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懷富
(原州區水務局 寧夏 固原 756000)
在水資源利用方面,河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配水資源,實現對農業生產所需水資源的供給和滿足農村居民生活用水需要。但隨著水資源枯竭和污染等問題日益嚴重,河道的水資源調配功能大幅度降低,河道淤積問題在很多農村較為常見。這些趨勢不利于農村發展和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農村河道整治工作十分必要。
通過創新河道管理體制,督促人們遵守規則,按照規則行事。農村地區河道治理關系著農業發展、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管理等,受到很多部門管轄,但沒有哪個部門能夠統領全局。導致在出現問題時,各個部門相互推脫。河道整治中,很多問題找不到具體負責部門,沒有明確的責任人,這種情況導致河道整治時間被拉長、政府資金投入增加,也出現了很多不必要的資金浪費。應當改變傳統的河道管理體制,把每一個問題落實到每一個部門中。嚴格獎懲制度,監督相關人員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
導致河道淤積問題難以處理的關鍵,在于人們的思想觀念。工業發展能帶來經濟增長和提升人們收入。為了快速發展工業,人們往往忽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進而衍生出影響農業發展的諸多問題。河道能夠抵抗洪澇風險,還能在干旱之時用于澆灌農作物,對農業生產十分重要。很多人沒有這種認識或是片面注重經濟利益,盲目發展工業。耗費了大量水資源,忽視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導致農業發展受阻,還造成了日益嚴重的生態問題。轉變認識是改變這種局面的重要方法。必須真正認識到河道存在對于農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才能在整治河道的過程中,真正實現從政府到施工人員和群眾思想統一,從而盡早解決河道治理問題。
治理河道淤積與保護生態環境是密切相關的,河道清潔對生態保護有重要意義。為了改善河道淤積現狀和做好后期防護工作,應在河道周圍建立綠化區域,通過植物抗逆性來降低后期防護成本。
河道整治工作需要政府的支持,尤其需要資金支持。河道整治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并監控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相關部門需要提供充足的人員和資金保障。多數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狀況比較落后,無法提供開展河道整治這樣龐大、長期的工作所需要的物資和人力。這種現實情況,嚴重阻礙了農村地區河道整治工作的開展。因此,政府應加大對河道整治工作的資金扶持力度,按需求分地段、分時段滿足不同區域的河道整治資金需求,幫助農村地區改變河道治理狀況。
歸根到底,農村河道整治解決的是農村居民的問題,享受這一成果是農民群眾。作為享受成果的主體,農民群眾積極參與對改變河道治理現狀具有正面作用。不管是前期的規劃,還是后期的養護,都離不開農村群眾。使農村群眾充分了解河道整治對生產生活的好處,可以提高他們參與河道整治的積極性,有利于整治工作的開展。
河道整治工作不僅需要做好前期工程,還需要做好后期養護工作。河道整治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較高。因此,要盡可能保證河道使用壽命,以實現資源使用最大化。為了促進河道養護工作者的積極性,應通過階段評比等方式,評選出養護情況最好的區域給予獎勵,以有效提高河道養護水平。
河道整治主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即改善生態環境與農業發展條件。應將改善農業發展條件作為首要工作。這是因為對于農民群眾而言,經濟收入是最重要的事情。要改變農民群眾對河道管理的看法,應從他們最在意的環節入手。當整治河道給農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后,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也會相應提高,從而更容易響應號召和重視生態問題。因此,應將疏通河道作為重點發展內容,改善農業發展受阻的局面,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高度統一。
農村地區河道存在的問題,嚴重阻礙了農業發展,也影響了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整治河道對農村地區發展十分必要。河道整治需要長久堅持,政府和農村群眾都應積極參與。在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上,采取科學的辦法解決河道整治問題,實現農村地區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