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艷芳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要把提升組織力作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這是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根本要求。黨中央近日印發《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對黨支部工作作出全面規范。這對于加強黨的組織體系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全面提升黨支部組織力,強化黨支部政治功能,鞏固黨長期執政的組織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黨擁有近9000萬黨員、45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基層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必須不斷提升組織力,確保自身堅強有力,才能擔當起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
1.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組織領導力。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表現在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帶領黨員履行黨員義務、行使黨員權利,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等方面。要強化政治屬性,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四個服從”,確保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基層落地生根。要突出政治引領,讓基層群眾堅定不移跟黨走,始終確保基層黨組織在基層各類組織中的領導核心地位。要堅守政治擔當,將基層黨建和業務相結合,防止“兩張皮”,避免出現黨組織發揮作用的“越位”和“缺位”現象,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領導力。
2.創新設置方式,擴大組織覆蓋力。要推動黨的組織有效嵌入各類社會基層組織,黨的工作有效覆蓋社會各類群體,為堅持和落實黨的領導、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奠定堅實基礎。要掃除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的一些“盲區”和“空白點”,實現覆蓋上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活動上從“偏于形式”向“突出作用”轉變。在農村,要根據“三農”發展中出現的新業態、新形式、新需求,探索“龍頭企業+支部”“專業合作組織+支部”“扶貧車間+支部”“協會+支部”等組織新模式,建立跨自然村跨區域性的農村黨組織。在國企,要抓牢抓實二三級單位組織和工作有效覆蓋、作用充分發揮,重點解決國企“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在總部一級做得比較好,再往下延伸則存在層層遞減”的突出問題。在中小學、醫院、科研院所,建立起黨組織領導的校長(院長、所長)負責制。在非公有制企業,根據企業具體實際,按照行業建立黨組織,依托行業協會商會建立行業黨組織,條件不具備的實行企業聯建黨組織。在社會組織,特別是各種學會、協會,首先要解決“破題”工作,實現黨組織有形覆蓋。探索在園區、商務樓宇、商圈市場、眾創空間、特色小鎮設立區域性或綜合性黨組織,推動“互聯網+黨建”“智慧黨建”,加大互聯網媒體覆蓋力度,研究黨的建設對互聯網媒體領域廣泛覆蓋的有效途徑,使互聯網這一新興領域成為傳播黨的聲音、講好黨的故事的新平臺。通過建強以黨組織為核心的組織體系,推動基層扭成“一股繩”、合成“一張網”,形成高效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真正做到“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組織、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組織、哪里有黨組織哪里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和黨組織作用的充分發揮”。
3.發揮“頭雁”效應,增強組織號召力。“頭雁領飛,群雁齊追”。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基層黨組織帶頭人是基層黨組織的“主心骨”,提升組織力,就是要抓好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著力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敢擔當、作風正的高素質帶頭人隊伍。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拓寬選人用人視野,著力把優秀人才選出來。從致富帶頭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復員退伍軍人、優秀大學生和各類鄉賢中,尋找人才、使用人才。要通過各種教育培訓,現場觀摩學習,互相交流經驗等方式提高基層帶頭人干事創業能力。要在激勵保障上下功夫,營造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讓基層干部心無旁騖干事創業。在物質上給予適當獎勵,在精神上大力宣傳表彰,通過樹立榜樣,發揮帶頭人“頭雁效應”,形成群雁齊追的奮斗場景。要嚴格監督,管好“指揮棒”。“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基層帶頭人是基層黨員和群眾的領頭羊,其作風和形象關系到黨的干部和黨在群眾中的形象,要堅持“嚴”字當頭,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對于基層“四風”和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微腐敗”敢于亮劍、嚴肅處置。
4.打造“磁石”支部,拓展組織聚合力。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支部建在連上”是我們黨最早對支部建設的探索,1931年11月,蘇區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強調,“建立支部工作,使支部真正成為黨與群眾的連環”,這是我們黨內較早對黨支部功能的定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中報告指出:“黨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引導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黨支部是凝聚黨員和群眾的關鍵。要擔負起教育、管理、監督黨員的職責,明確教育目標和內容,根據不同領域不同地區不同行業黨員特點和水平創新教育方式。通過完善組織生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嚴格談心談話等制度了解黨員思想狀況,關心黨員,幫助黨員,讓黨員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增強組織意識;還要擔負起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的職責,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如通過“道德講堂”等形式讓群眾理解黨的大政方針,并及時反映群眾需求,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維護群眾根本利益,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贏得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擁護。只有通過宣傳、教育、服務等方式不斷增強黨組織自身“吸引力”,黨才能像“磁石”一樣把黨員和群眾緊緊凝聚在一起。
5.夯實制度保障,確保組織保障力。一要推進黨內民主制度。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要大力推進基層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落實落地。黨員正確行使權利,尊嚴和榮譽感就會增強,參與黨務活動的自主性積極性自覺性就會調動起來,黨的組織力就會得到提高。二要貫徹黨務公開制度。黨務公開是增強監督、減少腐敗的有效方式,有利于保障黨員和群眾利益,也有利于保護基層干部。三要完善黨內激勵關懷制度。基層任務重、矛盾多、條件差,在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前提下,給予基層黨員干部適度物質、精神和政治上的激勵和關懷,有助于提升基層組織力。四要明確不合格黨員處置制度。一段時期內,基層黨組織內一部分不合格黨員的存在,嚴重削弱了黨的組織力,破壞了黨的形象。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實際,明確制定不合格黨員清退制度,破解不合格黨員“出口難”問題。
6.貫徹責任擔當,落實組織執行力。2018年7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基層黨組織組織能力強不強,抓重大任務落實是試金石,也是磨刀石。”基層黨組織要在貫徹落實黨中央一系列重大戰略、重大工作中發揮好領導作用,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把黨員組織起來、把人才凝聚起來、把群眾動員起來。抓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的領導核心,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要發揮堅強戰斗堡壘作用。國有企業中的基層黨組織要在發揮領導作用方面抓落實,確保把“黨組織研究討論作為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寫入公司章程,確保“重大經營管理事項必須經黨組織研究討論后,再由董事會或經理層作出決定”落實到企業的各個層面。高校中的基層黨組織,要積極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把黨的領導貫穿到辦學治校、教書育人的全過程,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推進教育改革,加快補齊教育短板。基層黨組織一定要“擼起袖子加油干”,讓“力行踐履”成為廣泛共識和行動自覺,推動黨的各項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教研部)
責任編輯:李艷玲 高天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