經使用,便得到了快速推廣應用。這項技術的應用,輕松完成行距一致、播行筆直,邊成線、角成方播種要求。多年來困擾大家的播種九項要求,就因該技術的推廣應用,得到迎刃而解。
3 衛星定位拖拉機自動導航技術的作用及優點
該技術有效解決了困擾農機操作人員多年的“播行端直、接茬準確”的技術難題。駕駛員播種質量參差不齊,尤其是行距銜接不一致,給后續田管作業如中耕、植保、機采帶來諸多不便。應用該技術達到了1千米播行誤差不超過2cm,接茬準確率達到100%,提高了土地、時間、機車等利用率,為后續田間機械作業打下堅實基礎。使用該衛星定位拖拉機GPS自動導航技術,還實現了晝夜連續播種作業,延長播種作業時間,有效縮短播期,達到適期播種,一播全苗的目標。應用衛星定位導航自動駕駛技術有效提高了拖拉機的操作性能,延長作業時間,可以實現夜間播種作業,大大提高機車的效率和利用率。全球衛星定位導航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確保了后續農田作業時銜接行距的精確度,有效降低了后續田間機械作業時因播行不直,接茬不準,而對作物造成的損傷及機采浪費。優化了農作物的種植農藝特性,提高農機作業質量,增加經濟效益。使用該套設備能減輕駕駛員的勞動強度,在作業過程中駕駛員可以用更多的時間查看農具的工作狀況,有利于提高田間作業質量。由于播行筆直、接茬準確,也為采棉機的采收打好了基礎,減少了浪費,增加了收入。而且該技術所需拖拉機不需要做大的改動,只需添加輔助設備即可,操作實施方便。
引進推廣衛星定位拖拉機自動導航(GPS)技術是精細農業發展的重要標志,它將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化在田間的利用率,是推動農機機械化發展更上一個新臺階的關鍵技術措施之一;也是兵團高標準化農田建設項目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