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長春
今朝蟄戶初開,一聲雷喚蒼龍起。吾宗仙猛,當年乘此,遨游人世。
——《水龍吟 壽族父瑞堂是日驚蟄》
驚蟄
3月5-7日
驚蟄為一年中的第三個節氣,一般在公歷的3月5-7日入節。
一候,桃始華;
二候,倉庚鳴;
三候,鷹化為鳩。
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故驚蟄時,蟄蟲驚醒。
驚蟄養生總則
驚蟄時節陽氣漸升,養生應順乎陽氣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
夜臥早行 “夜臥早行,廣步于庭,披發緩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應該晚睡早起,信步從容,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
驚蟄吃梨 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易患呼吸系統疾病。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
順肝之性 由于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會傷肝。宜多吃清淡食物,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
推薦食物
蓮子:清熱解毒
蘆薈:美容抗炎
苦瓜:養血滋肝
不推薦食物
辣椒:辛辣之物,易上火
胡椒:刺激氣管
推薦生活習慣
飯后散步:精神愉悅
勤洗手:防止細菌滋生
不推薦生活習慣
吸煙喝酒:損肝傷氣
不出門:抵抗力降低
行間 肝火太旺幫忙瀉
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按此穴吧。因為行間是肝經五腧穴的“滎”,善于除熱。春天肝火盛,會導致牙痛、口腔潰瘍、舌尖長皰等癥,這表明火已經從肝經進入到心經,選用行間,有助于把這火散出去。向腳趾的方向推揉行間;也可用刮痧板刮拭。
驚蟄吃梨生津潤肺
驚蟄日吃梨是北方的民間習俗。民間有說是“梨”與“離”諧音,意思是要與害蟲遠離。不管此俗來歷如何,驚蟄時節吃梨的確是正當時。
《本草綱目》說梨:“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酒毒。”驚蟄時氣候比較干燥,人易口干舌燥、咽痛音啞,此時吃梨既可生津潤肺,又可止咳化痰,而且梨富含果酸、鐵質、維生素等,比較適宜此季食用。
銀耳雪梨湯:銀耳50克,雪梨1個,冰糖、鮮百合各適量。鍋中加水,大火燒開后加銀耳,再次開鍋后,小火煮20分鐘。入冰糖、雪梨塊,煮20分鐘后,加鮮百合,煮15分鐘關火;再悶10分鐘即可。
防病
防流感
驚蟄時節養生重點之一就是做好流行性疾病的預防工作。驚蟄前后,氣溫變化幅度加大,大家要時刻注意氣象臺對強冷空氣活動的預報,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還應晚睡早起,在陽光中散步緩行,舒展腰身四肢,適當運動。
此外,天氣轉暖,各種病毒和細菌也開始活躍起來,除了流感外,流腦、水痘、帶狀皰疹,流行性出血熱等在這一節氣都容易流行,要做好此類疾病的防治工作。
3月6日
太沖 疏肝解郁
人生氣之時,肝也會受到影響。太沖在這時表現為有壓痛感,溫度或色澤發生變化,對外界更為敏感。通過按摩太沖,可以疏解情緒。正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應保持良好的情緒,為新的一年打好基礎。
中醫認為,大豆能寬中、下氣、利大腸、消水腫,具有補脾益氣、消熱解毒的功效。
常吃大豆,可以使皮膚細嫩、白皙潤澤,有效預防雀斑和皺紋的出現。大豆中的蛋白質,可以為肌膚、毛發提供營養,令肌膚白嫩,毛發烏黑亮澤。
炒大豆:大豆、鹽各適量。大豆加入鹽,用清水浸泡至少一夜,然后清洗干凈。炒鍋清洗干凈,小火燒干放入大豆,繼續小火炒。炒至大豆基本恢復到沒浸泡前的大小。找個透氣好點的蓋墊,倒上炒好的大豆攤好涼透。再倒入容器里隨吃隨取。但是容器不要密封。
這里要注意,炒大豆事先一定要將大豆用鹽水浸泡,爆炒時一定要炒熟炒透。
太沖怎么用?
