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微
(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24)
內部控制在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企業也存在內部控制意識不強、財務管理不完善、組織結構缺乏、人員水平有限、信息資源共享困難等諸多問題。因此,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發展情況,改變機制,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提高員工綜合素質,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
所謂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為實現業務目標,保護資產的安全和完整,確保會計信息正確可靠,確保實施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和評估。商業政策可以確保商業活動有序開展。主要包括控制環境、會計制度及控制程序3個方面。會計制度占據內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地位,其實施內容在企業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
同時,國有企業在內部控制中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目前,大多數國有企業已建立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利用其制度規范發展。雖然內部控制組織結構完善,但普遍缺乏深刻認識,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沒有直接負責的人員,相互相推,相互嘮叨。②不遵守領導的安排。
這些問題的出現恰恰表明,員工缺乏內部控制觀念,缺乏對理念的理解,只停留在內部監督的層面,而不能深入理解內部控制的本質和內容[1],導致執行力和約束力低。
國有企業屬于股份制企業,企業的大部分控制權掌握在股東手中。由于溝通渠道廣泛,人力資源豐富,“法人”管理多家企業,這樣的管理模式導致管理不善,運行困難,無法保障少數股東的權力。同時,監事會和董事會的職責也沒有明確界定。
1.3.1 財務管理人員水平有限
除了財務專業知識之外,財務管理人員還應具有良好的財務分析和風險預測能力。由于融資需要,部分國有企業缺乏人事管理競爭意識,導致經營和財務賬戶出現不良狀況。
1.3.2 財務人員工作意識淡薄
為了應對財政局的審計,或者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短期效益,部分公司縱容財務人員偽造虛假的資料,使資金流入虛假賬戶[2]。其他人由于業務水平低而無法準確記錄憑證,這樣會導致用缺乏真實性的數據進行分析、評估。
由于企業員工多,要實現專業技術水平統一有一的難度,再加上員工自身的專業限制和后期業務水平低,與新技術和新系統接觸較少,導致國有企業不能快速發展,無法實現突破。
同時,國有企業的大多數金融系統都采用先進的財務軟件來管理和控制日常業務。由于缺乏專業知識,他們只能簡單地處理日常財務程序,并沒有真正了解財務軟件信息自動化的管理和控制功能,缺乏有能力的財務會計[3]。
國有企業應該注重員工能力的培訓,采用專家座談、會議、出國深造等多種方式加強員工專業技能培訓和再教育,提升員工工作能力,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進而提升企業競爭力。在培訓時,要注重企業文化的深化及拓展[4],以企業實際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國有企業要以風險為核心、以財務管理為核心、以內部控制管理為主導,不斷深化企業資金鏈。根據國家主導方針或市場需求,不斷調整符合企業發展方向的國有企業資本運營方案。
國有企業要完善內部組織架構,嚴格按照生產需要和發展目標明確分工,提升工作效率。同時,利用科學手段,完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組建風險評估組和監督部門,對企業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和監督工作,實現對企業內部的有效監管,如財務管理、資金流動及財務審計等方面,進而提升國有企業內部溝通的效率[5]。通過高效溝通,不僅增強了國有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同時也實現了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
通過建立符合企業實際要求的職能部門,對企業資金管理、財會紀要、貨物流動等進行有效監督,嚴格落實責任人,加強監督,提升財務人員工作態度、積極性及責任感。
同時,建立財務管理與績效管理相掛鉤的評價體系,使企業內部各部門相互監督。加強企業資金管理及財務審計,使資金科學、合理地運用。還要及時了解資金流動情況[6],企業管理層可根據企業資金流動情況進行分析,從而作出有效調整,使企業的資金管理更加科學有效。
在信息化時代,企業要與時俱進,根據市場需求和企業實際需求,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企業內部資源共享平臺。同時利用企業員工學術交流、技術交流、深造等方式,整合國內外先進的經驗技術,研發一套符合自身企業發展的新思路和新技術,并且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同時,要從良好的信息環境出發,重視科學創新和信息管理平臺的建立,努力實現“國有企業管理與信息技術相結合,風險預警與信息技術相結合,財務管理與信息技術相結合,不僅使企業各個部門的溝通、協調更加有效,而且可以利用資源共享平臺,方便部門查詢和管理,及時掌握信息動態,將信息提供給決策者,方便決策者進行風險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