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清
與白酒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四川宜賓金南福酒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四川宜賓古敘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謀益在朋友圈子里是出了名的講誠信、重義氣,做起事來雷厲風行。
他經歷過三次創業。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下海熱”中,他毅然放下讓人艷羨的“鐵飯碗”,做起散酒、基酒的供應商,憑借敏銳的商業頭腦賺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8年,他又瞄準在云貴川市場相對“藍海”的化工行業,劍走偏鋒,果斷創辦了興文縣鼎益鎂業公司;2010年,他重新回歸白酒行業,先后投資了四川宜賓金南福酒業有限公司、四川宜賓市古敘酒業有限公司,打造品牌文化,開發多元化系列產品、探索以低檔產品為主的路線,突破了近年來白酒市場的瓶頸,獲得市場的高度認可。
“投身創業的過程中,酸甜苦辣,五味雜陳。但無論面對成功還是挫折,我將一如既往地保持對白酒行業的熱愛,奮力前行。”談起白酒,陳謀益總是滿懷激情,滔滔不絕。或許,是他成就了自己的酒品牌,也正是酒,成就了他的醇厚人生。
四川宜賓歷史悠久,是南絲綢之路的起點,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譽,發達的釀酒工業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酒都”。
這里,也是陳謀益的家鄉。
在成長過程中,陳謀益深深感受到,酒文化作為一種獨特的傳統文化,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而他的事業,在冥冥之中也與白酒有著不可分割的緣分。
創業之前,陳謀益擁有著在那個年代令人艷羨的“鐵飯碗”:在宜賓市鄉鎮企業管理局、宜賓市政協工作,加之他工作認真積極,深受領導和同事的認可。
工作期間,他接觸最多的就是遍布在這塊土地上的白酒企業。通過各種座談交流,他漸漸對白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交到了許多行業內的朋友。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后,全國范圍內掀起了新一波下海熱潮。感受到了時代的變化,陳謀益打算放手一搏。“趕上了好時代,好政策,我希望能夠背水一戰,成就一番事業。”憑借對白酒行業的喜愛、敏銳的商業頭腦和廣泛的人脈資源,在一片質疑聲中,他毅然辭掉了工作,從此踏上了一條“酒香四溢”的創業道路。

租了一間辦公室,陳謀益開始扮演供應商的角色,為一些知名大酒廠供應散酒和基酒。“之前,宜賓主要以散酒、基酒為主。這種濃香型的白酒口感好,一直以來都供應給全國各地酒廠,通過再次加工形成各種產品。”在他的合理經營下,生意順風順水,漸漸形成規模。
一次機緣下,他開始與五糧液酒廠的科研所進行合作。“我們與他們合作生產系列產品,勾兌調試、瓶型包裝、商標等都有科研所提供,質量也由他們來把控,產品發往東北三省。”這么大的項目,當時宜賓沒有人敢做,怕有風險,而陳謀益敢于面對挑戰,果斷把握了這個機遇。事實證明,此次與五糧液科研所的合作,讓他一舉占領了東北市場,也掘得了人生中第一桶金。
商場如戰場。陳謀益一直秉持“以真誠之心,處信義之事”的處事原則。“誠信”二字在他看來,有著沉甸甸的分量。正是因為如此,他的為人頗受客戶信賴,也以此拓寬了銷售渠道。“當時我每天發貨都能發五車酒,一車60噸,一天就是300噸。”陳謀益說。
當然,他也曾遇到挫折。“1998年的時候,一個相處不錯的客戶給我打了三車酒的款,在發貨的過程中,他說這三車酒已經預定出去了,要同時追加兩車,因為信任,我便一次發了五車酒給他,結果后來沒給錢,也找不到人了。這次一共損失了700多萬。”陳謀益回憶。
但他有著良好的心態。“我也沒太當回事,心比較寬吧。但很多朋友知道了,都打電話說陳總,聽說你受騙了,我們預定的貨全款都給你打過去,你不要著急,慢慢發貨。”收獲了許多感動,陳謀益很滿足:“朋友就是最大的財富。”
