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慎安,李云革
(北京市平谷區醫院,北京 101200)
腦梗死屬于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與病死率高的特點。該病當前主要治療方案為靜脈溶栓、動脈取栓及藥物治療等,其中動脈取栓需要DSA等設備支持,同時操作難度較高、手術時間較長,對于醫師的技術要求較高,所以實施難度較大;藥物治療適用于錯過溶栓治療窗者;靜脈溶栓治療效果好,可盡快開通血管,恢復血流,減輕神經功能損傷,故對于有溶栓指征者應盡早給予溶栓治療[1-2]。依達拉奉是自由基清除劑,用于急性腦梗死中的治療效果較好[3]。2015年7月—2016年12月,筆者觀察阿替普酶靜脈溶栓聯合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上述時期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94例,均符合《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4]中的臨床診斷標準,并經腦CT或MRI影像學檢查確診,均為病程在4.5 h以內的初次發病者,NIHSS神經功能缺損評分≥4分,通過CT檢查排除腦出血以及大面積影像學腦梗死特征者;排除3個月內存在嚴重顱腦外傷以及顱內出血病史者,2周內進行外科手術治療者,凝血功能障礙者,妊娠期、經期以及分娩后2周內者,合并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出血性腦梗死者。隨機將患者分為2組:觀察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齡44~71(50.44±6.81)歲;合并高血壓27例,糖尿病23例,有心房纖顫病史13例。對照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齡43~72(50.16±6.75)歲;合并高血壓25例,糖尿病24例,有心房纖顫病史15例。2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均衡性較好。
1.2治療方法2組患者在入組后進行常規檢查,完成腦CT檢查,檢測床旁心電圖等,給予阿替普酶(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制藥公司,國藥準字S20110052,規格:50 mg/支)0.9 mg/kg靜脈溶栓,先取10%靜脈推注,其余于1 h內靜脈泵入。在藥物治療過程中以及給藥后24 h內進行心電監護,在靜脈溶栓開始后24 h內停用低分子肝素以及拜阿司匹林等抗凝藥物,溶栓24 h后復查CT除外顱內出血后,常規予阿司匹林300 mg/d口服,靜脈滴注丹紅注射液和馬來酸桂哌齊特7 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依達拉奉注射液(西安利君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20120042,規格:30 mg/d)30 mg靜滴,2次/d,持續7 d。
1.3觀察指標①統計2組患者入組時以及治療7 d后的NIHSS評分,以NIHSS指數判定臨床療效。NIHSS指數=(治療前NIHSS評分-治療后NIHSS評分)/治療前NIHSS評分×100%。痊愈:NIHSS指數在90%以上;顯效:NIHSS指數為46%~89%;有效:NIHSS指數為18%~45%;無效:NIHSS指數低于18%。總有效為痊愈顯效與有效之和。②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5.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2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治療前2組NI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NIHSS評分均明顯降低(P均<0.05),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分)
2.22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32組治療前后hs-CRP水平比較治療前2組hs-CR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hs-CRP水平均比治療前明顯降低(P均<0.05),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血清hs-CRP水平比較
急性腦梗死的發病率保持不斷升高的趨勢,其發病與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糖尿病等密切相關[5]。急性腦梗死患者在疾病發生后的數小時或者數天內進展迅速,大部分患者神志清楚,部分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如病變累及腦干、小腦等部位,在發病后出現顯著的意識障礙甚至腦疝,威脅患者的生命,且常遺留后遺癥,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6]。靜脈溶栓具有操作簡單、技術設備要求低、創傷小以及時間短的優勢,用于急性腦梗死的治療效果較好。阿替普酶是首個基因重組的溶栓藥物,具有較強的纖溶酶原親和作用,可通過其賴氨酸殘基與纖維蛋白結合,能激活與纖維蛋白結合的纖溶酶原,使其轉化為纖溶酶的作用比激活循環血液中纖溶酶原的作用大得多,從而溶解血栓[7];同時還存在較為輕微的溶血效果,在凝血系統中發揮作用,可以避免系統化的纖維溶解狀態出現,有效避免出血[8]。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患者治療后NIHSS評分均明顯降低,臨床療效總有效率均在50%以上,表明阿替普酶靜脈溶栓可減輕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損傷,效果較為滿意。
依達拉奉是氧自由基清除劑,相對分子量較小,同時親脂質性較高,容易通過血腦屏障進入組織。該藥可以有效對抗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9],提升內皮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水平,抑制小膠質細胞的神經毒性誘導活化作用,降低神經細胞中的高遷移率族蛋白,控制缺血癥狀的級聯性反應,減少神經細胞以及血管的損傷[10],還能夠有效阻止血管內皮生長因子以及蛋白的表達,有效減輕腦組織缺血損傷后的繼發性腦水腫[1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NIH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阿替普酶聯合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腦梗死可明顯減輕神經功能損傷,治療效果更好。
hs-CRP是急性時相反應蛋白,與腦組織缺血性損傷存在密切關系,其可與脂蛋白互相結合釋放較多的終末期復合物質,損傷血管內膜,從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以及腦血栓的進展過程[12-1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hs-CR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阿替普酶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可明顯減輕炎性反應,減輕血管損傷。
綜上所述,阿替普酶靜脈溶栓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神經功能損傷,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減輕炎性反應,從而改善患者預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趙紅梅,劉文華,王筱萌,等. 復發性腦梗死的危險因素及病因學分析[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1):42-45
[2]何萍,石國鋒,毛旭強,等. 影響老年腦梗死患者重組人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靜脈溶栓預后的因素[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22):5570-5572
[3]鐘振洲,陳萬生. 高壓氧聯合阿替普酶及依達拉奉治療超急性期腦梗塞的臨床研究[J]. 當代醫學,2015,21(34):44-45
[4]中華醫學會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組. 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 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6(6):379
[5]劉洛同,周杰,明揚,等. 中青年腦梗死與老年腦梗死病因及危險因素的差異[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7):1748-1749
[6]陳家祥,李良平,梁一鳴,等. 影響顱腦外傷術后繼發腦梗死療效的因素分析[J]. 廣西醫學,2017,39(1):117-119
[7]Clark WM,Albers GW,Madden KP,et al. The rtPA (alteplase) 0-to 6-hour acute stroke trial, part A (A0276g):results of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center study. Thromblytic therapy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study investigators[J]. Stroke,2000,31(4):811-816
[8]王愛明,王佼佼,張鳳佳,等. 急性腦梗死早期征象與阿替普酶靜脈溶栓療效相關性分析[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10):1054-1056
[9]劉建軍. 依達拉奉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氧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及神經功能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2):5577-5578
[10] Okamura K,Tsubokawa T,Johshita H,et al. Edaravone, a free radical scavenger,attenuates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hemorrhagic infarction in rats with hyperglycemia[J]. Neurol Res,2014,36(1):65-69
[11] 杜朝品,宋建華. 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后腦水腫變化及清除自由基的臨床效果評價[J]. 貴州醫藥,2016,40(11):1165-1166
[12] 柳豐慧,張可帥. 血清白介素6、基質金屬蛋白酶9、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1、超敏C反應蛋白及神經生長因子水平與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的關系研究[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7,25(1):35-38
[13] 陳濤,王應良,王一萍,等. 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和D-二聚體聯合檢測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的臨床意義[J]. 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13,21(5):562-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