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榮金
【摘要】目的 主要探討研究喜炎平注射液在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到我院接受治療的28例小兒病毒性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個小組,小組1患者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進行治療,小組2患者采用巴韋林注射液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小組1患者在治療有效率上明顯高于小組2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小組1患者在接受治療后,主要病癥消失所需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在臨床上值得廣泛的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喜炎平注射液;巴韋林注射液;小兒病毒性肺炎;療效
【中圖分類號】R72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4..01
肺炎是小兒患者十分常見的一種呼吸類疾病,其多發生于3歲以內的小兒患者中,而引起小兒肺炎最為常見的原因為細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由于小兒自身抵抗能力較弱,如果在發病后不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可能對患兒的生命造成威脅。因此,對患兒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十分重要,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通過對本院患兒展開實例研究的方式,探討研究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的效果。具體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到我院接受治療的28例小兒病毒性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個小組,其中小組1中有患兒14例,男女比例為8∶6,年齡6個月~2歲8個月;小組2中有患兒14例,男女比例為7∶7,年齡7個月~2歲9個月。比較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在年齡、性別和臨床表現癥狀等方面都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在研究中所有患兒都采用常規的治療方式,其中小組1患兒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應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療,采用靜脈滴注的方式,每天為患兒輸注一次,每次將0.4 ml/kg的喜炎平注射液溶于0.9%氯化鈉溶液之中;小組2患兒則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應用巴韋林注射液治療,也同樣采用靜脈滴注的方式,每天為患兒輸注一次,不同的是每次將15 mg/kg的巴韋林注射液溶入0.5%的葡萄糖溶液中[1]。兩組患兒在治療的過程中都以7天時間為一個治療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有效性,統計兩組患兒治療有效率,同時統計兩組患兒臨床主要特征消失時間,以此展開對比分析,判斷兩組藥物在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時的的臨床治療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數據信息都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分析,應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比較兩組患兒的療效[2]
對兩組患兒的療效進行對比研究,其中小組1患兒在治療有效率上面明顯高于小組2患兒,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主要癥狀消失時間
對兩組患兒的臨床主要癥狀消失時間進行對比研究,其中小組1患兒接受治療后發燒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時間等都明顯少于小組2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在當前臨床治療中,小兒病毒性肺炎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類型,目前針對這類型疾病的治療還沒有出現特效的藥物。在喜炎平注射液中主要以穿心蓮內脂總脂磺化物為主,是一種較為典型的中藥西制藥物,在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上表現出較好的治療效果。在本次研究之中,小組1患兒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小組2患兒,且小組1患兒的發燒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時間等都明顯低于小組2患兒,而且兩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都沒有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3]。由此可以看出,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相較于采用巴韋林注射液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在臨床上值得廣泛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江平,劉鐵民,朱 丹.喜炎平注射液聯合利巴韋林注射液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7,17(03):334-335+338.
[2] 黃艷春,毛開新.喜炎平注射液聯合利巴韋林靜滴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臨床觀察[J].山東醫藥,2015,55(31):58-59.
[3] 王榮山,金洪星.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兒病毒性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2,19(04):359-360.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