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盛青
【摘要】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治療腦出血后缺血性腦損傷的療效。方法 選擇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醫院收治的腦出血后缺血性損傷患者11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56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療法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使用尼莫地平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IHSS評分和BI評分。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NIHSS評分和BI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NIHSS評分(11.32±1.15)分,低于對照組患者的(18.95±2.13)分,BI評分為(62.64±18.87)分,高于對照組患者的(41.46±15.52)分(P<0.05)。結論 使用尼莫地平治療腦出血后缺血性損傷,能夠取得更為理想的臨床療效。
【關鍵詞】尼莫地平;腦出血;缺血性損傷;療效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4..01
在腦血管疾病中,腦出血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其具有發病急驟、進展迅速、變化多端等特點,有著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相關研究表明,患者在發生腦出血之后,腦血流量廣泛降低,容易引發持續性缺血性腦損傷,進而形成腦梗死等嚴重疾病[1]。為此,在臨床治療中,應在腦出血急性期,合理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缺血性腦損傷,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對此,本文選擇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醫院收治的腦出血后缺血性損傷患者112例,研究了尼莫地平治療腦出血后缺血性損傷的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醫院收治的腦出血后缺血性損傷患者11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中56例患者,男29例,女27例,年齡41~75歲,平均年齡(61.3±3.2)歲;觀察組中56例患者,男31例,女25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60.6±3.1)歲。納入標準:經檢查均符合腦出血后缺血性腦損傷的診斷標準,均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合并其它嚴重并發癥的患者,其它原因引起的繼發性腦損傷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上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療法治療,包括抗感染治療、脫水降顱壓治療、對癥支持治療等。
1.2.2 觀察組。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使用尼莫地平輔助治療。尼莫地平緩釋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6423),口服,每日2次,每次60-120mg[2]。
1.3 觀察指標
治療10天后,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IHSS(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和BI(Barthel指數)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本次研究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NIHSS評分和BI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NIHSS評分(11.32±1.15)分,低于對照組患者的(18.95±2.13)分,BI評分為(62.64±18.87)分,高于對照組患者的(41.46±15.52)分(P<0.05)。
3 討 論
腦出血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其在血腫本身占位性病變作用下發生機械損傷,或造成周圍組織繼發性腦損傷,進而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相關研究證實,患者在發生腦出血后,血腫周圍組織,以及遠端區域等腦血流量發生快速減少,腦組織功血嚴重不足,發生缺血性腦損傷,容易造成神經功能損傷,進而威脅患者的健康及生命[3]。尼莫地平是一種鈣通道阻滯劑,能夠和細胞膜中相關受體發生特異性結合,對細胞內鈣排放,細胞外鈣內流等作用加以促進,使細胞內鈣超載所引起的神經細胞壞死得到緩解,對腦組織形成有效的保護,增加局部血流量,進而減輕腦出血后缺血性損傷程度。本文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前,NIHSS評分和BI評分與對照組患者沒有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NIHSS評分和BI評分均得到了顯著改善(P<0.05),提示尼莫地平療效理想。
綜上所述,使用尼莫地平治療腦出血后缺血性損傷,能夠取得更為理想的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 許明霞.尼莫地平治療腦出血后缺血性腦損傷的臨床療效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23):3209-3210.
[2] 朱曉艷.尼莫地平治療腦出血后缺血性腦損傷的療效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2):19-20.
[3] 姜立璽.尼莫地平治療腦出血后缺血性腦損傷的療效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20):104-105.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