按摩法:每日用拇指指尖用力掐揉太沖200次,用于治療眩暈、頭痛。
艾灸法: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月經不調、癃閉、遺尿等。
刮痧法:從跖趾關節向足尖方向刮拭3-5分鐘,隔天1次,可用于治療癲狂、失眠、淋證、目赤腫痛、黃疸等疾病。
主治:頭痛、心煩、精液不足、遺尿、胸脅支滿、腰脊疼痛等。
配伍:太沖配合谷,對頭痛、頭暈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太沖配肝俞、膈俞、太溪、血海等穴治療貧血、贏瘦。
3月7日
炒大豆 預防衰老
豆,指大豆,用鹽水浸泡后放在鍋中爆炒,謂之炒大豆。為什么驚蟄日要吃炒大豆?據說是和驅蟲有關,炒大豆,大豆在鍋中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響,象征著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時的蹦跳之聲;吃掉炒大豆,就意味著吃掉蟲子,消滅了害蟲。如此寄意而已。真正的原因在于大豆的功效。
3月8日
喝酒釀 活血通絡
驚蟄時節,西北一些地區有喝酒釀之俗,其目的在于助陽、祛寒。酒釀,即米酒,用糯米或大米為原料,經過發酵劑(酒曲)發酵釀制而成。古代用五谷熬煮成湯液以滋養五臟;用五谷發酵釀造成酒釀,來作為治療的藥劑。
酒釀有什么作用?
據分析,酒釀富含碳水化合物、多種氨基酸、脂肪、維生素、鈣、磷、鐵和有機酸等,其風味別致,營養豐富,男女老幼皆宜。
酒釀有活血通絡、溫中和胃、提神解乏等功效,常喝酒釀不但對健康有益,而且對消化不良、慢性萎縮性胃炎、高脂血癥等疾病有預防或治療作用。
酒釀撲雞蛋:雞蛋2個,白糖、酒釀各適量。用小炒勺煎開一碗水,摻入約七分之一的酒釀,然后將雞蛋倒入煎開的酒釀炒勺里,同時調入一匙白糖即可。
3月9日
中封 保精又養腎
中封,在足踝上,足冷、內踝腫痛可以選擇中封來治療。早春時節,氣溫還沒有完全回升,早晚都還有些寒涼,很多年輕人早早就脫了秋褲露出腳踝,寒氣易從此進入。因此,每晚多捏捏中封有利于足部的保暖,從而減少患病的概率。
中封怎么用?
按摩法:每日坐在床邊或者椅子上,翹起腳趾,可以在足背的地方看到一塊大筋,在內側足內踝的前下方有一處凹陷,這里就是中封。用拇指指尖在此處用力掐揉,左揉20次,右揉20次;然后用右手按壓左足中封,手法同前。經常按壓可有效治療胸腹脹滿、肝炎黃疸、小便不利、遺精尿閉、尿路感染、腹痛等。
艾灸法: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1次,可用于治療疝氣、陰莖痛等。
配伍:中封配肝俞、足三里,可緩解肝炎癥狀;中封配解溪、昆侖,有活血消腫的作用,主治內踝腫痛;中封配氣海、中極,有利水通淋的作用,主治小便不利;中封配大赫、志室,有固攝精關的作用,主治遺精。
3月10日
庫房 止咳平喘,胸脅脹痛
釋義 庫房,儲物之倉也,地面建筑之物也。該穴名意指胃經氣血中的五谷精微物質在此屯庫。
主治咳嗽、氣喘、咯膿血、胸肋脹痛等。
部位 本穴在胸部,當第1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快速取穴 胸骨正中線平胸骨角之處,按壓有酸脹感即是。
特效按摩 手指指腹按壓,左右穴各1-3分鐘。堅持按摩可理氣寬胸。
3月11日
驚蟄 吃大蔥預防疾病
驚蟄多吃煎餅卷大蔥,煎餅往往要卷食其他食物,尤以煎餅卷大蔥為代表。大蔥,是我國一種很普遍的調味品或蔬菜。南方多產小蔥,又被稱作吞蔥,是一種常用的調料,北方則以大蔥為主。
大蔥不僅可用來當作調味品,而且能防病治病。大蔥味辛,性溫,入肺、胃二經,具有通陽活血、驅蟲解毒、發汗解表的功效,可用于治療風寒感冒輕癥、癰腫瘡毒、痢疾脈微、寒凝腹痛、小便不利等病癥。
3月1 2日
玉米 降低膽固醇
玉米性平、味甘,具有益肺寧心、健脾開胃、防癌、降膽固醇、健腦、利尿、利膽、降血壓、降血脂等功效,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適宜脾胃氣虛、氣血不足、高血壓、高脂血病、冠心病、肥胖癥、脂肪肝、癌癥、習慣性便秘、慢性腎炎水腫的患者食用。
