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桂香
一般人很難判斷自己火氣大的來源,除了經專業中醫師診斷確認之外,方建喨中醫師提供5個常見清熱的通用穴位,雖然未必能直接對癥按壓,但夏季每天按摩也能達到保健養生、清熱去火的效果。只是,需特別留意的是,孕婦的體質特殊,千萬不可自行亂按,有火氣大、熱癥等癥狀,還是應找醫師診斷和調理較妥當。
1.合谷穴
位于手部大拇指和食指交會之虎口處,屬于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經常按壓可清熱消火、疏通氣血、散風邪。
2.列缺穴
位于手部前臂橈側緣,橈骨突起之腕橫紋上1.5寸之凹陷處。屬于手太陰肺經,有宣肺理氣、通經活絡、清熱降火之效,可改善頭暈和頭項部癥狀。
3.三陰交穴
位于腳踝內側上3寸,在脛骨后凹陷處,屬于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的交會處,故名叁陰交穴,具有滋陰、清熱的作用。
4.陰陵泉穴
位于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后下方的凹陷處,屬于足太陰脾經,具有滋陰、清熱的作用。
5.曲池穴
手肘彎曲時,肘橫紋橈側端的凹陷處,屬于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具有輕微退熱的作用。
去火的方法
1.心火表現
嘴苦,舌尖有紅點,一般脾胃也不好。
滅火方法:蓮子心煮粥。
2.肝火表現
嘴有苦味,眼睛有眼屎,視力模糊,飛蚊癥,血壓上升,兩肋脹痛等。
滅火方法:可以吃枸杞菊花水,大便干結的,要加草決明20-25g(要炒干不要炒焦,茶碗里捻末)。
3.脾火表現
嘴甜而粘,舌苔很厚,中有黃苔,大便先干后軟,人乏力。
滅火方法:用山藥煮粥吃。
4.肺火表現
臉有癤子,嘴有辣味。
滅火方法:用大棗和沙參煮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