2008年,在行業內已經擁有一定成就的陳謀益開始尋求新的目標,并將目光投向化工行業領域。“當時在宜賓人人都做酒,我就想做一些不一樣的,別人做不了的。”陳謀益說。
經過考察,他發現化工項目在云貴川的市場相對藍海,于是決定投資創辦了興文縣鼎益鎂業公司。
這次創業,陳謀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艱辛。“2008年金融危機后,受大環境的影響,經濟比較緊張。而建設辦公大樓、職工宿舍、廠房,安裝設備等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向銀行貸款程序繁多,過程艱難。”
2009年春節前,面臨著要發放工人工資的陳謀益犯了難:“自己難點沒事,但不能欠工人工資。”歷經千辛萬苦,陳謀益終于在大年三十那天把貸款拿了下來,把工資如數發放給工人,讓工人們高興地回家過年。而當天晚上,他在家里卻默默流淚。“太苦了。”陳謀益回憶。
他開始思索出路。“我還是覺得,酒是我的老本行,是我熟悉的領域,因此,兩年之后,我認為還得回歸白酒行業。”2010年,陳謀益先后投資了四川宜賓金南福酒業有限公司、四川宜賓市古敘酒業有限公司。這一次回歸,陳謀益的目標不是簡單地做基酒的供應商,而是希望走出一條品牌化道路。
質量,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我們企業酒的特點就是純糧釀造,酒質好,酒體干凈,口感純、香、濃。在質量方面,我們經過嚴格地層層把關,讓老百姓喝上放心酒。”
然而,擺在他面前的,是新的難題。據資料顯示:中國白酒生產企業有超過3萬家,白酒經銷商50多萬家,平均每個企業只有10幾家經銷商。其中只有茅臺、五糧液等幾家大品牌銷售額超過百億,留給其余小企業的二三線品牌白酒企業,加起來將近1000億元。“面對政策的調整和高端消費的受限,最直接的感受是酒水越來越難賣了。”陳謀益有感而發。在白酒行業摸爬滾打這么多年,面對競爭大、廣告難打、價格競爭、渠道難做等瓶頸,特別是隨著電商在各行業的迅猛發展,陳謀益開始尋找突破口。
那段時期,陳謀益的身影出現在全國各地,了解市場,根據不同城市、不同群體來制定方案。“要成功,辛苦是必經之路。”他幾乎沒有休息時間,每到一個地方,都與新朋友,老客戶溝通交流,并吸收了很多建議。在大家的共同探討下,企業最終形成“開發多元化系列產品,以低檔為主,面向全國市場,促使企業穩定發展”的方案,在近年來白酒市場行情不穩定的大環境下,為金南福、古敘酒業的蒸蒸日上保駕護航。
“投資這兩家酒企之后,面對市場,我們轉變思維和經營理念。原來以做散酒、中檔酒為主,現在拓寬市場,在重視產品質量、誠信、企業文化的前提下,自2014年以來,逐漸面向農村以及其他不同區域,擴大市場占有率,企業效益得到顯著提高。”陳謀益介紹。
如今,陳謀益投身白酒行業已有二十二年的光陰了。雖然目前工作節奏很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至少兩百天都在出差,連工作之余,也都全身心投入在探索企業發展上,但他由衷地說,這個行業為他帶來很多快樂。
“我喜歡自己的事業,因為酒,也交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許多朋友。我和別人聊天,每當聊到酒時,就有說不完的話題。”陳謀益笑著說。
回首自己的創業路,他有著自己的感悟。“做任何事,無論結果成功與否,都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大膽嘗試。這個過程中有挑戰,有難度,也有酸甜苦辣,但做事不能半途而廢,遇到困難要想辦法克服。只要選對目標,并且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便會擁有豐收的碩果。”
談及企業未來的發展,陳謀益認為,白酒承載著中國幾千年以來的文化,有著其獨特的優勢。“未來,金南福與古敘酒業將繼續堅持以白酒的傳統工藝為基礎,以科學技術和人才為支撐,拓寬銷售渠道,為打造優秀品牌而不懈努力。我希望,三年內,每家企業年銷量達到五千噸,三年后,每家企業年銷量突破一萬噸。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也為當地解決青年就業問題,更好地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