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奉楚
通過互聯網販賣、購買、使用毒針的社會危害性和違法性非常明顯。被狗販子購置后用于毒狗,危害性還算輕的,一旦被不法分子使用,威脅他人生命健康,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嚴重后果。因此,有必要嚴格管控“網購毒針”,絕不能放任其成為可以被隨意買賣、濫用的“定時炸彈”。
有關“男子網購毒針扎死女友”案的報道中透露,線上交易和快遞運輸有所謂“一般不會被查”的潛規則,這暴露了相關管理制度形同虛設,以致這種劇毒物品可以通過網絡渠道被隨意買賣。根據相關規定,互聯網電商平臺、社交平臺、銀行、電信運營商均應嚴格執行實名制,快遞行業也應執行實名制和當面驗貨規則。如果這些渠道中任何一個環節都沒有出現疏漏,就應該能有效杜絕危險品通過網絡渠道銷售。或者說,如果能嚴格落實實名制,執法機關能很容易地追溯倒查,揪出始作俑者,進而形成倒逼和威懾效應,讓危險品的制造者和意圖購買者心存顧忌。
因此,打擊網購危險品必須具有互聯網思維,用先進技術手段從嚴密織監管網絡,充分發揮大數據優勢,屏蔽涉及相關劇毒物品的敏感詞語,及時刪除或切斷傳播鏈條,同時搜集反饋可疑的轉賬、聊天記錄,并嚴格落實實名制,懲戒管理不善、制度落實不嚴的網絡商家和快遞企業。對網購危險品形成圍剿之勢,才能讓社會少些不安定因素,讓公眾更有安全感。(據《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