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摘要】目的 闡述醫護協同查房在腫瘤科護理中的應用方法,觀察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患者86例作為樣本,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方式查房,觀察組實施醫護協同查房模式。結果 觀察組醫患溝通評分(98.79±0.43)分、健康教育(97.56±1.88)分、心理護理(99.00±0.07)分、護理風險發生率2.33%、投訴率2.33%,與對照組相比優勢顯著(P<0.05)。結論 將醫護協同查房模式應用到腫瘤科的護理中,對護理質量及安全性的提升,及醫院形象的改善,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醫護協同查房;腫瘤科;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4..01
查房為腫瘤科工作的主要環節之一,是臨床用于了解患者病情的主要途徑。常規的查房方式,以護理人員查房為主。有研究指出,將醫護協同查房模式應用到腫瘤科,可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本文于本院腫瘤科收治的患者中,隨機選取86例作為樣本,觀察了醫護協同查房模式的應用效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本院腫瘤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患者取86例作為樣本。以43例為一組,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2組。觀察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29~68歲,平均(47.61±2.12)歲。對照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30~74歲,平均(47.73±2.10)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對比,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方式查房,醫生不參與查房。
觀察組實施醫護協同查房:(1)成立小組:組織腫瘤科的醫護人員,成立醫護協同查房小組。小組人員采用考核的形式選拔,擇優錄取。(2)查房時間:由護理人員按照醫生的安排,于每日清晨查房。(3)查房內容:查房過程中, 醫護人員應通過溝通的方式,了解患者目前的病情。在此基礎上,通過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及用藥護理等途徑,提高腫瘤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水平;護理人員需于查房期間,詳細記錄護理文書;醫生應視患者的病情,考慮是否更改治療方案,提高疾病治療有效率。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評分情況,包括醫患溝通評分、健康教育評分、心理護理評分3項指標。采用調查問卷法評分,每個項目總分均100分,得分越高代表護理質量越高。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風險發生情況及投訴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處理數據,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醫患溝通評分(98.79±0.43)分、健康教育(97.56±1.88)分、心理護理(99.00±0.07)分,與對照組相比優勢顯著(P<0.05)。詳見表1。
3 討 論
腫瘤科患者疾病治療期間,如用藥不合理、護患溝通不足,或負面情緒嚴重,極容易引發護患糾紛,對患者的疾病治療安全性造成影響[2]。科室的常規查房模式,以護理人員查房為主。護理人員雖能夠有效掌握患者的病情,但卻無法調整治療方案,極容易延誤治療[2]。本文研究發現,采用常規模式查房,患者醫患溝通評分(78.51±1.20)分、健康教育(80.20±2.91)分、心理護理(79.65±1.14)分、護理風險發生率11.63%、投訴率9.30%。根據醫護協同查房模式的要求,醫生與護理人員,應于清晨一同查房,共同了解患者的病情,進而為之調整治療方案。同時,視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健康情況,通過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等方式,對患者加以護理,使之疾病治療有效率及安全性得以提升。本文研究發現,醫護協同查房模式實施后,腫瘤科患者醫患溝通評分(98.79±0.43)分、健康教育(97.56±1.88)分、心理護理(99.00±0.07)分。表明,與常規護理模式相比,醫護協同查房模式的實施,更加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通過對患者護理安全性的觀察發現,實施醫護協同查房模式后,腫瘤科患者護理風險發生率2.33%、投訴率2.33%,與常規護理模式相比優勢顯著(P<0.05)。證實了醫護協同查房在腫瘤科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將醫護協同查房模式應用到腫瘤科的護理中,對護理質量及安全性的提升,及醫院形象的改善,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桂 玲,陳麗宜,邱圣紅.醫護聯合三級日查房制度在放療科護理個案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6,37(03):718-720.
[2] 陳英,馮茜茜,方 堅.PBL教學法在婦科腫瘤臨床護理教學查房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3,10(35):35-36.
本文編輯:吳宏艷