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總統”
美國《政界》
2月16日封面文章

位于美國芝加哥東部的南本德是一座沒落小城,對當地人來說,只要離開這里,就算一只腳踏上了成功之路。然而,哈佛校友、民主黨
人彼得·布蒂吉格卻逆勢而動,他放棄頂級咨詢公司職位,回到故鄉南本德,從事公共服務工作,并且一干就是10年。他經常邀請市民喝咖啡,從中了解民意。等100杯咖啡喝完,他就贏得了市長選舉。布蒂吉格一上任就制定修復房屋計劃,改善當地人的居住條件;他還依托當地高校,把南本德打造成高科技企業聚集地。種種努力為他贏得支持,希望他代表民主黨參選下屆總統的呼聲高漲。如今,布蒂吉格正努力增加曝光度,與扎克伯格這樣的明星校友多有來往。只要他能沖出南本德,民主黨依靠這位少壯派重掌政權也不是癡人說夢。
剛果煉獄
英國《經濟學人》

如今的剛果就像人間地獄一般可怕,戰火隨時可能一觸即發。不斷爆發的各派武裝沖突正迫使成千上萬的民眾逃離家園,政府根本無法控制這一局面。雪上加霜的是,總統任期早已結束的卡比拉還抱著總統寶座不撒手。面對不足10%的支持率,他竟選擇用催淚瓦斯鎮壓抗議民眾。要拯救剛果于水深火熱,聯合國維和部隊得出馬了。畢竟,剛果的和平關系著整個非洲的穩定發展。此外,敦促總統卡比拉按時在年底舉行大選、保障反對派參與選舉等,都是能夠避免剛果全面燃起戰火的有效手段。
來自18世紀的首相人選
英國《新政治家》
2月22日封面文章

英國保守黨議員雅各布·瑞斯·莫格被視為下一任首相的熱門人選。他終日西裝革履,待人彬彬有禮,頗有18世紀英國紳士的風范。不過,也有不少議員對莫格并不看好,甚至直言不諱地說:“要想再輸一場大選,就選莫格。”這是因為莫格一直反對提供國際援助,也反對向富人增稅,更不愿給窮人增加福利;尤其令議員們難以接受的是,莫格不同意增加保守黨的少數族裔議員名額,還聲稱“畢竟95%的英國公民都是白人”。難怪有議員諷刺說,莫格極其保守排外的政治主張的確停在了18世紀。
德國女將
德國《焦點》
2月17日封面文章

德國社民黨主席舒爾茨辭任黨主席后,安德麗婭·納勒斯成為新的黨主席候選人,如果一切順利,她將成社民黨150年歷史上首位女性主席。現年47歲的納勒斯被視為“斗爭型”干將,以干勁足、直率敢言著稱,在基層黨員和勞工選民中頗受歡迎。如今,納勒斯正試圖拯救衰微的社民黨,但她尚未取得太大進展,不足以說服黨員投她支持票。尤其是在聯合組閣問題上,納勒斯主張與默克爾領導的政黨合作,社民黨內只有56%的人同意這一計劃。這一主張也讓納勒斯在社民黨內的支持率下降了16%。今年4月,社民黨將召開主席選舉大會,如果納勒斯不能贏得黨內選舉的勝利,社民黨將繼續群龍無首的混亂狀態。
讓馬克龍多個反對派
法國《觀點》
2月8日封面文章

洛朗·沃基耶近日在法國共和黨主席選舉中以74.64%的得票率勝出。此后不久,法國國民議會進行議席補選,獲選者均為共和黨成員。這令共和黨上下備受鼓舞,認為右派陣營正在沃基耶的領導下回到法蘭西政治舞臺中央。現年42歲的沃基耶抱有極高政治野心,其立場屬于強硬右翼派別。分析認為,沃基耶輕松獲勝意味著法國政壇又多了個反對派,這將向馬克龍傳遞一條信息:愛麗舍宮的所作所為都將受到監督。沃基耶也聲稱,要向馬克龍政府的各項政策發起猛烈抨擊,開啟一個右派新時代。
諾獎得主的道歉
日本《東洋經濟周刊》
2月10日封面文章

近日,諾貝爾獎得主、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山中伸彌向公眾低頭致歉,原因是該所助教山水康平發表的論文存在篡改和捏造的數據。山水康平在研究所的聘期原定到今年3月,論文造假或許正是源于他急于求成的焦慮心情。從1977年到2012年間,日本的學術不端事件有144件,其中43件發生在生命科學領域。此次造假連累大名鼎鼎的山中伸彌考慮引咎辭職,引發了人們對生命科學領域學術環境的關切。人們建議給予研究員基礎研究費用,實行無期限雇傭等,避免學術研究“唯結果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