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東
馬鈴薯是低溫耐寒的農作物,對溫度和的微肥要求比較嚴格。在發芽期芽苗生長所需要的水分、養分都有芽塊自身提供,當250px的土層溫度穩定在5~7度時,種薯的幼芽就能在土層中緩慢的萌芽生長。當溫度升到到10~12度時,幼芽生長健壯并且生長很快。達到13~18時是馬鈴薯萌芽生長最理想的溫度,溫度過高則抑制發芽造成芽塊腐爛。當溫度低于4度時芽塊不能萌芽,停滯生長。
1 馬鈴薯對溫度的基本要求
1.1 萌芽階段
在溫度不低于4℃時,它可以通過休眠的塊莖發芽,但幼芽不能伸長;當溫度為5-7℃時,幼芽開始發芽并伸長,但是很緩慢。如果將溫度保持在這個溫度下很長時間,幼芽就會形成很短的匍匐莖,頂端會膨脹形成小馬鈴薯,或者仔薯(夢生薯)會直接從塊莖的芽眼處生長出來;當溫度上升到10~12℃時,幼芽生長健壯、迅速;在溫度18℃左右時,最適于幼芽生長;超過36℃,幼芽不易萌發,且常常造成大量腐爛。幼芽生長旺盛、健壯的溫度是10~12℃;適合芽的生長的溫度是18℃左右;幼芽不易發芽,常常引起大量的腐爛的是溫度超過36℃時。
1.2 莖葉生長
最適溫度為17~21℃。當溫度高于42℃或低于7℃時,莖葉將會停止生長;當日的平均氣溫為25~27℃時,莖葉生長將受到一定影響。
1.3 塊莖形成和發育
塊莖形成的最適溫度為17~19℃,以及21℃以上塊莖形成會受到抑制。當溫度低于-2℃或高于29℃塊莖生長停止,匍匐莖從地上長出,變成莖葉生長。低溫可以提早塊莖的形成,高溫易使塊莖的再次生長,從而使小薯形成。
1.4 開花結實
15~17℃是開花的最適宜的溫度,溫度低于5℃或高于38℃時不會開花,-0.5℃時,花易受凍害,-1℃時花會致死,夜間開花溫度在16℃以上較好,花芽在12℃以下形成,但不開花。
2 馬鈴薯對微肥的基本要求
微肥缺了不行,但濫補更不行,硼肥是花芽分化必須的微量元素,鉀肥多了可抑制硼的吸收;缺硼導致分生細胞缺鈣,細胞膜的形成受阻,而且使幼芽及子粒的細胞液呈強酸性,因而導致生長停止缺硼影響水分和鈣的吸收及其在體內的1'1移動缺硼可誘發體內缺鐵,使抗病性下降。 鋅: 一是癥狀識別。缺鋅條件下蔬菜代謝紊亂,并在外部形態上表現出來。一是葉片葉脈間失綠黃化甚至變白;二是出現斑點、壞死或死亡組織。多數蔬菜鋅營養不足時出現幼葉變小,節間縮短、尖端生長受抑、類似病毒病癥狀。例如,缺鋅導致番茄葉片萎黃和異常萎縮、葉柄上產生褐斑、葉片逐漸壞死;缺鋅導致黃瓜嫩葉生長異常,芽叢生狀,生長受抑;菠菜缺鋅由新生葉開始蔓延,葉肉褪綠變黃,后葉脈間變白壞死;南瓜缺鋅葉片發黃、葉脈色暗淡。但如果蔬菜體內積累過多的鋅則會中毒,表現為葉片失綠和產生赤褐色斑點,根系生長受抑缺鋅可使葉變小變黃使其抗病能力減弱。磷肥不能和鋅同補,磷酸鋅沉淀是磷肥和鋅能形成,磷和鋅的利用率降低。更多的氮肥可以抑制鈣的吸收,尤其是銨態氮。鈣:蔬菜作物大部分喜鈣,需求量較大。鈣的吸收在植物中起的作用有很多種,不但可以促進細胞壁的發育和減少營養物質外滲。
2.1 番茄、甜椒臍腐病:幼果的芽前端(花瓣脫落的一端)果肉呈水浸狀是發病初期,果肉完好,隨著果肉膨大,果肉前端患部干縮凹陷并黑褐化,病斑處常受二次性霉菌寄生,呈爛頂狀。果實非爛頂部分成熟時仍能著色;患部干縮凹陷并黑褐化在果肉前端,二次性霉菌常寄于生病斑處,呈爛頂狀。當非爛頂部分果實成熟時,它仍然可以被著色。甜椒頂端凹陷沒有番茄明顯,它主要是棕色和枯死狀。臍腐病通常發生在靠近拇指大小時的水果中,果實在擴張期結束時通常不會再發生。
2.2 白菜干燒心和甘藍心腐病:結球大白菜和甘藍在結球以后,剖開葉球,可見內葉邊緣或連同心葉一起褐變干枯。缺鈣癥狀有時也會表現在結球初期未結球的葉片上,其特征為葉綠皺縮褐腐。鈣缺乏會使甘藍、大白菜的食用率顯著降低,食味質量異常,甘藍和大白菜的品質受到嚴重影響。
2.3 椰菜缺鈣癥狀:易發于花球發育時期,新葉的前端和邊緣黃化,繼而褐變枯死;花球發育受阻,質量下降。
2.4 芹菜缺鈣癥狀:阻礙頂端生長,使新葉患有黃化病,葉緣焦枯,無新鮮感植株,拔根后觀察顯示根系較少,呈黃褐色,根分枝、少有根毛。鎂在體內更具流動性,可轉移到新的組織中,作物在中期生長階段易出現缺鎂癥狀。缺鎂時,首先出現在葉片中下部的新葉上,葉脈間出現斑紋狀缺綠癥。它從葉子中間開始,然后逐漸延伸到整個葉子,葉片網狀組織呈黃色或白色,只有葉脈留下綠色。缺鎂嚴重時,葉肉組織變褐,枯萎脫落,開花受到抑制明顯。果實產量降低 3.2 土壤溶液中離子間的拮抗。一般來說,土壤中不缺鎂,但石灰、鉀肥和生理酸銨氮的施用量太多。造成土壤溶液中過多的鉀離子、銨離子、鈣離子等,與鎂離子產生拮抗作用,作物對鎂的吸收受到影響。土壤中鎂的替代量小于60 mg/kg,鎂/鉀比值小于1是鎂缺乏。鈣鎂可以抑制鐵的吸收,因為鈣鎂呈堿性,可以使鐵由易吸收的二價鐵轉成難吸收的三價鐵。
老葉枯萎上卷,葉緣呈焦狀。 包心菜缺鉬,葉片彎曲,葉緣為水漬狀,葉脈常呈紫色,葉肉為橄欖綠色。葉片向四面張而不易包心。幼葉褐色壞死,葉緣變形。 甜菜缺鉬,葉片變窄,由灰綠色發展成均勻黃綠色,與缺氮相似。葉脈間失綠不明顯,將葉片迎著陽光觀察時,才可以看到失綠部分。葉片小葉柄凋萎,葉柄凋萎常發展到壞死,全葉枯萎而死亡。葉緣向上卷曲,全葉由主脈向上彎曲,有時呈焦灼狀,嚴重缺鉬時枯萎。輕度缺鉬時,只有葉片呈黃綠色,葉緣粉紅色,葉片卷曲、凋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