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格日樂圖
(內蒙古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內蒙古 通遼 028000)
在農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農村體育事業如何更加全面、持續地發展,已經成為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歷史性和復雜性,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如果僅僅將目光停留在體育事業發展上,而沒有從經濟發展的角度進行充分分析和思考,將很難找到答案。面對不斷增長的農民群眾體育需求,必須進行科學分析,將體育事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進行有效結合[1]。
經濟是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我國不同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經濟條件方面的差異,會對當地體育基礎設施、體育活動經費投入以及體育消費水平等產生很大的影響。
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農民群眾的體育需求也相對較高。這些地區農民群眾勞動條件得到了改善,物質生活也較為富足,他們對于體育這種兼具娛樂、休閑以及健身的活動存在很大的需求[2]。
在當前廣大農民群眾收入水平不斷提升的前提下,很多農民的體育消費層次也得到了提升。當前黨和政府對“三農”問題越來越重視,很多扶持政策已經逐步深入到了農村地區,使農村地區經濟水平得到了提升。很多農民群眾意識到了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也認識到了體育對于精神世界的積極影響。這種思想意識上的轉變,對于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3]。
現階段,我國醫療保障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因病返貧情況屢見不鮮。這對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體育事業具有較強的公益性,其作用體現在社會效益方面。通過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廣大勞動者的身心健康能夠得到有效保證,其身體素質水平也能夠得到提升。
在農村體育事業發展過程中發現,農民群眾在休息時間參與體育活動鍛煉身體,可以減少農村勞動者的疾病,并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在這一前提下,農村醫療支出可以得到進一步降低。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是對社會財富的間接創造。因此,農村體育事業發展帶來的社會效益是十分顯著的[4]。
在當前新農村發展過程當中,體育相關產業的發展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以往環境下,受限于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農民群眾的消費意識相對有限,不具備良好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意識。內需不足對產業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新時期經濟發展環境下,農村地區存在著很大的潛在消費發展空間。在農村體育事業發展過程中,廣大農民群眾的觀念產生了很大的變化。體育事業發展可以帶動相關產業消費。
相對其他消費行為來說,體育消費具有一定的享受性和發展性。體育消費可以更好地帶動農民群眾形成消費習慣,是創造內需的重要舉措。
相關產業發展的同時,會形成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帶動。在這一過程中,地方經濟活躍促使農民經濟收入提升,反過來也會促進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
另外,相對于其他產業,體育產業具有較強的靈活性。結合當地社會文化環境對體育產業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進,有助于突出當地產業發展的特色。
對于農村體育事業來說,經濟發展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和需求,應該客觀分析當前農村地區體育事業的特征。不斷探索和思考,為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構筑物質基礎、思想基礎和執行基礎,為農村體育事業各項工作的推進提供持續的動力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