清炒玉米粒:嫩玉米300克,鹽、青椒、胡蘿卜各適量。嫩玉米去皮去須,上籠屜蒸熟;剝下玉米粒,胡蘿卜、青椒均切小粒;鍋熱后放入青椒粒干煸至軟后,盛出;鍋里加少許油,油熱后,倒人玉米粒翻炒;倒入青椒粒、胡蘿卜粒加少許鹽,翻炒均勻即可。
3月1 3日
點香熏艾 驅蟲蛇
俗話說:“驚蟄過,百蟲蘇。”驚蟄節氣,各種蛇鼠蟲蟻開始四處活動,所以驚蟄日民間有驅蟲之俗。最常用的辦法是點燃清香、艾草等熏屋內屋外,或者在房屋的四周、墻邊墻腳等地方撤上生石灰,以此來驅趕蛇鼠蚊蟲。
另外,春季細菌開始滋生,很多流行病在此季極易爆發,借此時機掃灑房間庭院,給居所營造良好的衛生環境,符合健康生活之道。
3月14日
萵筍 強壯機體、防癌抗癌
驚蟄節氣常吃萵筍,可增強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進膽汁的分泌。萵筍肉質細嫩,生吃熱炒均相宜,有利于促進排尿,維持水平衡。萵筍含碘量高,這對人體的基礎代謝和體格發育會產生非常有利的影響。
涼拌萵筍:萵筍、蔥油、鹽和白糖各適量。萵筍用刨刀刨去皮(要把白色莖的部分刨干凈,否則會影響口感);用擦絲器擦成絲,加鹽拌勻腌制半小時左右;腌好的萵筍充分擠干(擠干了口感才好);加蔥油、鹽和白糖充分拌勻即可(沒有蔥油用香油或橄欖油也可以)。
3月15日
膝關 膝痛小救星
釋義 膝,膝部;關,關節。穴在膝關節附近。
主治 膝蓋、髕骨腫痛、歷節風痛、下肢痿痹。
部位 在膝部,脛骨內側髁的下方,陰陵泉后1寸。
快速取穴 陰陵泉向后量1橫指,可觸及一凹陷處。
特效按摩 每日晚上用拇指按揉膝關向左100次、向右100次,可有效緩解膝蓋腫痛。
3月16日
芋頭 綿甜香糯治便秘
芋頭,口感細軟,綿甜香糯,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營養食品。具有寬腸、通便、解毒、補中益氣、消腫止痛、益胃健脾等功效,春季肝火旺盛,愛上火,極易引起便秘,吃芋頭正好可以解決。既美味又幫助解決了困擾,快快把它端上桌吧!
返沙芋頭:芋頭、白糖、大蒜、白醋各適量。將芋頭去皮,切成條,大蒜壓蓉備用;將芋頭條炸成表面略微金黃色,撈出;凈鍋上灶,將白糖和水一同倒入鍋煮沸,改小火慢熬糖漿并不斷翻炒,一直炒至糖漿起大泡變濃稠;加蒜蓉、芋頭條、白醋翻炒,炒至糖漿變干,表面呈現糖霜的感覺關火即可。
3月17日
花椰菜 健腦壯骨、補脾和胃
花椰菜也叫花菜或菜花,營養價值較高,防病作用比其他蔬菜要好,維生素C含量豐富。花椰菜性涼、味甘,可補腎填精,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主治久病體虛、肢體痿軟、耳鳴健忘、脾胃虛弱、小兒發育遲緩等病癥。初春的天氣還有些涼,極易引起腸胃的不適,導致胃寒。而花椰萊能有效緩解這些癥狀,是春季良品。
番茄花椰菜:花椰菜1個,番茄2個,鹽、白糖、番茄醬各適量。番茄洗凈放到開水鍋里煮3-5分鐘,去皮,切塊;花椰菜掰成小塊,過開水焯熟(水中加幾滴油)過冷水,瀝干水;另起一鍋,鍋內放油燒熱,放入番茄塊煸炒;加番茄醬至炒出湯汁,番茄變軟,放入花椰菜,加鹽、白糖調味,讓花椰菜裹上番茄汁即可。
3月18日
足五里 通利小便見效快
釋義 足,下肢;五,數詞;里,古代有以里為寸之說。
主治 少腹脹痛,小便不通,遺尿,胸悶氣短。
部位 在股前區,氣沖直下3寸,動脈搏動處。
快速取穴 氣沖直下4橫指處。
特效按摩 每日平躺伸腳,用拇指按揉足五里左右兩邊各200次,可用于治療腹部脹痛、小便不通。
3月19日
枇杷 潤肺又止咳
枇杷味甘、酸,性平,無毒。吃枇杷時要剝皮。除了鮮吃外,亦有以枇杷肉制成糖水罐頭,或以枇杷釀酒。枇杷葉亦是中藥的一種,以大塊枇杷葉曬干入藥,有清肺胃熱,降氣化痰的功用。春季易上火,引起咳嗽咳痰,黃澄澄的小枇杷,是止咳潤肺的佳品。
冰糖枇杷水:枇杷300克,鹽、冰糖各適量。枇杷用淡鹽水浸泡5分鐘,洗凈;一切兩半,取出果核不要,果核處的白色內膜撕掉,果蒂處的黑眼也取干凈;鍋中加入適量水;放入冰糖,中火煮5-6分鐘,待果肉變軟即可,晾涼后就可以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