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影
為了求證生命的真相,悉達多太子走出王城,開始了尋師訪道的心靈之旅。一切從零開始,他每天像普通僧人一樣靠乞討過活,天當被,地當床,風餐露宿,歷經困苦。
經典中記載,古印度流行的宗教思想有6大種,96小種之多。在那些著名城市的附近,聚集生活著很多僧侶,每天思考和討論世界的起源、生命的由來、生死的流轉等問題。在恒河兩岸,不同教派傳播自己的思想,并與其他教派展開辯論。悉達多四處游行,廣泛了解各家學說,但卻對于建立自己的學說思想沒有興趣。他關心的是如何解脫人生當下的困苦,獲得真實的自由與安樂。
悉達多輾轉來到了經濟和文化非常繁榮的摩揭陀國,國都王舍城是當時各種宗教思想匯集的中心,距離他的家鄉有500多公里。阿羅邏·迦羅摩和伏陀迦·羅摩子兩位仙人,都是很受尊重的宗教家,悉達多先后和兩位老師學習禪定,很快就達到了最高級的禪定境界。
兩位仙人非常贊賞他,想要和他共同領導教團。但太子對于成為有影響的宗教領袖沒有興趣,他以超凡的洞察力清楚地意識到,深妙禪定的怡悅并不是生命真實的安樂。修行者清凈的定心與普通人雜亂的妄念是心靈的兩種不同狀態,禪定狀態不能久住,離開禪定的心會更敏感,對痛苦的感受會更深刻,生命不能因為禪定的清凈而得解脫。于是他很快就告別了兩位老師。
經過一年多的尋訪和學習,悉達多通達了古印度的各種宗教傳統,心靈體驗到了最深層的寧靜,甚至達到了當時印度人認為的涅槃境界。但他內心的疑問不但沒有得到回答,反而越來越凝重。解脫生死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悉達多決定加入苦行者的隊伍,以最殘酷的苦行來求索生命的答案。
苦行是印度社會的宗教傳統,至今流行。苦行者認為欲望是一切生命問題的根源,因此奉行禁欲主義,用極端苦行來自我折磨,以摧毀身心中的惡業力量。他們相信苦行達到極致,便能實現生命的解脫。
尼漣禪河旁邊的小鎮,林木幽靜,溪水潺潺,是苦行者聚集的圣地。在這里,悉達多以堅強的意志開始了苦行的探索,每天只吃非常少的食物,用各種超常的方式不斷沖擊身心承受的極限。在持續6年之后,他的身體已不成人形,肚皮貼著脊柱,肋骨枯朽,很多身體組織幾近壞死。當行人看到他時,還以為他是個已死的人。
凈飯王派了5位大臣陪伴太子修行,預言太子一定會覺悟成佛的憍陳如也在其中。他們目睹了太子的苦行,深為折服。
雖然被苦行折磨得已近死亡,但悉達多并沒有因此找到超越生死困境的方法,內心深處的焦慮反而更加嚴重了。一個將死的身體能追求覺悟嗎?對抗欲望就能消弭欲望嗎?極端苦行是通向生命安樂的正確道路嗎?太子開始深刻反思。
這時,河邊來了一位游唱琴師,邊走邊唱:“琴弦太松則音不成調,太緊則音不悅耳,不松不緊則和悅優美……”富有哲理的歌詞觸動了太子的心靈——滿足欲望的享樂不能通向解脫,極端苦行同樣不是生命正道,只有遠離這兩種極端才是正確的修行道路。他毅然結束了苦行的努力。
悉達多在尼漣禪河中洗去身上的塵垢,孱弱的身體幾乎站立不住。攀著低垂的樹枝,他勉強來到苦行林的對岸。這一幕被一位善良的牧羊女蘇嘉塔看到了,她用新鮮的奶粥歡喜地供養太子。太子接受了供養,體力逐漸恢復。而5位苦行的同伴,對太子放棄苦行非常失望,舍他而去。
回顧7年的求道經歷,悉達多意識到,各種宗教哲學理論和最深妙的禪定境界,都不能通向生命的解脫;6年極端的苦行也被證明了并非認識生命真相的辦法。至此,他走到了古印度心靈智慧的盡頭。
生命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認識生命真諦的道路到底在哪里?對已有傳統絕望之后,太子決定獨自挑戰這一終極難題。于是,在一棵蓊郁的菩提樹下,悉達多用草鋪好座位,莊嚴地跏趺(指佛教中修禪者的坐法)而坐,手按大地,發下一個重愿:若不覺悟宇宙生命的真相,就再不起離此坐。
就像科學家挑戰未解難題一樣,悉達多太子開始獨立地探索宇宙人生的終極奧秘。太子在菩提樹下是如何用心的呢?他經歷了怎樣的考驗?這是兩千多年來令無數后人著迷的智慧秘密。
首先,太子不像后來的學人一樣有很多方法可以運用,他所學習過的方法都被否定了。另一方面,太子擁有堅強的信心,深信自己可以為一切生命找到真實的安樂;太子擁有強大的愿力,一定要走出一條生命圓滿的光明之路;太子擁有不可摧毀的意志,為了自己和一切生命的解脫,萬死不辭!于是,他端坐菩提樹下,只進不退,此身此心,此時此刻,不戰勝衰老、疾病和死亡的魔軍,誓不生還。
就像一個嚴謹的科學家,太子運用與生俱來的睿智,理性而細密地檢視生命現象,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命現象背后的本體是什么?一個人從嬰兒到少年,從少年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生命流變的自我主體是什么?究竟什么才是生命的真實本性?
散亂的妄想不能用來體悟大道,清凈無念的禪定也不能探求生命真相;欲望的快樂不能貪戀,執著于苦行更是誤區;思維不能通達心靈的深處,但探索生命智慧更不能脫離思維。悉達多堅定而善巧地走在遠離一切偏執的正路上,內心的疑團越來越清晰和凝聚。他清楚地知道,覺悟就在眼前。
然而,黎明前的黑暗是最深重的。太子心靈深處一切隱藏的欲念,如十萬魔軍,紛紛而來。這可真是一場針對自己生命的徹底革命!經過艱苦的較量,各種境界和欲念紛紛敗下陣去,太子依次證得了各種禪定和神通智慧。然而他依然沒有減緩智慧探索的腳步,因為他志在探明心靈的究竟淵底。
第七天的黎明時分,已經身心凝寂的悉達多太子抬起目光,瞥見閃爍的啟明星,頓然間,身心世界豁然超越。他實現了圓滿的生命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