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佳所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圖書館 廣西 河池 547199
“互聯網+”時代的特征是信息化與數據化,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要想擺脫傳統模式的束縛,就必須對讀者服務現狀進行分析,利用“互聯網+”平臺創新讀者服務模式。
目前,我國大部分圖書館在館藏資源統一檢索方面仍然難以滿足讀者需求。例如,當讀者對某一主題進行檢索時,只能利用圖書館書目檢索系統查詢相關信息,無法利用檢索引擎對其他數據庫進行訪問并獲得所需的文獻資料。
絕大多數圖書館都會按照文獻載體的差異,建立不同的閱覽區域。當讀者需要查閱多種類型的文獻資料時,通常要到各個相關閱覽區進行借閱、查詢。這不僅影響了讀者的正常使用,還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一些文獻資料利用率低下[1]。
現階段,我國大多數圖書館借書流程是讀者通過互聯網檢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獻后,必須到圖書館現場借閱相關紙質文獻。此外,部分數字化文獻資料只能在圖書館內部訪問固定的網址才能獲取。由于文獻獲取方式單一,部分讀者只能放棄使用圖書館的文獻資源。
在“互聯網+”時代下,圖書館是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基礎,并提供多方面的讀者服務,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傳統服務模式的不足。新時代圖書館可以建立多媒體電子閱覽室,一方面,讀者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強大功能獲取所需的信息資源,另一方面,圖書館也可以擺脫傳統讀者服務模式的弊端。
“互聯網+”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靜態的傳統服務空間轉變為動態的互聯網虛擬服務環境,極大地拓展了讀者服務模式。“互聯網+”時代圖書館具有無限的信息資源,且能面向多個用戶,讀者能利用多種方式隨時獲取相關文獻信息。
在圖書館管理工作中,讀者的服務效益評價由過去的借閱數量變成檢索質量評價,同時,讀者的服務評價體系也由過去的實體化評價變成現在的虛擬化評價,這就更清晰地反映了圖書館的服務效益。
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應立足于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積極面對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改進讀者服務模式,使讀者服務工作向市場化與開放化方向發展,更加全面、綜合地為讀者服務。
現階段,我國部分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未曾學習過專業的圖書館管理相關課程,而“互聯網+”時代又對圖書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圖書館要積極引入專業人員,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開展圖書館管理工作。
在圖書館管理工作中,部分圖書管理人員工作態度消極,沒有認識到讀者服務工作的重要性。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實現數字化圖書館和網絡圖書館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持,所以,圖書館工作人員要立足于讀者需求,并提供相應的服務。
圖書館要將讀者需求作為圖書管理工作的核心,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機制,實行精細化管理。利用調查問卷、網絡評價等多種調查手段,收集讀者需求,并進行分析與研究。根據圖書館相關信息構建網絡圖書館,對網絡圖書館及相關信息資源管理進行研究,以開發新的功能與信息服務系統[2]。
“互聯網+”時代數字圖書館是發展趨勢,將數字圖書館與實體圖書館有效結合,將館藏書目相關數據與各種信息資源集中在一起,能有效推動圖書館讀者服務模式的創新。
綜上所述,傳統圖書館的讀者服務模式已無法滿足“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要求,必須要認清現實,轉變服務觀念,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構建數字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