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娟 張亞東
(山東華宇工學院 山東 德州 253034)
德州市土地肥沃,是糧食、蔬菜、畜牧的主產區,糧棉菜畜產量均居山東省前列,是山東省重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在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條件下,運用互聯網和現代科學技術改變傳統農業耕種方式,實現智能一體化管理,以發展現代農業和帶動德州市的經濟發展。
現代農業是把農業建立在現代科學的基礎上,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工業來裝備農業,用智能化來管理農業,創造一個高產、優質、低耗的農業生產體系。其最終目標是建立發達、富庶的農業和創造良好的環境。其特征包括機械化、科學化、產業化、信息化和提高勞動者的素質。
發展現代農業先要轉變觀念,以工業化思維發展現代農業,把農業當作工業來管理。在農業耕作過程中,運用傳感器和物聯網技術實現自動化智能管理,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使傳統農業插上“智慧”的翅膀。
發展智慧農業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導。地方政府要積極展開各類農業科學技術知識、生產管理和農業科技咨詢服務,提升農業競爭力,推動農業持續發展,提高資源利用率和保障產品安全[1]。
建立以消費為導向的產業體系,打造“消費者需要什么生產什么,需要多少就生產多少”的生產方式。利用互聯網技術完善電子商務平臺體系,健全配套服務與設施,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和市場價值,帶動農產品的銷售。采取“政府+運營商+平臺”模式,鼓勵農業龍頭企業積極參與電商平臺建設,鼓勵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村種養大戶、農產品批發商和供銷合作社等借助阿里巴巴、京東、郵政等第三方平臺設立網店。
充分挖掘德州市交通、經濟與地理區位優勢,依托現有農產品批發市場、物流基地和集散中心,與特色農業資源與規模化生產基地銜接,重點打造“一綜、一園、多節點”的現代農業物流體系。
(1)“一綜”即建設現代農產品物流貿易綜合體。依托現有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打造集農產品研發、生產、轉讓、檢驗、展覽銷售、供需信息發布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農產品物流貿易綜合體。
(2)“一園”即建設現代農產品綜合物流園區。從單純的銷售場所向更為全面的多元化功能轉變,逐步形成物流交易中心、示范基地、產品展示中心、服務中心等平臺系統。
(3)“多節點”即依托現有特色農產品貿易物流基地和已有重要農產品批發市場體制,新建或改造升級一批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和物流基地。重點加強批發市場的場地條件升級、配套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完善農產品交易信息體系建設,增強各類批發市場的交易功能。
充分發揮農業公益性社會服務機構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主體作用。建立公益性農技推廣體系,以滿足農民的科技需求為出發點,以服務農民的成效為檢驗標準。建立健全農技推廣運行機制,培養建設農業科技示范戶和示范基地,開展農技人員培訓,促進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與技術推廣體系對接。加速農業新機制形成,完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快速通道,全面提升公益性農技推廣體系的公共服務能力。
德州市是山東省重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面對德州市農業發展現狀,應通過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構建現代農業物流體系和建立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體系等發展途徑,促進德州市現代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