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楠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紅細胞檢驗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接診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根據患者的心功能將其分為3組,分別Ⅱ組、Ⅲ組和Ⅳ組,選取同期在我院接受體檢的健康者20例作為對照組,檢測所有患者的血常規,對比紅細胞的檢驗結果、分布寬度以及死亡率。結果 Ⅱ組、Ⅲ組和Ⅳ組患者的紅細胞分布寬度隨著心功能等級升高而升高,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三組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三組患者中紅細胞分布寬度正常的患者死亡率低于分布寬度增高的患者(P<0.05)。結論 紅細胞的分布寬度與心功能有密切聯系,通過檢測紅細胞分布寬度對指導臨床治療,提高遠期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紅細胞;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4..0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發展至晚期的常見癥狀之一,死亡率和復發率非常高,根據最新的臨床統計結果表明[1],CHF患者的死亡率已超過50%。隨著近些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加重,使得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不斷升高,CHF的預防治療也成為了臨床上研究的重點問題。有研究顯示,參與CHF發展的因素較多,紅細胞分布寬度與CHF的發展和預后有密切關系。為了探討紅細胞檢驗與CHF病情發展及預后的關系,本文選取我院接診的CHF患者60例進行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接診的CHF患者60例,按照心功能Ⅱ級、Ⅲ級和Ⅳ級,將其分為3組,分別為Ⅱ組、Ⅲ組和Ⅳ組。Ⅱ組患者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齡55~85歲,平均年齡(65.8±5.4)歲;Ⅲ組患者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齡53~84歲,平均年齡(65.7±5.2)歲;Ⅳ組患者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齡53~85歲,平均年齡(65.9±5.3)歲。選取同期在我院接受體檢的健康者2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齡50~85歲,平均年齡(65.6±5.6)歲。四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心功能等級評價標準
Ⅰ級:無明顯體征,偶爾出現呼吸困難、心悸和乏力;Ⅱ級:不適感較為頻繁,常見呼吸困難、心悸和乏力;Ⅲ級:呼吸困難、心悸和乏力較為嚴重,影響體力活動;Ⅳ級:呼吸困難、心悸和乏力頻繁發生,無法進行正常的體力活動。
1.3 方法
對四組患者進行血常規檢查,對比紅細胞的分布寬度和患者的死亡率。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組件數據均運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四組患者的紅細胞分布寬度對比情況
Ⅱ組、Ⅲ組和Ⅳ組患者的紅細胞分布寬度隨著心功能等級升高而升高,組間兩兩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差異,且三組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CHF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正常與增高患者的死亡率對比
三組患者中紅細胞分布寬度正常者共有25例,死亡1例,死亡率為4.00%,紅細胞分布寬度增高者35例,死亡14例,死亡率40.00%,可見紅細胞分布寬度正常者死亡率低于分布寬度增高者(P<0.05,x2=10.0800)。
3 討 論
CHF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中晚期癥狀,也是目前臨床研究的熱點問題,CHF的傳統臨床監測項目較多,費用昂貴,不利于患者及時就診,還會帶給患者嚴重的經濟負擔[2]。紅細胞分布寬度指的是紅細胞體積的離散程度,過去是用于診斷缺鐵性貧血的主要指標。近幾年來,隨著醫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學者和醫務工作者將用于紅細胞監測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監測中。大量的研究結果證明[3],CHF患者中紅細胞分布寬度高的患者死亡率可達35%,要明顯高于分布寬度正常的患者,而在本次研究中也可以發現,Ⅱ組、Ⅲ組和Ⅳ組患者的紅細胞分布寬度隨著心功能等級升高而升高,三組患者紅細胞分布寬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紅細胞分布寬度增高的患者死亡率為40.00%,明顯高于分布寬度正常的4.00%(P<0.05),這與文獻資料研究結果大致相同,可見紅細胞分布寬度與CHF患者的病情存在明顯相關性。
綜上研究所述,紅細胞分布寬度與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情進展密切相關,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紅細胞分布寬度監測,可以指導臨床治療和預后,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林 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紅細胞檢驗價值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19):160-161.
[2] 雷 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紅細胞檢驗的臨床價值分析[J].醫學信息,2015(37):27.
[3] 王 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紅細胞檢驗的價值和作用[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10(4):53-54.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