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廣紅
(上會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江蘇分所 江蘇 南通 226001)
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中小企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市場競爭不斷加大,中小企業因為規模較小,發展受到了限制。要想進一步提高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構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明確內控制度面臨的問題,提高中小企業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價值,來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面臨的內部環境主要是企業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①企業資源環境。中小企業的資源是其能夠開展內控管理的關鍵所在。企業的規模、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經濟效益等都是影響內控管理的關鍵環節。②企業文化環境。中小企業雖然不同于國有大中型企業,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會形成獨立的企業文化,這些企業文化就是影響內控制度形成的關鍵,也是決定內控制度是否更加完善和體系化的關鍵。③企業能力環境。企業能力主要是企業后期發展的動力和對財務管理控制的能力[1],這是促使企業內控制度體系化建設的關鍵性環境因素。
1.2.1 政治環境
政治環境也就是國家對于中小企業發展的態度,相應的政策法規、稅收優惠等內容,這些政治環境是決定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的關鍵。
1.2.2 經濟環境
國家經濟發展的大環境決定了中小企業是否能夠長遠地發展下去。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形成全面有效的經濟環境分析,確保與企業自身內部控制相適應。
1.2.3 技術環境
企業發展需要有獨立的財務管理技術,這些技術是企業發展的關鍵環境因素。
1.2.4 社會文化環境
主要是我國當今中小企業生存過程中所面臨的社會消費因素。例如文化水平會影響人們的需求層次,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可能抵制或禁止企業某些活動的進行,人口規模與地理分布會影響產品的社會需求與消費[2]。
構建內部控制細則是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的第一步。首先,內部控制制度細則的建立要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例如國務院的《中國中小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加強管理的基本規范》,對法人治理結構、成本核算、成本管理、資金管理和財務會計報表管理等控制制度的有關內容都提出了規范性要求。中小企業要以這些法律法規為主要依據,制定細則,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通過制定和系統化管理細則,促使企業進行管理創新,以完整有效的財務管理制度,使內部控制制度得到改革[3]。構建內部控制細則的主要作用包括:有助于管理層實現經營方針和目標;保護單位各項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資產流失;保證業務經營信息和財務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社會環境復雜,在國內企業競爭激烈和全球性經濟危機的情況下,要提高資金的利用效果,并根據外部市場需求編制預算。面對如此復雜的財務控制環境,中小企業必須認清外部環境,通過細則對企業活動進行直接控制和間接控制,由單一控制轉變為多層次、多方位的系統控制。
在企業管理中,文化非常重要。很多企業也從單一的競爭延伸到文化的競爭。一個成功的企業需要依托成功的文化管理,這樣才能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企業文化影響內部控制制度,所以中小企業在構建企業文化的過程中,必須要構建相應的財務管理文化內容。
目前,企業文化受到了企業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具體是從和諧、發展、利益角度進行規范。在財務管理方面的文化構建還是較少的,中小企業必須要從這方面進行完善。企業文化指導財務管理制度的制定,主要是因為財務管理是企業的核心,同時企業文化需要財務管理作為介質進行體現。企業經營的目的是收益最大化,而財務管理恰恰是有效的控制和計算該目的的工具。企業能否正常經營并得到高效的回報,取決于正確的準則和精神指導,這樣才能加強員工之間的交流合作,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4]。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面臨的經營環境會影響內控制度的建立,所以中小企業必須要優化內部經營環境。首先,要明確經營線路。中小企業往往有“小而專”的特點,所以在經營線路的設計上要有明確的方向,這樣有利于中小企業在短期內獲得更大的利益,壯大實力,也使企業有能力逐步建立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使財務體系化。要明確經營線路,就要分析企業的運營環境,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和流動資產償還能力分析等,在制度建設方面作出適當的側重點調整。其次,要加強財務人員的培訓。使財務人員了解新的政策理論知識。同時,建立動態控制系統,將內部控制管理意識貫穿到、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每一個員工,使控制意識深入人心。另外,企業必須要重視資金配置。根據預算分配結果有效的分配和使用資金,有些項目發展要考慮與地方政府合作,切實將公司發展與地方政府城鄉發展協調一致,確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企業規模,合理配置企業資源。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面臨的社會環境使企業處于財務風險之中,所以內控體系的構建必須要與風險管理相融合。首先,建立健全財務風險控制的崗位授權體系。明確界定涉及風險管理的每個崗位的授權對象的范圍和數量。建立和完善財務風險控制報告制度是對每個員工行為的約束。其次,建立健全財務風險控制與審批制度。對于涉及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事項,必須明確審批的程序、條件、范圍和限額,必要的文件、部門和授權審批人員及其相應的職責。另外,要構建企業內部的風險預警體系,并納入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之中,確保出現任何財務風險的時候,都能夠盡快實現對內部管理漏洞的補救,確保企業財務管理指導企業人事管理、企業經營決策管理等工作。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優化,必須要結合區域面臨的環境作出適應性的優化對策。例如構建內部控制細則,構建財務管理企業文化,優化企業內部經營環境,健全風險管理下的內控體系,發揮財務管理在企業的生存發展過程中的核心作用,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