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鳳民
水產品種類豐富,營養價值高,是很多人的家常食物之一,尤其是在水資源條件較好的地區,水產養殖是一個新興產業,發展迅速,給本地群眾帶來了較高的經濟收益。以沱湖為例,沱湖的水域條件較好,擁有繁茂的水草、豐富的浮游生物、清冽的湖水,這塊生態寶地成為安徽北部最大的商品蟹生產基地,螃蟹養殖面積和產量均居皖北首位,每年的產量可以達到250噸,銷往全國各地。沱湖地區具有發展淡水養殖業的優勢,隨著本地產業不斷調整,在淡水養殖過程中,技術水平也有所提高,但依舊還面臨著一些問題,對淡水養殖業的發展產生阻礙。對此,要積極加強對淡水養殖業的規劃,解決各類問題,促進淡水養殖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1 淡水養殖現狀
目前我國的淡水養殖還是以小規模養殖為主,幾個比較集中的養殖區域,都以分散的小規模養殖模式為主。以本地為例,本地的自然條件適合養殖蟹類,以河蟹養殖為主,沱湖螃蟹遠近聞名,大規模以及密集型養殖對水資源環境產生一定影響,污染的養殖環境也會影響到水產品質量和產量,限制水產養殖業發展。經過實驗發現,在湖泊內一定面積的水域里實施河蟹鳙魚網圍混養,可以有效提高水產養殖經濟效益,投喂水草以及一定數量的活螺絲,有助于改善網圍內生態環境,為河蟹的健康生長創造良好環境,蟹鳙混養具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除了養殖河蟹以外,水產品的種類還有其他幾種,第一,魚類,主要是可以食用的淡水魚,比如草魚、鯽魚、鯉魚等。第二,貝類,主要包括河產小螺絲等。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常見的養殖方式有以下幾種:
第一,稻田養殖。稻田養殖是一種生態養殖方式,將水產品養殖和水稻種植結合起來,如魚、蝦等需要養殖的水產品被放入到稻田中,這些水產品可以食用稻田里的蟲子、雜草等,這種養殖模式十分健康、環保,不僅消滅了稻田中的害蟲和雜草,促進水稻有機生長,還能為水產品提供食物和餌料,實現共贏。第二,天然湖泊及河流養殖。在天然河流和湖泊中養殖指的是將水產品投入到天然湖泊與河流中放養,然后人工飼喂,同時水生物也可以食用一些河流湖泊中的天然餌料,一方面有利于保持水產品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可以節省人力和物力,是一種良好的水產品養殖模式。第三,網箱養殖。網箱養殖是目前最常用的養殖方式,將水產品放入網箱中養殖,雖然在養殖空間上受到一定限制,但是餌料的投放更精準,能有效減少餌料浪費,而且網箱煙支的產量較大,捕撈方便。第四,低洼地池塘養殖。由于本地的地理條件、水源環境條件所致,沿沱湖,天井湖,澮河邊上開挖了有幾千畝低洼地池塘,所用的水源均為沱湖、天井湖、澮河的水源,取得良好效益。池塘養殖,其面積最好0.13~0.33公頃,水深1.2~1.5m左右,池塘塘埂要有一定的坡度,坡比通常為1∶2.5~3。水源必須要清潔,而且池塘要做到排灌方面,有豐富的水草資源,為了提高池塘水質條件,每口池塘配備一臺增氧機,一般0.33公頃以下配備1.5KW增氧機1臺。
2 淡水養殖技術的發展趨勢
淡水養殖是未來養殖行業發展的方向,由于市場需求量較大,人們對水產品的品質要求較高,所以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應該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提高養殖水平。
2.1 調節水質
在養殖過程中,氨氮、亞硝酸鹽等含量超標,會影響水產品的生長,嚴重超標時還會導致其死亡和生病。所以,必須要加強對水質的調節,控制水域中的氨氮、亞硝酸鹽等含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通過增氧機或增氧劑適當增加水環境中的氧含量,當養殖水域中的氧氣較為充足時,氨氮等有害氣體可散逸到大氣中,亞硝態氮也可以轉變為對養殖產品危害較小的硝酸鹽,并且被其中的水生植物吸收,從水域中排除。第二,使用水質改良王、排毒養水寶、改水霸王等水質改良劑,每畝使用500g,可以降低養殖環境中的氨氮、亞硝態氮含量。第三,使用新研制的水質改良劑,即速效底改、底必凈等產品,每畝大約使用400~500克,直接撒入養殖環境中,徹底改善水質,降解底泥中的氨氮、亞硝態氮等有害物質。第四,使用微生物制劑來改善水環境,比如水博士或復合芽孢桿菌,每畝水域使用100~125克,在整個環境中潑灑,也可以降低其中的氨氮、亞硝態氮含量。
在改善水質條件的時候,應該要注意兩點,一方面水溫要保持在15~38℃之間,并且在晴天操作,上午十點左右使用最佳。另一方面,使用之后五天之內不要換水,讓水質改良劑或者其他的生物制劑發揮效果,有效降低其中的有害物質含量。
2.2 合理選擇餌料
在淡水養殖過程中,必須要對餌料進行合理選擇,餌料的品種,成分比例等要嚴格控制,確保餌料適合水產品。在投放時,也需要控制好時間、用量,根據養殖規模進行投放,并且要注意保持水質清潔,不使用過期、變質的餌料,提高養殖水平,確保養殖產品能夠獲得充足的營養。
2.3 建立完善的養殖體系
建立完善的養殖體系,可以保證養殖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促進養殖業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一方面,要建立淡水養殖保障體系,因為在養殖過程中必然會出現一些不可控的現象,比如養殖產品死亡,自然災害等,對此,要建立完善的水產品養殖保險體系,為養殖戶提供堅實的保障。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水產品銷售機制,政府部門要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幫助養殖戶建立良好的銷售平臺,促進養殖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綜上所述:淡水養殖的區域性比較明顯,主要集中在水域條件較好的地區,而且一般都是有當地的農民主導生產,管理較為粗放,就目前的淡水養殖情況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對此,要積極加強對養殖技術的創新,并且建立完善的養殖體系,促進淡水養殖工作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